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文胜专利>正文

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33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包括所述倾斜行走架,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所述稳定轮和所述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所述驱动行走轮,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所述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将所述倾斜行走架的倾斜转化为驱动力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人带动所述倾斜行走架左右倾斜,即可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实现前进,而人可在所述倾斜行走架上用身体的左右倾斜带动所述倾斜行走架倾斜,有助于节省体力,且无需脚蹬,防止对腿和膝盖造成伤害;前后均有轮分布稳定容易掌握平衡。

Wal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walk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the stable wheel and the driving walking wheel group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the driving walking wheel group includes the driving walking wheel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and each driving walking wheel is respectively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rack The moving mechanism is correspon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The rack driving mechanism converts the inclination of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into a driving force to drive the driving walking wheel to rotate; a person drives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to tilt left and right to drive the driving walking wheel to rotate and move forward, while a person can use the left and right inclination of the body to drive the inclined line on the inclined walking frame The walking frame is inclined, which helps to save physical strength, and does not need pedals, so as to prevent injury to legs and knees;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are stably distributed and easy to grasp the bal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自行车因其无需电、燃油等能源,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们近距离出行首要选择的交通工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传统自行车又称单车,骑车人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平衡才能很好的驾驭,而且此传统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平衡掌握不稳也容易随时摔倒,同时,如果长时间骑车或在上坡路段骑车,骑车人的腿部也特别容易感到劳累,损伤骑车人膝盖,而且经常骑车的人也容易造成腿部肌肉过于发达,影响美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行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行走装置,通过所述倾斜行走架、所述驱动行走轮和所述齿条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自行车需要掌握平衡,不好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行走装置,包括倾斜行走架,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稳定轮和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驱动行走轮,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将所述倾斜行走架的倾斜转化为驱动力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行走轮上的传动齿轮,两个分别与该传动齿轮前后部对应啮合的传动齿条,和连接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倾斜行走架的传动杆;两所述传动齿条的齿牙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倾斜行走架两侧的所述驱动行走轮之间架设有弧形限位轨,所述倾斜行走架上设有倾斜传动滑块,所述倾斜传动滑块与所述弧形限位轨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动齿条移动方向的齿条限位轨。所述齿条限位轨固接于所述弧形限位轨上,各所述传动齿条分别对应置于一所述齿条限位轨内。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传动齿条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设有滑杆;所述传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倾斜行走架上,另一端铰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滑杆对应套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限位轨包括弧形轨板;所述倾斜传动滑块包括间隔架设于所述倾斜行走架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所述上滑轮与所述弧形轨板的上侧边对应滑动连接,所述下滑轮与所述弧形轨板的下侧边对应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限位轨包括弧形轨杆,所述倾斜传动滑块中部设有穿装套孔,所述弧形轨杆与所述穿装套孔对应穿装。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限位轨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倾斜传动滑块两侧的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将所述倾斜传动滑块压向所述弧形限位轨中部。进一步地,沿所述传动齿轮周向连续布设多个单向棘齿,两所述传动齿条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前部和后部的单向棘齿对应啮合;当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所述传动齿条向下运动时,一个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对应啮合;当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所述传动齿条向上运动时,另一个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对应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传动齿条间的拉紧弹簧。本技术提供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采用包括所述倾斜行走架,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所述稳定轮和所述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所述驱动行走轮,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所述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将所述倾斜行走架的倾斜转化为驱动力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的设计;人带动所述倾斜行走架左右倾斜,即可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实现前进,而人可在所述倾斜行走架上用身体的左右倾斜带动所述倾斜行走架倾斜,有助于节省体力,且无需脚蹬,防止对腿和膝盖造成伤害;前后均有轮分布稳定容易掌握平衡。2、本技术采用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行走轮上的传动齿轮,两个分别与该传动齿轮前后部对应啮合的传动齿条,和连接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倾斜行走架的传动杆;两所述传动齿条的齿牙方向相反的设计;齿条齿轮传动,传动稳定,且两个所述传动齿条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前后对应啮合,向左右倾斜均可带动对应面的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能量转换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所述倾斜传动滑块局部剖开);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A-A剖视图,左侧的所述驱动行走轮剖开);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齿条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B-B剖视图,所述齿条限位轨局部剖开);图6为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位于前侧的所述滑轮安装架及上滑轮局部剖开);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弧形限位轨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位于前侧的所述滑轮安装架局部剖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装置包括倾斜行走架1,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稳定轮3和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驱动行走轮4,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行走架,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稳定轮和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驱动行走轮,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将所述倾斜行走架的倾斜转化为驱动力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行走架,沿该倾斜行走架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稳定轮和驱动行走轮组;所述驱动行走轮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倾斜行走架两侧的驱动行走轮,各所述驱动行走轮分别通过齿条传动机构与所述倾斜行走架对应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将所述倾斜行走架的倾斜转化为驱动力带动所述驱动行走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行走轮上的传动齿轮,两个分别与该传动齿轮前后部对应啮合的传动齿条,和连接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倾斜行走架的传动杆;两所述传动齿条的齿牙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倾斜行走架两侧的所述驱动行走轮之间架设有弧形限位轨,所述倾斜行走架上设有倾斜传动滑块,所述倾斜传动滑块与所述弧形限位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动齿条移动方向的齿条限位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传动齿条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设有滑杆;所述传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倾斜行走架上,另一端铰接有滑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文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