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75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支承板以及动模固定板,定模板设置在定模固定板的下方,支承板分别设置在动模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动模板的上方相对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模穴用于放置铁框,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模穴相连通的主流道,支承板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可伸缩的设有推杆,且推杆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第二模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可一次完成胶铁一体框的注塑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模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内空占用,降低了成本。

Back light source plastic iron integrated frame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胶铁一体框主要用作显示屏底部的背光源模组的安装支架,包括铁框和安装在铁框上的胶框,胶框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变化,超薄、高质量的显示画面效果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不断上升,对胶铁一体框背光模组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然而,目前现有的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大多内部空间大,致模具内部结构复杂,使模具形体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的胶铁一体框厚度较厚,容易变形,无法满足超薄显示屏窄边框的要求,组装困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支承板以及动模固定板,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支承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动模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所述动模板的上方相对所述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所述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所述模穴用于放置铁框,所述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相连通的主流道,所述支承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可伸缩的设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模胚设置。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浇道推杆,所述浇道推杆与所述推杆平行设置,且所述浇道推杆的上端部穿设于所述定模板与所述主流道的下端部抵接。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推板和推板固定板,所述推板固定板设在所述推板的上方,且所述推杆和浇道推杆均设置在所述推板固定板上。可选地,所述浇道推杆的下端还套设于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浇道推杆和定模板抵接。可选地,所述定模固定板的上端设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与所述主流道连通。可选地,所述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动模固定板、支承板以及动模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浇口套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且所述浇口套通过螺钉与所述定模固定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的侧壁分别设有冷却水口。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动模板的上方相对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模穴用于放置铁框,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相连通的主流道,模穴具有在合模时与所述铁框的非注塑面配合的贴合面,塑胶易充满模胚,成型周期短,可一次完成胶铁一体框的注塑成型,不需要通过把胶框组装在铁框上,满足超薄显示屏窄边框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模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内空占用,能缩短模具加工时间,提高竞争力,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定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胶铁一体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的胶铁一体框的背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10、定模板20、动模板30、支承板40以及动模固定板50,所述定模板20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10的下方,所述支承板40分别设置在所述动模板30和动模固定板50之间,所述定模板20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201,所述动模板30的上方相对所述第一模胚201设有第二模胚301,所述第一模胚201与第二模胚301扣合形成一模穴60,所述模穴60用于放置铁框,所述定模固定板10和定模板20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60相连通的主流道70,所述支承板40之间具有空腔401,所述空腔401内可伸缩的设有推杆402,且所述推杆402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模胚301设置。具体地,所述空腔401内还设有浇道推杆403,所述浇道推杆403与所述推杆402平行设置,且所述浇道推杆403的上端部穿设于所述定模板30与所述主流道70的下端部抵接。具体地,所述空腔401内还设有推板404和推板固定板405,所述推板固定板405设在所述推板404的上方,且所述推杆402和浇道推杆403均设置在所述推板固定板405上。具体地,所述浇道推杆403的下端还套设于弹簧406,所述弹簧4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浇道推杆403和定模板30抵接。具体地,所述定模固定板10的上端设有浇口套80,所述浇口套80与所述主流道70连通。具体地,所述定模固定板10和定模板20之间通过螺钉101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动模固定板50、支承板40以及动模板30之间通过螺钉501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浇口套80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10的上端中间位置,且所述浇口套80通过螺钉801与所述定模固定板10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定模板20和动模板30的侧壁分别设有冷却水口90。具体地,本技术通过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动模板的上方相对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模穴用于放置铁框,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相连通的主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支承板以及动模固定板,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支承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动模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所述动模板的上方相对所述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所述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所述模穴用于放置铁框,所述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相连通的主流道,所述支承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可伸缩的设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模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板、动模板、支承板以及动模固定板,所述定模板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支承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动模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模胚,所述动模板的上方相对所述第一模胚设有第二模胚,所述第一模胚与第二模胚扣合形成一模穴,所述模穴用于放置铁框,所述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板分别设有与所述模穴相连通的主流道,所述支承板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可伸缩的设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模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浇道推杆,所述浇道推杆与所述推杆平行设置,且所述浇道推杆的上端部穿设于所述定模板与所述主流道的下端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推板和推板固定板,所述推板固定板设在所述推板的上方,且所述推杆和浇道推杆均设置在所述推板固定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羽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