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4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立管内壁上沿平行于立管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槽;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滑动装配于通槽内的滑块;滑块背向支撑管的一侧设有置于通槽外的活动板;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活动板沿通槽开设的方向往返滑动并对活动板进行固定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使用自行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车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自行车车架一般包括立管、与立管底端连接的平叉和下管、与立管顶端连接的立叉和上管及分别与下管和上管连接的前管,其中立叉与平叉的另一端之间连接,在组装后会将安装有座包的支撑管插入立管内,并将支撑管固定在立管内。由于以往立管内的支撑管可以进行顺逆时针旋转,所以在受外力影响下也就会导致座包的朝向不一,进而导致使用者在骑行之前需要对座包的朝向进行检测并调整,同时,在调整座包高度时,需要将支撑管拔出或推进立管内,再通过锁扣对支撑管进行锁定,进而导致自行车的使用不便,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其具有便于使用自行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立管以及竖向滑动抵接于立管内壁上的支撑管,立管内壁上沿平行于立管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槽;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滑动装配于通槽内的滑块;滑块背向支撑管的一侧设有置于通槽外的活动板;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活动板沿通槽开设的方向往返滑动并对活动板进行固定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槽和滑块的作用下,使得支撑管无法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从而防止了座包的偏转;对座包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板竖向往返运动,进而通过滑块带动支撑管竖向升降,从而调节座包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便于使用自行车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螺纹杆以及把手;两安装板在立管外壁上竖向间隔设置且分别朝向活动板朝向地面的一侧以及活动板背向地面的一侧;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一安装板朝向活动板的一侧,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安装板后与把手相连,螺纹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座包高度的过程中,转动把手,把手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活动板和圆弧板竖向滑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滑块沿通槽竖向滑动,滑块的滑动带动支撑管竖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座包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套筒、定板、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定板设于立管外壁上;定板位于活动板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一螺杆铰接于定板朝向活动板的一侧;第二螺杆铰接于活动板朝向定板的一侧;套筒内壁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座包高度的过程中,转动套筒,套筒的转动驱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同时旋入或旋出套筒,从而使得滑块沿通槽向上或向下滑动,滑块的滑动带动支撑管竖向运动,最终,实现对座包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套筒外壁上同轴设有内六角的旋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套筒进行转动;转动套筒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扳手对旋拧块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套筒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自行车车架还包括圆弧板,圆弧板内凹侧的一端设于滑块远离支撑管的一侧,圆弧板内凹侧的另一端朝向立管的外壁延伸并竖向滑动抵接于立管外壁上,活动板设于圆弧板朝向地面的一侧上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滑块与活动板之间的连接;为驱动组件对活动板的驱动建立基础;同时,为伸缩杆卡接在滑块与通槽内壁之间建立基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块朝向地面的一侧和滑块背向地面的一侧相对设置有伸缩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管固定时,提升支撑管的固定强度;支撑管固定时,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得伸缩杆卡接在滑块与通槽内壁之间,实现对滑块进行卡接固定,从而实现对支撑管进行加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杆由两个以上的伸缩段组成;对于相邻两伸缩段,一伸缩段的外壁侧竖向滑动抵接于另一伸缩段的内壁侧,一伸缩段远离支撑管的一侧竖向均匀间隔开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一通孔,另一伸缩段远离支撑管的一侧竖向均匀间隔开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通孔;相对滑动两伸缩段直至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再通过螺栓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伸缩杆的伸缩建立基础;伸缩杆伸缩时,相对滑动相邻的伸缩段,使得伸缩杆伸长或缩短,最终伸缩杆抵接在滑块与通槽内壁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通槽以及滑块,二者的水平截面均设置为T形或燕尾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限制滑块沿通槽滑动时所产生的晃动,进而提高滑块沿通槽滑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管的上端侧壁设有锁紧扣,锁紧扣可调节夹紧或松开于立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座包的高度调节完成时,通过锁紧扣对立管进行固定锁紧,可进一步提高座包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通槽、滑块、活动板以及驱动组件的设定,达到了便于使用自行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1、立管;12、支撑管;13、座包;14、锁紧扣;31、通槽;32、滑块;33、活动板;34、驱动组件;41、安装板;42、螺纹杆;43、把手;5、圆弧板;61、伸缩段;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64、螺栓;71、套筒;72、定板;73、第一螺杆;74、第二螺杆;75、旋拧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立管11以及支撑管12。支撑管12竖向滑动抵接在立管11内壁上,支撑管12的上端安装有座包13。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使用自行车,本技术中设置有:通槽31、滑块32、活动板33以及驱动组件34。通槽31沿与立管11轴线平行的方向开设在立管11内壁上;滑块32安装在支撑管12外壁上,滑块32竖向滑动连接在通槽31内,滑块32抵接在通槽31内壁上;活动板33安装在滑块32背向支撑管12的一侧,活动板33置于通槽31外;驱动组件34安装在支撑管12的外壁上,驱动组件34驱动活动板33沿竖向往返滑动并对活动板33进行固定。优选地,通槽31以及滑块32,二者的水平截面均设置为T形或燕尾形。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34包括:安装板41、螺纹杆42以及把手43。两安装板41在立管11外壁上竖向间隔安装,一安装板41朝向活动板33下表面,另一安装板41朝向活动板33上表面;螺纹杆4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远离地面的安装板41上朝向活动板33的一侧,螺纹杆42的另一端穿过靠近地面的安装板41后与把手43固定相连,螺纹杆42与活动板33螺纹连接。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活动板33与驱动组件34之间的连接,本技术中设置有:圆弧板5。圆弧板5所处的圆心处于立管11的轴线上,圆弧板5内凹侧的一端安装在滑块32远离支撑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立管(11)以及竖向滑动抵接于立管(11)内壁上的支撑管(12),其特征在于,立管(11)内壁上沿平行于立管(11)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槽(31);支撑管(12)的外壁上设有滑动装配于通槽(31)内的滑块(32);滑块(32)背向支撑管(12)的一侧设有置于通槽(31)外的活动板(33);支撑管(12)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活动板(33)沿通槽(31)开设的方向往返滑动并对活动板(33)进行固定的驱动组件(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立管(11)以及竖向滑动抵接于立管(11)内壁上的支撑管(12),其特征在于,立管(11)内壁上沿平行于立管(11)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槽(31);支撑管(12)的外壁上设有滑动装配于通槽(31)内的滑块(32);滑块(32)背向支撑管(12)的一侧设有置于通槽(31)外的活动板(33);支撑管(12)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活动板(33)沿通槽(31)开设的方向往返滑动并对活动板(33)进行固定的驱动组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34)包括安装板(41)、螺纹杆(42)以及把手(43);两安装板(41)在立管(11)外壁上竖向间隔设置且分别朝向活动板(33)朝向地面的一侧以及活动板(33)背向地面的一侧;螺纹杆(42)的一端转动装配于一安装板(41)朝向活动板(33)的一侧,螺纹杆(42)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安装板(41)后与把手(43)相连,螺纹杆(42)与活动板(3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34)包括套筒(71)、定板(72)、第一螺杆(73)以及第二螺杆(74);定板(72)设于立管(11)外壁上;定板(72)位于活动板(33)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第一螺杆(73)铰接于定板(72)朝向活动板(33)的一侧;第二螺杆(74)铰接于活动板(33)朝向定板(72)的一侧;套筒(71)内壁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第一螺杆(73)螺纹连接,另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第二螺杆(74)螺纹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会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