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47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车架,用于自行车,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车架坐管、五通以及减震后叉结构,所述车架主体管设置于车架前管与车架坐管之间,车架主体管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的中段与车架坐管的顶端,车架主体管的中段上设有折叠器;五通设置于车架坐管的底端,车架坐管于与车架主体管连接处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固定侧板,每一固定侧板呈Γ形并相对连接车架主体管的底部与车架坐管的中段;减震后叉结构包括两块减震连接板、减震器、后上叉以及后下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能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并能进行折叠,便于停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震车架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减震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其减震器固定在安装车座的座管上,尽管人坐在上面感觉尚可,但对于自行车来整体来说减震效果不佳,尤其是对减震有极高要求的山地车,现有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减震效果差,满足不了当前市场的要求。此外,现有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大多无法折叠,在不使用时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进行停放,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减震车架,用于自行车,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车架坐管、五通以及减震后叉结构;所述车架主体管设置于车架前管与车架坐管之间,车架主体管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的中段与车架坐管的顶端,车架主体管的中段上设有折叠器;五通设置于车架坐管的底端,车架坐管于与车架主体管连接处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固定侧板,每一固定侧板呈Γ形并相对连接车架主体管的底部与车架坐管的中段;减震后叉结构包括两块减震连接板、减震器、后上叉以及后下叉,两块减震连接板相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震车架,用于自行车,包括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车架坐管(30)、五通(40)以及减震后叉结构(5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20)设置于车架前管(10)与车架坐管(30)之间,车架主体管(20)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10)的中段与车架坐管(30)的顶端,车架主体管(20)的中段上设有折叠器(21);五通(40)设置于车架坐管(30)的底端,车架坐管(30)于与车架主体管(20)连接处设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固定侧板(32),每一固定侧板(32)呈Γ形并相对连接车架主体管(20)的底部与车架坐管(30)的中段;减震后叉结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车架,用于自行车,包括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车架坐管(30)、五通(40)以及减震后叉结构(5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20)设置于车架前管(10)与车架坐管(30)之间,车架主体管(20)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10)的中段与车架坐管(30)的顶端,车架主体管(20)的中段上设有折叠器(21);五通(40)设置于车架坐管(30)的底端,车架坐管(30)于与车架主体管(20)连接处设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固定侧板(32),每一固定侧板(32)呈Γ形并相对连接车架主体管(20)的底部与车架坐管(30)的中段;减震后叉结构(50)包括两块减震连接板(51)、减震器(52)、后上叉(53)以及后下叉(54),两块减震连接板(51)相对设置于车架坐管(30)的两侧,每一减震连接板(51)的中段对应与一固定侧板(32)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昆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杰尔斯运动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