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43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包括支架和机柜,该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还包括蛇形循环管,所述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和多个弯管组接而成,蛇形循环管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蛇形循环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长循环路径,使装置内污油泥处理更充分,在相同处理效果下,减少循环周期,提高均质处理效率。

An ultrasonic collaborative circ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波油泥处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度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物直接、间接的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在含水、含油的泥浆液体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处理之前需要进行超声波均质处理,在利用超声波均质装置进行超声波均质处理时,常需要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对污油泥进行更充分的超声波处理,而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一般为直管,循环路径短,需循环周期多,进而降低均质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长循环路径,使装置内污油泥处理更充分,在相同处理效果下,减少循环周期,提高均质处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包括支架和机柜,该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还包括蛇形循环管,所述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和多个弯管组接而成,蛇形循环管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蛇形循环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有三组,三组防护栏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左侧、前侧和右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管组由多个换能器管节相互固定连接而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换能器管节包括管节和均质换能器,所述均质换能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节的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管节的中部设置有同管,所述同管上设置有法兰片,所述均质换能器的下端设置同型号的法兰片,所述两个法兰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管组设置有多个,其中位于最上侧的管组为输出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位于最下侧的管组为输入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Ⅱ,其余管组为中间组,所述中间组的相邻的两个管组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弯管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弯管的长度不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每个管组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套、支撑板和支撑座,所述环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每个管组上分散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每一管组上固定连接的支撑结构高度不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所述不同高度的支撑结构,其支撑板支撑板长度不同,环套和支撑座尺寸相同。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为蛇形循环管,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和多个弯管组接而成,每个管组上均设置有多个均质换能器,可在有限空间内增长循环路径,使装置内污油泥处理更充分,在相同处理效果下,减少循环周期,提高均质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去支架和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架和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换能器管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管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1;底板1-1;防护栏1-2;机柜2;管组3;管节3-1;均质换能器3-2;法兰3-3;法兰片3-3-1;弯管4;支撑结构5;环套5-1;支撑板5-2;支撑座5-3;连接管Ⅰ6;连接管Ⅱ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包括支架1和机柜2,该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还包括蛇形循环管,所述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3和多个弯管4组接而成,蛇形循环管设置有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蛇形循环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6和连接管Ⅱ7。本技术设置为蛇形循环管,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3和多个弯管4组接而成,每个管组3上均设置有多个均质换能器,在污油泥流经蛇形循环管内时,可使污油泥得到众多均质换能器的充分处理,在有限空间内增长循环路径,使装置内污油泥处理更充分,在相同处理效果下,减少循环周期,提高均质处理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和防护栏1-2,所述防护栏1-2设置有三组,三组防护栏1-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1左侧、前侧和右侧,所述机柜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所述板1-1上,所述机柜2通过导线与装置的各需电控的装置连接,以控制装置的运行与停止。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管组3由多个换能器管节相互固定连接而成。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换能器管节包括管节3-1和均质换能器3-2,所述均质换能器3-2通过法兰3-3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节3-1的中部。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管节3-1的中部设置有同管,所述同管上设置有法兰片3-3-1,所述均质换能器3-2的下端设置同型号的法兰片3-3-1,所述两个法兰片3-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六: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管组3设置有多个,其中位于最上侧的管组3为输出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6,位于最下侧的管组3为输入端,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Ⅱ7,连接管Ⅰ6和连接管Ⅱ7分别与超声波均质装置的两个接管连接,以使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与超声波均质装置在使用时构成一完整的循环回路,使由超声波均质装置内输出的污油泥流经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经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进行充分处理后,又流回超声波均质装置内,以进行一完整的超声波均质处理循环,其余管组为中间组,所述中间组的相邻的两个管组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弯管4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弯管4的长度不一,以根据空间需求,将蛇形循环管的宽和高连接成最佳的尺寸。具体实施方式七:下面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包括支架(1)和机柜(2),其特征在于:该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还包括蛇形循环管,所述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3)和多个弯管(4)组接而成,蛇形循环管设置有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蛇形循环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6)和连接管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包括支架(1)和机柜(2),其特征在于:该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还包括蛇形循环管,所述蛇形循环管由多个管组(3)和多个弯管(4)组接而成,蛇形循环管设置有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蛇形循环管的两个开口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Ⅰ(6)和连接管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和防护栏(1-2),所述防护栏(1-2)设置有三组,三组防护栏(1-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1)左侧、前侧和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3)由多个换能器管节相互固定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管节包括管节(3-1)和均质换能器(3-2),所述均质换能器(3-2)通过法兰(3-3)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节(3-1)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协同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3-1)的中部设置有同管,所述同管上设置有法兰片(3-3-1),所述均质换能器(3-2)的下端设置同型号的法兰片(3-3-1),所述两个法兰片(3-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祉澄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能西域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