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7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头,所述车头设有驱动机构;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头适于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头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适于通过设于所述通风口后方的挡板开启或关闭;所述通风口内设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向后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通过在前挡风玻璃开设通风口,使得行车时外界空气便于进入驾驶室,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调的使用,同时,导流板使得通过前挡风玻璃进入驾驶室的风速被减缓,避免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列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光列车,特别是一种便于驾驶室通风的观光列车。
技术介绍
对于电动观光列车而言,因为国标限定最高车速20Km/h,夏天只靠侧窗和后窗通风效果不佳,而安装空调则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影响续驶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观光列车。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所述车头设有驱动机构;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头适于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头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适于通过设于所述通风口后方的挡板开启或关闭;所述通风口内设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向后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本技术中,以前挡风玻璃所在一侧为前,挡板所在一侧为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前挡风玻璃上开设通气孔可以使得在行驶过程中外界空气能够进入驾驶室,从而有利于驾驶室的通气,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空调的依赖,同时,导流板的设置使得进入驾驶室的空气流速放缓,同时还可以在下雨天时对雨水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挡,这有利于在雨雪天气时驾驶室的通风。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大于15度且小于等于30度。根据板本技术的实施例,导流板的倾斜角度过大,将导致对空气、雨雪的遮挡效果较弱,而在倾斜角度过小时,空气会快速进入驾驶室,过快的气流速度可能会对驾驶员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这也使得对雨雪等的遮挡效果减弱,因此,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在导流板向后倾斜角度小于45度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倾斜角度大于15度且小于30度时效果更佳,如倾斜角度为20度、25度、28度、30度等。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多个且分别相对布置于所述通风口的左右两侧,其中,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左侧的所述导流板与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右侧的所述导流板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布置于左右两侧的导流板之间互相交叠,使得空气在进入时被左右两侧的导流板顺次遮挡,这可以降低气流速度;对于雨雪等而言,左右两侧的导流板的遮挡使得进入驾驶室的雨雪很少,从而降低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且保证了驾驶室的通风效果。优选的,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左侧的所述导流板的右端设有弧形导流区;和/或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右侧的所述导流板的左端设有弧形导流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弧形导流区的设置使得空气在经过时阻力较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进入的空气由于阻力太大而无法进入驾驶室,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极大地降低空气流过导流板端角时产生较大的噪音,从而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噪音的产生。优选的,所述挡板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后方,所述挡板向左或向右滑动以开闭所述通风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挡板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开闭通风口,这可以挡板的占地空间,提高本方案的可实现性;对于如何实现左右滑动开闭通风口,此为现有技术,如可以在前挡风玻璃上设置滑轨,挡板沿滑轨运动既可以实现左右滑动开闭通风口,当然,也可能为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做赘述。优选的,所述挡板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形成为自所述挡板后表面向后延伸的凸起。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把手的设置使得驾驶员的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左右推该凸起即可实现通风口的开闭,这可以降低操作难度。优选的,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方,所述通风口形成为矩形形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由于前挡风玻璃的上方为驾驶员视野区域,在此开设通风口可能对驾驶员的驾驶产生影响,如较大的气流速度可能使得驾驶者视觉较差,对此,本技术将通风口设于前挡风玻璃的下部,从而有利于降低对驾驶者的驾驶行为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可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导流板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如天气较好且车速较慢时,可以将倾斜角度调节为较大,如45度,这可以增加空气进入的可能性,而在车速较快时可以选择降低倾斜角度,从而减少空气进入的概率;如此,可以降低对挡板的依赖,挡板可以只在需要完全关闭通气口时再被操作,从而有利于本方案更加方便地被实施。至于可调节角度的导流板的实现方式,此为现有技术,比如,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在导流板的末端设置凹槽,在对应的导流板与通风口壁连接处的位置设置多个凸起,对个凸起对应与不同的倾斜角度,如第一凸起对应15度,第二凸起对应30度,当需要调节倾斜角度时,向外拔导流板使得该凹槽与第一凸起脱离,转动一定角度后,将第二凸起插入该凹槽内即可完成导流板的倾斜角度调节过程。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前挡风玻璃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挡风玻璃第一状态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挡风玻璃第二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导流板末端放大图附图标记:1.前挡风玻璃;2.挡板;3.把手;4.右导流板;5.左导流板;6.通风口;51.弧形导流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下进行举例说明。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辆本体,可以具有车头(图中未示出)、车厢(图中未示出)等结构,车头牵引车厢进行运动;其中,车头部分设有驾驶室(图中未示出),驾驶室设有前挡风玻璃1,当然,驾驶室也可以设置侧挡风玻璃等;在一些情况下,如夏天时,由于驾驶室气温较高,仅依靠侧挡风玻璃进行通风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空调的使用会缩短形式里程,对此,本实施例在前挡风玻璃1的下部设置通风口6,通风口6的设置使得车辆前行时空气可以直接进入驾驶室,从而可以极大地实现降温效果;由于前挡风玻璃1的上部为驾驶者的视觉区域,为了避免对驾驶者的视觉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头,所述车头设有驱动机构;/n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头适于带动所述车厢运动;/n所述车头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适于通过设于所述通风口后方的挡板开启或关闭;所述通风口内设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向后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头,所述车头设有驱动机构;
至少一个车厢,所述车头适于带动所述车厢运动;
所述车头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适于通过设于所述通风口后方的挡板开启或关闭;所述通风口内设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向后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向后倾斜的角度大于15度且小于等于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多个且分别相对布置于所述通风口的左右两侧,其中,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左侧的所述导流板与布置于所述通风口右侧的所述导流板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玉敏吉恺杨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多灵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