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05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皮带机,包括机架与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于传送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所述机架上配合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换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皮带机的上部并列设置两个电机,其中一个电机工作,另一个电机备用,当电机意外烧坏时,可通过换位机构及时将电机更换,使皮带机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提高了送料的效率,也避免了人工高空更换电机的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A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机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机。
技术介绍
皮带机是皮带输送机的简称,皮带机运用输送带的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分为平型皮带机、爬坡皮带机、转弯皮带机等多种形式,其中爬坡皮带机包括设置在皮带上下两端的两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常为电机配合减速机驱动滚轴带动皮带运动,在爬坡皮带机送料的过程中,物料的重力通过皮带施加在皮带上部的驱动机构处,增加了上部驱动机构的负载,而下部的驱动机构则不受物料的重力影响,因此,爬坡皮带机常出现上部的电机烧坏等现象,由于电机烧坏时皮带机上扔存在物料,不能将皮带机放低进行更换,只能由工人登高进行更换,更换电机的过程不仅大大影响了物料输送的效率,还存在工人高空掉落的危险,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更换电机的皮带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皮带机,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带机,包括机架与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于传送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所述机架上配合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换位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与上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换位机构上,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前端均设置有可与第一减速机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水平设置有垂直于上驱动轴的第一滑轨以及驱动第二托板在第一滑轨上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托板上设置有平行于上驱动轴的第二滑轨以及驱动第三托板在第二滑轨上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三托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和第三电机,第二减速机与下驱动轴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二减速机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楔形的伸缩键,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上开设有截面为“凸”的移动槽,所述伸缩键可沿径向移动的设置在移动槽中,伸缩键的底部设置有卡在移动槽中的卡沿,所述移动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将伸缩键顶起的弹簧;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前端均设置有连轴套,连轴套上配合伸缩键开设有键槽。进一步,所述伸缩键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键槽与伸缩键的数量相同。进一步,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第一托板的底部设置有斜撑在机架上的支撑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皮带机的上部并列设置两个电机,其中一个电机工作,另一个电机备用,当电机意外烧坏时,可通过换位机构及时将电机更换,使皮带机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提高了送料的效率,也避免了人工高空更换电机的危险,保证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件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皮带机,包括机架1与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带2,机架1上于传送带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驱动轴11和下驱动轴12,机架1上配合上驱动轴11和下驱动轴12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13和第二驱动机构14;第一驱动机构13带动上驱动轴11转动,第二驱动机构14带动下驱动轴12转动,上驱动轴11与下驱动轴12共同带动传送带2进行运动;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减速机131、第一电机132、第二电机133和换位机构134,第一减速机131与上驱动轴11连接,第一电机132与第二电机133设置在换位机构134上,第一电机132与第二电机133的前端均设置有可与第一减速机131连接的连接件135;在皮带机工作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32与第一减速机131配合连接,然后驱动上驱动轴11转动进行工作,第二电机133备用,当第一电机132意外烧坏时,通过换位机构134将第一电机132与第一减速机131断开连接,然后将第二电机133移动至第一电机132的位置,再将第二电机133与第一减速机131配合连接,然后驱动上驱动轴11转动进行工作;可使皮带机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提高了送料的效率,也避免了人工高空更换电机的危险,保证人身安全;换位机构134包括第一托板1341、第二托板1342和第三托板1343,第一托板1341上水平设置有垂直于上驱动轴11的第一滑轨13411以及驱动第二托板1342在第一滑轨13411上移动的第一气缸13412;第二托板1342上设置有平行于上驱动轴11的第二滑轨13421以及驱动第三托板1343在第二滑轨13421上移动的第二气缸13422,第一电机132与第二电机133设置在第三托板1343上;第一气缸13412可驱动第二托板1342与第三托板1343共同沿垂直于上驱动轴11的方向移动,可实现将第二电机133移动至第一电机132位置的动作,第二气缸13422可驱动第三托板1343沿上驱动轴11的方向移动,可实现将第一电机132或第二电机133与第一减速机131连接或断开的动作,从而实现更换电机的操作;第二驱动机构14包括第二减速机141和第三电机142,第二减速机141与下驱动轴12连接,第三电机142与第二减速机141配合连接;优选的,连接件135包括楔形的伸缩键135,第一减速机131的输入轴上开设有截面为“凸”的移动槽131a,伸缩键135可沿径向移动的设置在移动槽131a中,伸缩键135的底部设置有卡在移动槽131a中的卡沿1351,移动槽131a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将伸缩键135顶起的弹簧1311;第一电机132与第二电机133的前端均设置有连轴套136,连轴套136上配合伸缩键135开设有键槽136a;更换电机时,第二气缸13422驱动第三托板1343和第一电机132远离第一减速机131,使伸缩键135脱离与键槽136a的配合,然后第一气缸13412将第二电机133移动至第一电机132位置,第二气缸13422再驱动第三托板1343和第二电机133靠近第一减速机131,连轴套136的内沿碰到伸缩键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机,包括机架与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于传送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配合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n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换位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与上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换位机构上,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前端均设置有可与第一减速机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水平设置有垂直于上驱动轴的第一滑轨以及驱动第二托板在第一滑轨上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托板上设置有平行于上驱动轴的第二滑轨以及驱动第三托板在第二滑轨上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三托板上;/n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和第三电机,第二减速机与下驱动轴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二减速机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机,包括机架与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机架上于传送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配合上驱动轴和下驱动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换位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与上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换位机构上,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前端均设置有可与第一减速机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换位机构包括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三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水平设置有垂直于上驱动轴的第一滑轨以及驱动第二托板在第一滑轨上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托板上设置有平行于上驱动轴的第二滑轨以及驱动第三托板在第二滑轨上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三托板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韩烨张民强段志钢董良华张学文刘吉州张兴聚刘洪亮丁超陶鑫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渤海煤焦化有限公司河北纵横集团丰南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