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40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包括顶盖、箱体和上盖,所述顶盖与上盖铰接后设置在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内设有内筐用于收集垃圾,箱体的下方设有脚踏板用于开启或关闭顶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垃圾入口,左侧的垃圾入口处设有剪切装置用于破坏口罩、头套等医疗垃圾,上盖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线灯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上端面上设有电源开关用于控制剪切装置、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其上设置的剪切装置能将口罩、头套等非液态医疗垃圾剪碎、破坏,防止不法分子回收利用,同时设置有垃圾消毒杀菌装置,防止医疗垃圾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作用。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由于人们防护意识的提高,口罩将成为日常消耗品进入大众生活。由此产生的大量废弃口罩,人们的普遍做法是将其丢弃到普通的垃圾桶,但是普通的垃圾桶针对口罩、头套、眼罩等非液态医疗垃圾不具备消毒杀菌能力,同时对废弃口罩、眼罩、头套等垃圾也没有处理能力。这样不仅会带来二次污染而且这些废弃的口罩等容易被不法分子回收后重新销往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该装置具有破坏口罩、头套等功能,对垃圾桶内的垃圾消毒杀菌,防止医疗垃圾二次污染。本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包括顶盖、箱体和上盖,所述顶盖与上盖铰接后设置在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内设有内筐用于收集垃圾,箱体的下方设有脚踏板用于开启或关闭顶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垃圾入口,左侧的垃圾入口处设有剪切装置用于破坏口罩、头套等医疗垃圾,上盖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线灯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上端面上设有电源开关用于控制剪切装置、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的开关。优选的,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一号马达和二号马达,并联连接的三号马达和四号马达,所述一号马达和三号马达之间,二号马达和四号马达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设有多片圆盘形的平行且交错排列的旋转刀;垃圾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空隙进入,在旋转刀的作用下被剪切破坏。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为锂电池,可以为本装置在户外使用提供电源,所述紫外线灯上设有灯罩,灯罩内壁涂覆的反光材料使紫外线灯的光集中在内筐上。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前端端面上设有卡槽用于放置宣传卡片或者是垃圾桶的使用说明书。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四角均设有臭氧发生器,用于箱体内部除臭和灭菌。优选的,所述电源开关上设有延时继电器,所述延时继电器可以让电源开关关闭后仍然让一号马达、二号马达、三号马达、四号马达、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再停止,使本装置操作更方便更环保。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端面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设有过滤网和风扇,可以加强箱体内部空气流通,箱体的右端面设有储物箱用于放置免洗洗手液。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下方设有通风槽用于加速箱体内部空气流通,所述箱盖由透明有机玻璃板构成,这样在箱体即可知道内筐中的垃圾是否装满。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涂覆有石墨烯油漆防止箱体老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剪切装置,可以破坏丢弃的口罩、头套等,防止非法回收利用;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可以有效杀灭垃圾桶内的病菌;设置延时开关,使用更人性化更节约能源;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紫外线灯的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内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箱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其中,1—顶盖,2—箱体,3—脚踏板,4—上盖,5—卡槽,6—储物箱,7—内筐,8—通风孔;21—箱盖,22—通风槽,23—臭氧发生器,41—一号马达,42—二号马达,43—三号马达,44—四号马达,45—第一轴承,46—旋转刀,47—电源开关,48—电池,49—紫外线灯,50—凹槽,451—第二轴承,491—灯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包括顶盖1、箱体2和上盖4,所述顶盖1的数量为两个均与上盖4铰接,上盖4的下端面设有凹槽50,顶盖1和上盖4通过凹槽50扣在箱体2上,当上盖4上的部件需要维修或者搬运本装置时,将上盖4和箱体2分开,更方便维修和搬运;所述箱体2内设有内筐7用于收集垃圾,所述内筐7为镂空的网状结构筐,以便紫外线灯49、臭氧发生器23杀灭内筐7内的病菌,所述箱体2的下方设有2个脚踏板3,通过杠杆分别控制2个顶盖1的开启或关闭。所述上盖4上设有两个垃圾入口,左侧的垃圾入口处设有剪切装置用于破坏口罩、头套等医疗垃圾,右侧的垃圾入口用于丢弃纸巾、药瓶、棉签等不需要破坏处理的非液态医疗垃圾。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一号马达41和二号马达42,并联连接的三号马达43和四号马达44,所述一号马达41和三号马达43之间,二号马达42和四号马达4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轴承与马达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上均设有多片圆盘形的平行排列的旋转刀46,旋转刀46上设置有锯齿时切割垃圾更锋利;所述旋转刀46通过键与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固定,第一轴承45上平行排列的旋转刀46与第二轴承451平行排列的旋转刀46交错排列,第一轴承45与第二轴承451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旋转刀46的直径,使第一轴承45上的旋转刀46与第二轴承451的旋转刀46在水平方向有部分重叠,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相向运转时,使垃圾经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之间的空隙进入,在旋转刀46的作用下被剪切破坏后落入下方的内筐7,防止口罩、头套等垃圾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所述上盖4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线灯49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所述紫外线灯49的数量为两个,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箱体(2)和上盖(4),所述顶盖(1)与上盖(4)铰接后设置在箱体(2)的上方,所述箱体(2)内设有内筐(7)用于收集垃圾,箱体(2)的下方设有脚踏板(3);/n所述上盖(4)上设有两个垃圾入口,左侧的垃圾入口处设有剪切装置,上盖(4)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线灯(49),上端面上设有电源开关(47)用于控制剪切装置、臭氧发生器(23)和紫外线灯(49)的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箱体(2)和上盖(4),所述顶盖(1)与上盖(4)铰接后设置在箱体(2)的上方,所述箱体(2)内设有内筐(7)用于收集垃圾,箱体(2)的下方设有脚踏板(3);
所述上盖(4)上设有两个垃圾入口,左侧的垃圾入口处设有剪切装置,上盖(4)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线灯(49),上端面上设有电源开关(47)用于控制剪切装置、臭氧发生器(23)和紫外线灯(49)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一号马达(41)和二号马达(42),并联连接的三号马达(43)和四号马达(44),所述一号马达(41)和三号马达(43)之间,二号马达(42)和四号马达(4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所述第一轴承(45)和第二轴承(451)上设有多片圆盘形的平行且交错排列的旋转刀(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液态社区医疗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下端设有电池(48),所述电池(48)为锂电池,所述紫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丽郭建彬何小燕杨广财曾兴刘宇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泰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