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3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1
一种自行车前叉,包含一前叉上管、一第一叉脚、一第二叉脚以及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第一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的一端;第二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设置有第一叉脚的一端;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而未外露于第二叉脚,使得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不易被碰撞损坏,并且使得自行车前叉具有美观的外型。

Bicycle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前叉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叉,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前叉。
技术介绍
随着大众逐渐重视健康与娱乐并重的生活,透过骑乘自行车来达到运动及休闲的目的越来越普遍。为了增加骑乘的安全性,无论是适用于登山或竞速的高阶自行车,或是仅休闲娱乐用途的低阶自行车,皆有车种加装防锁死刹车系统。然而,防锁死刹车系统造价不菲,大多仅固定于自行车的车轮旁,容易被碰撞损坏。此外,外露的防锁死刹车系统亦会影响自行车的外观,使得自行车的设计线条不够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藉以避免防锁死刹车系统外露,进而避免防锁死刹车系统被碰撞损坏以及影响自行车外型美观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前叉,包含一前叉上管、一第一叉脚、一第二叉脚以及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第一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的一端。第二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设置有第一叉脚的一端。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换句话说,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前叉上管;/n一第一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的一端;/n一第二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设置有该第一叉脚的一端,该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n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4 TW 1082065901.一种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前叉上管;
一第一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的一端;
一第二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设置有该第一叉脚的一端,该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叉脚更具有一侧壁面以及一开槽,该侧壁面围绕该容置空间,该开槽位于该侧壁面上并且连通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设置于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内而未显露于外。


3.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更包含一本体件以及一底座件,该本体件设置于该底座件,该底座件固定于该第二叉脚的该侧壁面。


4.如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件与该底座件为紧配配置。


5.如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件藉由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叉脚的该侧壁面。


6.如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件更包含一油压调节缸,该油压调节缸具有彼此连通且相对的一入油通道以及一出油通道。


7.如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件更包含一第一油管组装体以及一第二油管组装体,该第一油管组装体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并连通该出油通道,该第二油管组装体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并连通该入油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泊宪王子彰
申请(专利权)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