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24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包括机体,轴套,电器安装盒,升力风扇,浮筒,迎风螺旋桨,顶轮,方形滑杆,接近传感器,L状安装板,声光警示器;所述机体整体呈蝙蝠轮廓平板设置,其底部对称向下支撑有两处浮筒,此两处浮筒之间的板面上还锁紧吊安置有一处矩形电器安装盒;所述电器安装盒内部安装有飞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机体上呈三角形排布贯穿设置有三处升力风扇;所述机体的后侧对称锁紧安装有两处声光警示器,且两处接近传感器与两处声光警示器电性控制连接,顶轮与方形滑杆上的两处导轮组成了等径凸轮机构,通过此机构在迎风螺旋桨的旋转驱动下方形滑杆可进行左右往复滑动。

An amphibious bio camouflage UAV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具有体型小、成本较低等优势,其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多,尤其是固定翼无人机,在航拍、航测、电力巡线、前沿侦查等方面发展更为迅速;例如专利号CN20182109601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蝠鲼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机身和水平尾翼的外形为蝠鲼身体式外形,扁平较宽,机翼的平面形状为梯形,飞机中的电池仓、回收伞仓、任务设备舱、油箱的形状均根据所述机身的形状设计;本技术的无人机优化后的机翼结合仿生机身、水平尾翼的气动外形设计,使飞机在飞行中空气阻力非常低,升力面积大,飞行稳定性高;此外机翼与尾翼均采用可拆卸式安装,使无人机便于维修。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无人机还普遍存在不能够对其周围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预警,易受到飞鸟的袭击和冲撞发生坠毁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以解决无人机不能够对其周围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预警,易受到飞鸟的袭击和冲撞发生坠毁事故,造成经济损的问题。本技术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包括机体,轴套,电器安装盒,升力风扇,浮筒,迎风螺旋桨,顶轮,方形滑杆,接近传感器,L状安装板,声光警示器;所述机体整体呈蝙蝠轮廓平板设置,其底部对称向下支撑有两处浮筒,此两处浮筒之间的板面上还锁紧吊安置有一处矩形电器安装盒;所述电器安装盒内部安装有飞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机体上呈三角形排布贯穿设置有三处升力风扇;所述机体的后侧对称锁紧安装有两处声光警示器,且两处接近传感器与两处声光警示器电性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体顶端面的中间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轴套,且方形滑杆就对应滑动穿设于此两处轴套上。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前端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处迎风螺旋桨,此迎风螺旋桨转轴的后端偏心连接固定有一处顶轮。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滑杆的中间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导轮,且顶轮就恰好卡夹置于此两处导轮之间。进一步的,两处所述轴套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支撑有两处L状安装板,此两处L状安装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处齿轮,且其顶端均锁紧安装有一处接近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滑杆的左右两端段上均开设有一处排齿条,此两处齿条段与两处L状安装板的底部齿轮对应滑动啮合。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迎风螺旋桨可为顶轮的旋转提供动力,免去额外安装顶轮的动力单元,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且两处接近传感器能够左右往复摇摆对机体的顶端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当其检测到不明飞行物如飞鸟等时两处接近传感器能够被触发并控制启动两处声光警示器发处不断变换的警示灯光和警报声音,驱散飞鸟避免飞鸟袭击无人机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部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机体;101、轴套;102、电器安装盒;2、升力风扇;3、浮筒;4、迎风螺旋桨;5、顶轮;6、方形滑杆;7、接近传感;701、L状安装板;8、声光警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包括机体1,轴套101,电器安装盒102,升力风扇2,浮筒3,迎风螺旋桨4,顶轮5,方形滑杆6,接近传感器7,L状安装板701;所述机体1整体呈蝙蝠轮廓平板设置,其底部对称向下支撑有两处浮,声光警示器8筒3,此两处浮筒3之间的板面上还锁紧吊安置有一处矩形电器安装盒102;所述电器安装盒102内部安装有飞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机体1上呈三角形排布贯穿设置有三处升力风扇2;所述机体1的后侧对称锁紧安装有两处声光警示器8,且两处接近传感器7与两处声光警示器8电性控制连接。接近传感器7的型号为:TAYB/台邦型号:TB1204-N声光警示器8的型号为:SHSNAO/上海森奥型号:AD16-22SM其中,所述机体1顶端面的中间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轴套101,且方形滑杆6就对应滑动穿设于此两处轴套101上,两处轴套101为两处方形滑杆6的滑动安装提供了便利,且其能够保证两处方形滑杆6沿其进行径直滑动。其中,所述机体1前端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处迎风螺旋桨4,此迎风螺旋桨4转轴的后端偏心连接固定有一处顶轮5,迎风螺旋桨4可为顶轮5的旋转提供动力,免去额外安装顶轮5的动力单元,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其中,所述方形滑杆6的中间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导轮,且顶轮5就恰好卡夹置于此两处导轮之间,顶轮5与方形滑杆6上的两处导轮组成了等径凸轮机构,通过此机构在迎风螺旋桨4的旋转驱动下方形滑杆6可进行左右往复滑动。其中,两处所述轴套101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支撑有两处L状安装板701,此两处L状安装板701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处齿轮,且其顶端均锁紧安装有一处接近传感器7,两处接近传感器7能够左右往复摇摆对机体1的顶端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检测不明飞行物如飞鸟等,当飞禽靠近机体1时会被两处接近传感器7检测到,此时两处接近传感器7能够被触发并控制启动两处声光警示器8发处不断变换的灯光和警报声音,驱散飞鸟避免飞鸟袭击无人机造成损坏。其中,所述方形滑杆6的左右两端段上均开设有一处排齿条,此两处齿条段与两处L状安装板701的底部齿轮对应滑动啮合,两处方形滑杆6左右滑动可啮合驱动两处L状安装板701以及其上的接近传感器7进行左右摆动。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两处L状安装板701的摇摆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轴套(101),电器安装盒(102),升力风扇(2),浮筒(3),迎风螺旋桨(4),顶轮(5),方形滑杆(6),接近传感器(7),L状安装板(701),声光警示器(8);所述机体(1)整体呈蝙蝠轮廓平板设置,其底部对称向下支撑有两处浮筒(3),此两处浮筒(3)之间的板面上还锁紧吊安置有一处矩形电器安装盒(102);所述电器安装盒(102)内部安装有飞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机体(1)上呈三角形排布贯穿设置有三处升力风扇(2);所述机体(1)的后侧对称锁紧安装有两处声光警示器(8),且两处接近传感器(7)与两处声光警示器(8)电性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轴套(101),电器安装盒(102),升力风扇(2),浮筒(3),迎风螺旋桨(4),顶轮(5),方形滑杆(6),接近传感器(7),L状安装板(701),声光警示器(8);所述机体(1)整体呈蝙蝠轮廓平板设置,其底部对称向下支撑有两处浮筒(3),此两处浮筒(3)之间的板面上还锁紧吊安置有一处矩形电器安装盒(102);所述电器安装盒(102)内部安装有飞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机体(1)上呈三角形排布贯穿设置有三处升力风扇(2);所述机体(1)的后侧对称锁紧安装有两处声光警示器(8),且两处接近传感器(7)与两处声光警示器(8)电性控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栖式的生物伪装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顶端面的中间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轴套(101),且方形滑杆(6)就对应滑动穿设于此两处轴套(10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顺同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