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13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属于三轮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总成、转向器总成以及前叉总成,转向管柱总成包括上端以及下端,上端固定连接方向盘,下端通过转向器总成连接在前叉总成的上部,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输入轴以及转向器,转向器总成还包括转向连杆以及转向摇臂,转向连杆一端与转向器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转向摇臂球铰连接,转向摇臂与前叉总成的上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转向器齿条平移位移通过球头连杆驱动转向摇臂及前叉转动来实现车轮的转向,因此转向器齿条行程可近似等于摇臂转动过程中生成的圆弧的弦长,转向器齿条行程短,方向盘转动圈数少,转弯直径小。

A middle steering wheel mechanism of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配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大部分三轮车的转向操纵方式采用转向把式,转向把式驾驶时,人们是通过把手在垂直面内直接转动前轮,使车辆前进的方向满足驾驶者的要求,这时,前轮转动的角度与把手旋转的角度是“1:1”,这种驾驶方式的缺点是转向时车辆的稳定性变坏,容易侧翻。基于转向把式的缺点,现市场上,少部分高端三轮车的转向操纵方式采用方向盘式,方向盘式驾驶时,人们是用圆盘状的“方向盘”通过齿轮齿条系统来间接转动前轮,使车辆前进的方向满足驾驶者的要求;由于是间接控制前轮的转动角度,方向盘转动角度与前轮转动角度是“1:n”,因此车辆转向时,车辆的稳定性强。申请号为201621419342.8,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8月18日,名称为“一种紧凑的前置转向机构及其车架”的中国技术专利披露了如下内容“转向传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固定件和两个固定轴,用于与转动节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轴与齿条固定连接”通过描述可得知,固定轴是与转动节固定连接的,这种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转向器总成通过两个安装点与车身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转向,转向器齿条行程长,方向盘转动圈数多,转弯半径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器与车身三点连接的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克服了转向器齿条行程长,方向盘转动圈数多以及转弯半大大的弊端。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总成、转向器总成以及前叉总成,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上端以及下端,所述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所述下端通过所述转向器总成连接在所述前叉总成的上部,所述转向器总成包括转向器输入轴以及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总成还包括转向连杆以及转向摇臂,所述转向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器球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摇臂球铰连接,所述转向摇臂与所述前叉总成的上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向摇臂成V字型,包括左侧折弯部、右侧折弯部以及中间结合部,所述左侧折弯部与所述右侧折弯部的端部均设置有通孔A,所述中间结合部上设置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转向连杆包括左端部以及右端部,所述左端部设置有左端连杆球头,所述右端部设置有右端连杆球头。优选的,所述左端连杆球头与所述转向器的横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右端连杆球头与所述中间结合部的所述连接孔连接。优选的,所述前叉总成包括前叉上立轴、前叉连杆以及前叉减震,所述前叉上立轴上固定连接所述前叉连杆,所述前叉连杆两端设置有所述前叉减震,所述前叉连杆的端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通孔A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通孔A与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栓。优选的,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上转向轴、上立管、上万向节、下转向轴以及下万向节,所述上立管固定套装在所述上转向轴上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上转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下端通过所述上万向节与所述下转向轴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转向轴的下端通过所述下万向节与所述转向器输入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转向机构是转向管柱总成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合,其结构紧凑,布置方便;2、转向器齿条平移位移通过球头连杆驱动转向摇臂及前叉转动来实现车轮的转向,因此转向器齿条行程可近似等于摇臂转动过程中生成的圆弧的弦长。