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59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01
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包括伸缩护栏、滑道、滑行板、电磁阻尼缓降、电磁锁、多级气压支撑杆、液压杆、机载安全座椅,该装置可用于火灾发生时高楼救援,当受困人员被困与楼上时,无人机起飞至窗前,启动液压和气压装置将伸缩护栏伸出至窗内放下,打开电磁锁稳固,受困人员只需坐在或者趴在滑行板上后打开轮锁即可滑下至无人机上方安全椅处,坐在安全椅上后,还原伸缩护栏,无人机返航将受困人员送回地面。

Large load UAV high building slow descent escap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高楼消防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城市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大多数消防车的灭火高度在50米左右,100米左右的云梯消防车国内低于10辆,世界最高的云梯消防车也只有113米,而且展开后的消防车其100米左右高度的平台在微风下左右摇摆幅度在2米左右,对于消防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灭火剂的喷射难度也非常大,如若着火部位高于110米,已经完全超过了目前的消防云梯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直升机与多旋翼飞机无法靠近高楼,一旦人员被困没有救援办法,已经发生多起火灾事件,受困人员、灭火消防员被迫跳楼,现有的飞行器无法救下受困人员,受限于飞行员与直升机数量,大多数城市都没有高楼救援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包括伸缩护栏(如图3)、滑道(1)、滑行板(2)、电磁阻尼缓降器如(3)、电磁锁(4)、多级气压支撑杆(5)、液压杆(6)、机载安全座椅(7),该装置可用于火灾发生时高楼救援,当受困人员被困与楼上时,无人机(8)起飞至窗前,通过机载摄像头(9)观察确定位置,启动液压(6)和气压装置(5)将伸缩护栏伸出至窗内放下,打开电磁锁(4)稳固,受困人员只需在操控飞手指挥下坐在或者趴在滑行板(2)上后打开轮锁即可下滑至无人机上方安全椅(7)处,坐在安全椅(7)上,安全座椅(7)固定在伸缩护栏(如图3)一侧,采用固定式安全带(10)设计,受困人员坐到座椅上单手即可锁上,还原伸缩护栏(如图3)后无人机返航将受困人员送回地面。伸缩护栏(如图3)分三节,第一节(11)尾端固定在无人机尾端,通过轴与轴承连接,可在液压器的作用下支起,第二节(12)固定在第一节上,第二节底端突出部分插入第一节底端凹槽(14),同理第三节(13)固定在第二节(12)上,伸缩护栏(如图3)的栏杆采用网布加栏杆(15)设计第一节(11)栏杆(15)首端与第二节(12)栏杆(15)尾端采用7与倒7结构(16)在展开后相互贴合,第二节(12)首端与第三节(13)尾端同理,第一节(11)护栏中间位置无网布,方便受困人员出来坐到安全椅上,第二节(12)与第三节(13)护栏尾端都采用碳纤维板与电磁锁(4)永磁体连接设计(如图4),第三节(13)护栏首端连接平台(17),平台(17)上放置滑行板(2),第一节(11)与第二节(12)护栏尾端都采用碳纤维板与电磁锁(4)结合设计(如图4)。滑道(1)由第三节(13)护栏首端至第一节(11)中间位置,因电磁锁(4)永磁体连接在每节护栏连接处,所以定制斜面方便滑行板(2)平稳滑下,滑行板(2)内置电磁阻尼器(3),设有车轮锁,保障受困人员平稳上板和下滑。伸缩护栏(如图3)伸出采用多级气撑支杆(5),定制三级气撑杆,气撑杆首段连接第三节(13)尾端,气撑杆(5)伸出时即可带动伸缩护栏(如图3)伸出,又可起到支撑作用,液压杆(6)置于第一节(11)护栏下方,靠近无人机机(8)头位置,垂直支起伸缩护栏(如图3),配合气撑杆(5)可以做到倾斜伸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轴侧投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展开后的左视投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护栏收缩后左视投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电磁锁轴侧投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仰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载重无人机高楼缓降逃生装置的操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大载重无人机(8)载重性能大于200kg。伸缩护栏(如图3)分三节,每节2米长,第一节(11)宽50cm,第二节(12)宽46cm,第三节(13)宽42cm,护栏高30cm,碳纤维板厚4mm,两边开凹槽(14)插入高30cm三角形支柱,使用网布连接(如图3),两侧支柱间固定U型滑道(14),U型滑道(14)口深10mm,高7mm,第二节(13)护栏底板置于U型滑道(14)中,第三节(13)同样设计置于第二节(12)上,第一节(11)护栏最后一根支柱与第二节(12)护栏第一根支柱在伸到最大限度后互相卡住(15),第二节(12)护栏最后一根支柱与第三节(13)护栏第一根支柱在伸到最大限度后互相卡住(15),第三节(13)首端连接平台(17),与无人机(8)水平面成30°角,边长60cm,厚5mm,连接处圆滑,保障滑行板轻松滑下,平台前端下方固定防滑动10cm倒刺(18),在平台放到窗口等受困人员聚集地时钩住窗台或者窗体,平台(17)两侧支起高50cm围栏(19)。电磁锁(4)选用华诚Hc-150B型号,锁片固定在第一节(11)与第二节(12)首端,厚于碳纤维板的部分置于下方,吸板固定在第二节(12)与第三节(13)尾端,在第二节(12)或者第三节(13)伸出到最大限度后,吸板与电磁锁(4)贴合,通电锁死,两个电磁锁都配有独立的电池供电(20),独立的控制控制盒(21),通过独立的通道控制,电池(20)与控制盒(21)都固定在电磁锁(4)旁。滑行板(2)板长50cm,宽30cm,上方前端设有轮锁,下方前后轮轴安装一恒科技电磁阻尼器(3),型号XT-05,保障滑行板慢速、平稳下滑,下滑至第一节(11)中间位置滑道尾端停止,受困人员下滑道做到安全椅(7)上。液压杆(6)定制高20cm,支起高度为25cm,固定在无人机(8)前端支撑第一节(11)护栏。多级气压杆(5)定制伸出三级,长2.5米,伸出长4米,重量约20kg,尾端固定在无人机(8)尾端,首端连接第三节(13)护栏首端。安全座椅(7)采用靠背设计,左侧放置安全带(10)。第一节(11)护栏尾端固定处采用轮轴设计(如图2),使护栏可以在液压杆的作用下转动。无人机(8)尾端立起60cm高扇形挡板(22),挡板最高处安装摄像头(9),辅助无人机(8)将伸缩护栏(如图3)放置准确位置。座椅前方固定喊话器(23),型号:东方强晟无线喊话器a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包括伸缩护栏、滑道、滑行板、电磁阻尼缓降器、电磁锁、多级气压支撑杆、液压杆、机载安全座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包括伸缩护栏、滑道、滑行板、电磁阻尼缓降器、电磁锁、多级气压支撑杆、液压杆、机载安全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无人机高楼救援缓降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护栏分三节,第一节尾端固定在无人机尾端,通过轴与轴承连接,可在液压器的作用下支起,第二节固定在第一节上,第二节底端尾部突出部分插入第一节底端凹槽,同理第三节固定在第二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伸缩护栏,其特征在于:栏杆采用网布加栏杆设计第一节栏杆首端与第二节栏杆尾端采用7与倒7结构在展开后相互贴合,第二节首端与第三节尾端同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第一节伸缩护栏,其特征在于:护栏中间位置无网布,方便受困人员出来坐到安全椅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第二节与第三节伸缩护栏,其特征在于:护栏尾端都采用碳纤维板与电磁锁永磁体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宋庆波许立佳牟吉峰李永佳潘中原王鸿运张敏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