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包括座椅,扶手,减震抗压板架结构,支撑杆,滑轮,半圆形滑轨,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旋转电机,PLC,开关,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和位置开关,所述的扶手一体化设置在座椅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螺栓安装在座椅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的滑轮轴接在支撑杆的下端,且滑轮下部设置在半圆形滑轨的内部;所述的半圆形滑轨分别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连接壳架结构的设置,便于进行保护,且避免了容易进入灰尘影响使用或者轻易被损坏的问题。
A self rotating seat for maintena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
本技术属于旋转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由于高铁动车的迅捷和安全,如果越来越多人选择高铁动车出行,然而对于列车员而言,高铁和动车的列车车厢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每当高铁动车到达终点站后返程之前,众多列车员就会非常辛苦地将每节车厢内的40余排座椅,一个一个地人工转向至朝向列车前进方向,而在一天之内,一列高铁动车要往返同一线路多次,列车员劳动强度很大,高铁动车是高自动化、高科技装备的代表,而车厢座椅却还需要人工旋转,显然是其短板。现有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还存在着不方便进行保护并维护的功能、不具备起到锁紧固定的功能和不具备起到抗压减震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以解决现有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不方便进行保护并维护的功能、不具备起到锁紧固定的功能和不具备起到抗压减震功能的问题。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包括座椅,扶手,减震抗压板架结构,支撑杆,滑轮,半圆形滑轨,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旋转电机,PLC,开关,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和位置开关,所述的扶手一体化设置在座椅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螺栓安装在座椅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的滑轮轴接在支撑杆的下端,且滑轮下部设置在半圆形滑轨的内部;所述的半圆形滑轨分别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的下部;所述的旋转电机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内部下方的中间部位,且输出轴与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的下部连接;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前表面的左上部;所述的开关镶嵌在PLC的前表面;所述的位置开关分别螺栓安装在半圆形滑轨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的保护连接壳架结构包括套接壳,套接腔,拆装维护板,散热孔,防护网和底座,所述的套接壳前表面的左上部螺栓安装有PLC;所述的套接腔开设在套接壳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套接腔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和中间部位分别螺栓安装有半圆形滑轨和旋转电机;所述的散热孔开设在套接壳内部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螺栓安装在套接腔内壁的左侧;所述的底座焊接在套接壳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包括气缸,插接头,保护边,密封边,连接柱和锁紧孔,所述的气缸螺栓安装在套接壳后壁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插接头镶嵌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保护边胶接在插接头的外壁上;所述的密封边胶接在保护边和插接头的前表面;所述的锁紧孔开设在连接柱内部的中间部位。优选的,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包括底盘,插接柱,下卡边,上卡边,套接盒,顶盘,保护盘和加固条,所述的底盘下表面的四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插接柱焊接在底盘上端的中间部位;所述的下卡边分别焊接在插接柱左右表面的上部;所述的上卡边分别焊接在套接盒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套接盒焊接在顶盘的下表面;所述的顶盘螺栓安装在座椅的下表面;所述的保护盘镶嵌在套接盒的内部;所述的加固条分别镶嵌在保护盘内部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套接壳采用不锈钢壳,所述的套接壳内部的套接腔内设置有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旋转电机、滑轮和半圆形滑轨。优选的,所述的拆装维护板螺栓安装在套接壳内部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散热孔开设有多个,且右侧的防护网采用活性炭网。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下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连接柱上端焊接在底盘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锁紧孔内部插接有插接头和保护边。优选的,所述的插接头外壁上的保护边采用橡胶垫,所述的保护边和锁紧孔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优选的,所述的保护盘具体采用橡胶盘,且内部的加固条采用钢板条。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柱插接在套接盒的内部,且下卡边和上卡边分别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套接壳采用不锈钢壳,所述的套接壳内部的套接腔内设置有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旋转电机、滑轮和半圆形滑轨,便于进行保护,且避免了容易进入灰尘影响使用或者轻易被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中,所述的拆装维护板螺栓安装在套接壳内部的右侧,便于拆卸拆装维护板,并使对套接腔内的结构进行维护的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散热孔开设有多个,且右侧的防护网采用活性炭网,在使用时,能够随之通过散热孔进行透气散热,同时也能够通过防护网进行拦截灰尘进入的功能。4.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柱下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连接柱上端焊接在底盘的下端,便于进行连接并进行使用,进而合理的进行使用。5.本技术中,所述的锁紧孔内部插接有插接头和保护边,在完成旋转之后,即可固定住,且避免了轻易进行旋转,并影响使用。6.本技术中,所述的插接头外壁上的保护边采用橡胶垫,所述的保护边和锁紧孔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在插接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防护效果。7.本技术中,所述的保护盘具体采用橡胶盘,且内部的加固条采用钢板条,在使用时,起到了抗压减震的功能,并增加了防护效果。8.