3、本技术中方向盘的转动圈数比现有技术中三轮车方向盘转动圈数少,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使用人群,特别是偏老龄化的使用人群;4、从转向管柱到转向器输入轴,由两个万向节联结而成,由于各轴线间空间夹角的存在,转向管柱的传动将存在波动,本技术的力矩波动小。5、三轮车前叉在布置时向后倾斜,当驾驶员施加的或偶然的转向力矩消失时,回转力矩除一部分用于克服转向系摩擦力外,剩余部分的回正力矩将使转向轮回到原来的中心位置,保证车辆稳定的直线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向器总成与前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转向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向连杆、转向摇臂以及前叉总成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向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方向盘;2、转向管柱总成;21、上转向轴;22、上立管;23、上万向节;24、下转向轴;25、下万向节;3、转向器总成;31、转向器输入轴;32、转向器;33、转向连杆;331、左端连接球头;332、右端连接球头;34、转向摇臂;341、左侧折弯部;342、右侧折弯部;343、中间结合部;4、前叉总成;41、前叉上立轴;42、前叉连杆;43、前叉减震。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采用转向管柱总成2与齿轮齿条式的转向器3以及前叉总成4结合的方式,其结构紧凑,布置方便。本技术是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1、转向管柱总成2、转向器总成3以及前叉总成4,转向管柱总成2包括上端以及下端,上端固定连接方向盘1,下端通过转向器总成3连接在前叉总成4的上部,转向器总成3包括转向器输入轴31以及转向器32,转向器总成3还包括转向连杆33以及转向摇臂34,转向连杆33一端与转向器32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转向摇臂34球铰连接,转向摇臂34与前叉总成4的上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三轮车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可将方向盘的转向指令通过该转向机构传递到前轮胎,实现整车转向功能。如附图2、图4以及图6所示:转向摇臂34成V字型,包括左侧折弯部341、右侧折弯部342以及中间结合部343,左侧折弯部341与右侧折弯部342的端部均设置有通孔A,中间结合部343上设置有连接孔。转向连杆33包括左端部以及右端部,左端部设置有左端连杆球头331,右端部设置有右端连杆球头332。左端连杆球头331与转向器32横拉杆的一端连接,右端连杆球头332与中间结合部343的连接孔连接。如图5所示:前叉总成4包括前叉上立轴41、前叉连杆42以及前叉减震43,前叉上立轴41上固定连接前叉连杆42,前叉连杆42两端设置有前叉减震43,前叉连杆42的端面两侧设置有与通孔A对应的螺纹孔,通孔A与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栓。如图3所示:转向管柱总成2包括上转向轴21、上立管22、上万向节23、下转向轴24以及下万向节25,上立管22固定套装在上转向轴21上与车架固定连接,上转向轴21的上端固定连接方向盘1,下端通过上万向节23与下转向轴24的上端连接,下转向轴24的下端通过下万向节25与转向器输入轴31连接。以表1中提供的参数为标准,从三轮车的转向器齿条行程、方向盘总圈数、最小转弯直径方面介绍本技术的设计原理:转向器齿条行程:根据转向系统布置转向器齿条平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1)、转向管柱总成(2)、转向器总成(3)以及前叉总成(4),所述转向管柱总成(2)包括上端以及下端,所述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1),所述下端通过所述转向器总成(3)连接在所述前叉总成(4)的上部,所述转向器总成(3)包括转向器输入轴(31)以及转向器(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总成(3)还包括转向连杆(33)以及转向摇臂(34),所述转向连杆(33)一端与所述转向器(32)球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摇臂(34)球铰连接,所述转向摇臂(34)与所述前叉总成(4)的上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1)、转向管柱总成(2)、转向器总成(3)以及前叉总成(4),所述转向管柱总成(2)包括上端以及下端,所述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1),所述下端通过所述转向器总成(3)连接在所述前叉总成(4)的上部,所述转向器总成(3)包括转向器输入轴(31)以及转向器(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总成(3)还包括转向连杆(33)以及转向摇臂(34),所述转向连杆(33)一端与所述转向器(32)球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摇臂(34)球铰连接,所述转向摇臂(34)与所述前叉总成(4)的上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摇臂(34)成V字型,包括左侧折弯部(341)、右侧折弯部(342)以及中间结合部(343),所述左侧折弯部(341)与所述右侧折弯部(342)的端部均设置有通孔A,所述中间结合部(343)上设置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的中置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杆(33)包括左端部以及右端部,所述左端部设置有左端连杆球头(331),所述右端部设置有右端连杆球头(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远令陈春云赵庆东耿宝宝黄凯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御捷马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