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13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包括导热油进口管线与蒸汽进口管线,导热油进口管线通过管线二与导热油加热罐相连,导热油加热罐通过管线三、管线四、管线五与反应罐内的加热管相连,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管线六相连,管线六与管线七相连,管线七的另一端位于导热油加热罐内,管线六与导热油进口管线之间通过管线八相连;蒸汽进口管线与管线四相连,管线六与冷凝罐相连,冷凝罐与管线八相连,冷凝罐底部设有排液管一,管线四与管线五的连接端向下倾斜设有排液管二;管线六倾斜设置,且靠近加热管的一端位置更低;所有管线上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交替使用导热油加热与蒸汽加热,适应不同现场加热源条件。

A heat conducting oil and steam alternative heating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导热油和蒸汽加热是目前各种施工现场涉及到加热处理时常用的两种加热方式,目前大部分现场条件只能提供导热油或者蒸汽中的其中一种加热源;部分现场施工能提供两种加热源,但是现有的现场处理装置只适用单一加热源,若该加热源临时供应不足,或需要进行维修时,施工现场无法立即替换为另一种加热源,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若单独配置一套导热油加热装置和一套蒸汽加热装置用于现场,其制造成本又会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通过让导热油加热的部分管道与蒸汽加热的部分管道共用同一管道,降低成本,通过设置两种加热方式进行加热,解决不同施工现场单一加热加热源不同或者加热源临时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包括导热油进口管线与蒸汽进口管线,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通过管线二与导热油加热罐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罐依次通过管线三、管线四、管线五与反应罐内的加热管相连,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管线六相连,所述管线六与管线七相连,所述管线七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热油加热罐内,所述管线六与导热油进口管线之间通过管线八相连;所述蒸汽进口管线与所述管线四相连,所述管线六通过管线十与冷凝罐相连,所述冷凝罐还通过管线十一与管线八相连,所述冷凝罐底部设有排液管一,所述管线四与所述管线五的连接端均向下倾斜,且所述连接端设有排液管二;所述管线六倾斜设置,且所述管线六与所述管线七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管线六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所述管线二、管线三、管线七、管线八、蒸汽进口管线、管线十、管线十一、排液管一、排液管二上分别设有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阀门八、阀门九。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螺旋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采用球阀。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阀门八、阀门九采用截止阀。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的输入端和所述蒸汽进口管线的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导热油储罐和蒸汽发生罐相连。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油加热罐设有油罐液位计或溢流管线。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罐设有液位计。作为优选,所述蒸汽进口管线上设有压力表。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油加热罐为电加热加热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简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通过设置导热油加热方式与蒸汽加热方式共用管线四、管线五、加热管、管线六,节省大量的设备空间,降低同时设置两种加热方式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加热导热油的流通通道,使加热导热油能够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通过设置管线六通过管线十与冷凝罐相连,所述冷凝罐底部设有排液管一,能够排出蒸汽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液;通过设置冷凝罐通过管线十一与管线八相连,能够使冷凝罐中未冷却的蒸汽通过管道十一、管线八、管线六、管线十冷凝后再次回到冷凝罐中;通过设置管线六倾斜,且所述管线六与所述管线七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管线六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设置管线四与所述管线五的连接端均向下倾斜,且所述连接端设有排液管二,通过所述排液管一和排液管二排出另一种加热方式残余的导热油或蒸汽,实现两种加热方式的交替加热,方便用户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对应热源的加热方式,方便具有两种热源的施工现场,在某一热源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为另一加热方式,减少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热油储罐、2-蒸汽发生罐、3-导热油加热罐、4-反应罐、5-加热管、6-冷凝罐、7-排液管一、8-排液管二、9-液位计、10-油罐液位计、11-溢流管线、12-物料储罐、13-输料泵、14-压力表、101-导热油进口管线、102-管线二、103-管线三、104-管线四、105-管线五、106-管线六、107-管线七、108-管线八、109-蒸汽进口管线、110-管线十、111-管线十一、A-阀门一、B-阀门二、C-阀门三、D-阀门四、E-阀门五、F-阀门六、G-阀门七、H-阀门八、I-阀门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使用的术语中“上”、“下”、“左”、“右”等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等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包括导热油进口管线101与蒸汽进口管线109,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101通过管线二102与导热油加热罐3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罐3依次通过管线三103、管线四104、管线五105与反应罐4内的加热管5相连,所述加热管5的另一端与管线六106相连,所述管线六106与管线七107相连,所述管线七10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热油加热罐3内,所述管线六106与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101之间通过管线八108相连;所述蒸汽进口管线109与所述管线四104相连,所述管线六106通过管线十110与冷凝罐6相连,所述冷凝罐6还通过管线十一111与管线八108相连,所述冷凝罐6底部设有排液管一7,所述管线四104与所述管线五105的连接端均向下倾斜,且所述连接端设有排液管二8;所述管线六106倾斜设置,且所述管线六106与所述管线七107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管线六106与所述加热管5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所述管线二102、管线三103、管线七107、管线八108、蒸汽进口管线109、管线十110、管线十一111、排液管一7、排液管二8上分别设有阀门一A、阀门二B、阀门三C、阀门四D、阀门五E、阀门六F、阀门七G、阀门八H、阀门九I。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5螺旋设置在所述反应罐4内,所述反应罐4设有液位计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一A、阀门二B、阀门三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油进口管线与蒸汽进口管线,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通过管线二与导热油加热罐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罐依次通过管线三、管线四、管线五与反应罐内的加热管相连,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管线六相连,所述管线六与管线七相连,所述管线七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热油加热罐内,所述管线六与导热油进口管线之间通过管线八相连;所述蒸汽进口管线与所述管线四相连,所述管线六通过管线十与冷凝罐相连,所述冷凝罐还通过管线十一与管线八相连,所述冷凝罐底部设有排液管一,所述管线四与所述管线五的连接端均向下倾斜,且所述连接端设有排液管二;所述管线六倾斜设置,且所述管线六与所述管线七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管线六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所述管线二、管线三、管线七、管线八、蒸汽进口管线、管线十、管线十一、排液管一、排液管二上分别设有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阀门八、阀门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油进口管线与蒸汽进口管线,所述导热油进口管线通过管线二与导热油加热罐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罐依次通过管线三、管线四、管线五与反应罐内的加热管相连,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管线六相连,所述管线六与管线七相连,所述管线七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热油加热罐内,所述管线六与导热油进口管线之间通过管线八相连;所述蒸汽进口管线与所述管线四相连,所述管线六通过管线十与冷凝罐相连,所述冷凝罐还通过管线十一与管线八相连,所述冷凝罐底部设有排液管一,所述管线四与所述管线五的连接端均向下倾斜,且所述连接端设有排液管二;所述管线六倾斜设置,且所述管线六与所述管线七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管线六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位置;所述管线二、管线三、管线七、管线八、蒸汽进口管线、管线十、管线十一、排液管一、排液管二上分别设有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四、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阀门八、阀门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及蒸汽交替式加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螺旋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财陶兴康何小燕姜丽丽刘宇程王晗杨雨林郭建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泰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