本技术中,所述的插接柱插接在套接盒的内部,且下卡边和上卡边分别接触,便于进行组装并进行使用,同时也能够进行卡接,并避免轻易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保护连接壳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器接线示意图。图中:1、座椅;2、扶手;3、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1、底盘;32、插接柱;33、下卡边;34、上卡边;35、套接盒;36、顶盘;37、保护盘;38、加固条;4、支撑杆;5、滑轮;6、半圆形滑轨;7、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1、气缸;72、插接头;73、保护边;74、密封边;75、连接柱;76、锁紧孔;8、旋转电机;9、PLC;10、开关;11、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1、套接壳;112、套接腔;113、拆装维护板;114、散热孔;115、防护网;116、底座;12、位置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包括座椅1,扶手2,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支撑杆4,滑轮5,半圆形滑轨6,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旋转电机8,PLC9,开关10,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和位置开关12,所述的扶手2一体化设置在座椅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螺栓安装在座椅1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杆4分别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的滑轮5轴接在支撑杆4的下端,且滑轮5下部设置在半圆形滑轨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包括座椅(1),扶手(2),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支撑杆(4),滑轮(5),半圆形滑轨(6),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旋转电机(8),PLC(9),开关(10),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和位置开关(12),所述的扶手(2)一体化设置在座椅(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螺栓安装在座椅(1)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杆(4)分别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的滑轮(5)轴接在支撑杆(4)的下端,且滑轮(5)下部设置在半圆形滑轨(6)的内部;所述的半圆形滑轨(6)分别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的下部;所述的旋转电机(8)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内部下方的中间部位,且输出轴与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的下部连接;所述的PLC(9)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前表面的左上部;所述的开关(10)镶嵌在PLC(9)的前表面;所述的位置开关(12)分别螺栓安装在半圆形滑轨(6)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的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包括套接壳(111),套接腔(112),拆装维护板(113),散热孔(114),防护网(115)和底座(116),所述的套接壳(111)前表面的左上部螺栓安装有PLC(9);所述的套接腔(112)开设在套接壳(111)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套接腔(112)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和中间部位分别螺栓安装有半圆形滑轨(6)和旋转电机(8);所述的散热孔(114)开设在套接壳(111)内部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115)螺栓安装在套接腔(112)内壁的左侧;所述的底座(116)焊接在套接壳(111)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该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包括座椅(1),扶手(2),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支撑杆(4),滑轮(5),半圆形滑轨(6),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旋转电机(8),PLC(9),开关(10),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和位置开关(12),所述的扶手(2)一体化设置在座椅(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螺栓安装在座椅(1)的下表面;所述的支撑杆(4)分别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的滑轮(5)轴接在支撑杆(4)的下端,且滑轮(5)下部设置在半圆形滑轨(6)的内部;所述的半圆形滑轨(6)分别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内部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螺栓安装在减震抗压板架结构(3)的下部;所述的旋转电机(8)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内部下方的中间部位,且输出轴与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的下部连接;所述的PLC(9)螺栓安装在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前表面的左上部;所述的开关(10)镶嵌在PLC(9)的前表面;所述的位置开关(12)分别螺栓安装在半圆形滑轨(6)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的保护连接壳架结构(11)包括套接壳(111),套接腔(112),拆装维护板(113),散热孔(114),防护网(115)和底座(116),所述的套接壳(111)前表面的左上部螺栓安装有PLC(9);所述的套接腔(112)开设在套接壳(111)内部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套接腔(112)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和中间部位分别螺栓安装有半圆形滑轨(6)和旋转电机(8);所述的散热孔(114)开设在套接壳(111)内部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115)螺栓安装在套接腔(112)内壁的左侧;所述的底座(116)焊接在套接壳(111)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高铁动车车厢自动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连接锁紧柱结构(7)包括气缸(71),插接头(72),保护边(73),密封边(74),连接柱(75)和锁紧孔(76),所述的气缸(71)螺栓安装在套接壳(111)后壁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插接头(72)镶嵌在气缸(7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保护边(73)胶接在插接头(72)的外壁上;所述的密封边(74)胶接在保护边(73)和插接头(72)的前表面;所述的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辉,李若凡,高雷,王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