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屏驱动IC基本上都是采用COF封装技术,即将芯片邦定到柔性线路板上,邦定后采用胶体进行覆盖封装。当驱动IC出现故障时,需要对驱动IC取芯片和清洁,以得到干净完整的样品进行后续检测。传统的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是:将驱动IC置于沸腾(约为90℃)的发烟硝酸中静置;当驱动IC的胶体与芯片分离后,取出芯片放置于稀硫酸中并用超声波做清洁,直至芯片达到干净状态。采用上述传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用以粘贴芯片的胶体在遇到高温发烟硝酸时,发生收缩变形,从而使柔性线路板上的金属走线被拉扯,进而带动与邦定线连接的金凸块,导致金凸块断裂脱落;2、在对芯片进行超声波清洁的过程中,很容易因震动导致芯片与清洗容器碰撞,进而导致金凸块脱落;3、对于芯片表面覆有PI保护层的驱动IC,无法将PI保护层去除干净。综上可知,传统方法对芯片的清洁不够彻底,且很容易发生金凸块脱落现象,无法保证芯片的完好无损,使得后续实验将无法继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所述驱动IC包括芯片,覆于所述芯片表面的PI保护层及覆于所述PI保护层表面的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驱动IC置于不高于50℃的发烟硝酸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n将从所述发烟硝酸中取出的驱动IC置于二胺试剂中浸泡,直至完全清除所述芯片上的所述PI保护层和所述胶体后取出所述芯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所述驱动IC包括芯片,覆于所述芯片表面的PI保护层及覆于所述PI保护层表面的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驱动IC置于不高于50℃的发烟硝酸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将从所述发烟硝酸中取出的驱动IC置于二胺试剂中浸泡,直至完全清除所述芯片上的所述PI保护层和所述胶体后取出所述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IC取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驱动IC置于40~50℃的发烟硝酸中静置8分钟以上。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云,刘国庆,严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特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