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99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42
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形成有车轮,所述车轮适于与地面接触以驱动所述车体运动;装饰轮机构,包括装饰轮体,所述装饰轮体设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并对所述车轮形成遮挡;所述装饰轮机构还包括轮轴及驱动机构,所述装饰轮体通过所述轮轴与所述车体可转动相连;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在上下方向具有调节空间,所述轮轴伸入所述调节腔内,并在所述调节空间内适于上下运动;所述轮轴位于所述调节空间的最下端时,所述装饰轮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车轮的最低点。

A sightseeing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列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光列车,特别是一种具有转动装饰轮的观光列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观光列车多采用类似汽车的车轮系统,虽然其壳体形成为类似火车的结构,但仅适用汽车式的车轮系统使得现有的观光列车难以给人复古式火车的感觉。为了增加观赏性,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复古观光列车,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515751B所揭示的那样,其在列车头部直接采用复古火车的车轮及车轮驱动系统,从而营造出复古火车的感觉。然而,直接采用曲柄式驱动系统存在噪音大、震动剧烈等问题,使得该种结构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观光列车。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形成有车轮,所述车轮适于与地面接触以驱动所述车体运动;装饰轮机构,包括装饰轮体,所述装饰轮体设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并对所述车轮形成遮挡;所述装饰轮机构还包括轮轴及驱动机构,所述装饰轮体通过所述轮轴与所述车体可转动相连;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在上下方向具有调节空间,所述轮轴伸入所述调节腔内,并在所述调节空间内适于上下运动;所述轮轴位于所述调节空间的最下端时,所述装饰轮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车轮的最低点。需要强调的是,轮轴与调节腔的装配结构,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进行,如在调节腔内设置轴承,轮轴紧固配合于该轴承内,调节腔内设置供轴承上下滑动的滑槽,从而轴承可以带动轮轴在滑槽内实现上下滑动,进而调节装饰轮体的高度。当然,轮轴与调节腔的配合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定。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通过设置装饰轮机构,并使得装饰轮体设于车轮的外侧并对车轮形成遮挡,从而可以给人一种装饰轮在驱动车体运动的效果,这使得本技术的观光列车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同时还不影响车轮的驱动效果,避免直接采用曲柄推杆式等复古火车的驱动系统而带来的震动、噪音问题。同时,为了避免车辆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坑洼而对装饰轮造成损坏,本技术还设置了调节腔,在平地行走时,车轮与地面接触,装饰轮不与地面接触;而当车辆的通过坑洼时,装饰轮受力(路面的作用力)向上运动,从而避免对轮轴造成破坏;优选的,装饰轮的转动方向与车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且二者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从而进一步减少车辆通过坑洼时对装饰轮机构可能带来的损害。优选的,所述调节腔的顶壁通过弹簧与所述轮轴相连,所述轮轴向上运动时所述弹簧适于被压缩。优选的,所述装饰轮机构包括第一装饰轮组及第二装饰轮组,所述第一装饰轮组设于所述车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饰轮组设于所述车体的另一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称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装饰轮机构使得对车体的装饰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饰轮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装饰轮体,多个并排设置的装饰轮体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相邻两装饰轮体上;所述第一装饰轮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连杆以带动多个所述装饰轮体同步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饰轮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装饰轮体,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通过一驱动杆与所述连杆一端可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设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驱动杆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饰轮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装饰轮组相同。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缸体;2.活塞;3.驱动杆;4.第一装饰轮体;5.轮轴;6.连杆;7.第二装饰轮体;8.车轮;9.弹簧;10.车体;11.地面;12.调节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下进行举例说明。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体10,车体10具有底盘,底盘的两侧形成有车轮8,车轮8适于与地面接触以驱动车体10运动;本实施例中,车体的其他结构支撑于底盘上,从而车体由车轮8支撑。还包括装饰轮机构,包括装饰轮体(图2所示的第一装饰轮体4和第二装饰轮体7)装饰轮体设于车轮8的外侧并对车轮8形成遮挡;装饰轮机构还包括轮轴9及驱动机构,装饰轮体通过轮轴9与车体10可转动相连;车体10内形成有调节腔12,调节腔12在上下方向具有调节空间,轮轴5伸入调节腔12内,并在调节空间内适于上下运动;轮轴5位于调节空间的最下端时,装饰轮的最低点高于车轮8的最低点。至于轮轴5与调节腔12的装配结构,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进行,如在调节腔12内设置轴承,轮轴5紧固配合于该轴承内,调节腔12内可以设置供轴承上下滑动的滑槽,从而轴承可以带动轮轴5在滑槽内实现上下滑动,进而调节装饰轮体的高度。当然,轮轴5与调节腔12的配合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装饰轮机构,并使得装饰轮体设于车轮的外侧并对车轮形成遮挡,从而可以给人一种装饰轮在驱动车体运动的效果,这使得本技术的观光列车在保证观赏效果的同时还不影响车轮的驱动效果,避免直接采用曲柄推杆式等复古火车的驱动系统而带来的震动、噪音问题。同时,为了避免车辆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坑洼而对装饰轮造成损坏,本技术还设置了调节腔,在平地行走时,车轮与地面接触,装饰轮不与地面接触;而当车辆的通过坑洼时,装饰轮受力(路面的作用力)向上运动,从而避免对轮轴造成破坏;优选的,装饰轮的转动方向与车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且二者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从而进一步减少车辆通过坑洼时对装饰轮机构可能带来的损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调节腔12的顶壁通过弹簧9与轮轴5相连,轮轴5向上运动时弹簧9适于被压缩。从而在车辆通过坑洼时,轮轴5向上运动从而压缩弹簧,在通过坑洼时,在弹簧的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下,装饰轮会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形成有车轮,所述车轮适于与地面接触以驱动所述车体运动;/n装饰轮机构,包括装饰轮体,所述装饰轮体设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并对所述车轮形成遮挡;所述装饰轮机构还包括轮轴及驱动机构,所述装饰轮体通过所述轮轴与所述车体可转动相连;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在上下方向具有调节空间,所述轮轴伸入所述调节腔内,并在所述调节空间内适于上下运动;所述轮轴位于所述调节空间的最下端时,所述装饰轮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车轮的最低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两侧形成有车轮,所述车轮适于与地面接触以驱动所述车体运动;
装饰轮机构,包括装饰轮体,所述装饰轮体设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并对所述车轮形成遮挡;所述装饰轮机构还包括轮轴及驱动机构,所述装饰轮体通过所述轮轴与所述车体可转动相连;所述车体内形成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在上下方向具有调节空间,所述轮轴伸入所述调节腔内,并在所述调节空间内适于上下运动;所述轮轴位于所述调节空间的最下端时,所述装饰轮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车轮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的顶壁通过弹簧与所述轮轴相连,所述轮轴向上运动时所述弹簧适于被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轮机构包括第一装饰轮组及第二装饰轮组,所述第一装饰轮组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玉敏李长伟杨志勇沈重明徐成吉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多灵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