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28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1
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头及车厢,所述车头通过牵引杆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厢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前桥,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后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前桥连接且适于带动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前桥包括第一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一车轮组连接的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适于随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后桥包括第二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二车轮组连接的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二转向盘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二转向盘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适于传递转向力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朝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反的方向转动。

A sightseeing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列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光列车,特别是一种前后轮能够同步转动的观光列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观光列车多由车头和车厢构成,车头设有牵引杆用于牵引车厢,在转向时,多由车头的车轮实现转向,进而带动车厢动作以完成转向操作,然而,该种转向半径较大,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转向。对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转向机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354758B所示出的那样,其通过电动机构驱动螺杆动作从而实现前后轮同步转向,然而电动机构的设置增加了成本,使得搭载该转向机构的观光列车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提出一种观光列车。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头及车厢,所述车头通过牵引杆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厢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前桥,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后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前桥连接且适于带动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前桥包括第一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一车轮组连接的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适于随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后桥包括第二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二车轮组连接的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二转向盘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二转向盘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适于传递转向力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朝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反的方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前桥还包括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车轮组包括设于所述底盘前端上下两侧的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及所述第二车轮之间通过第一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一轮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轮轴的中部附近。优选的,所述前桥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形成为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前端与所述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后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盘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后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轮轴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及所述第一轮轴大致形成为等边三角形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后桥还包括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车轮组包括设于所述底盘后端上下两侧的第三车轮及第四车轮,所述第三车轮及所述第四车轮之间通过第二轮轴相连,所述第二转向盘与所述第二轮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向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轮轴的中间位置附近。优选的,在所述牵引杆不发生转动时,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与所述第一转向盘的下侧,所述拉杆的后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向盘的上侧。优选的,所述牵引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在垂直所述底盘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可转动连接。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在前桥设置第一转向盘并在后桥设置第二转向盘,将第一转向盘与第二转向盘通过能够传递转向力的拉杆进行连接,从而在牵引杆带动前桥转动时,第一转向盘随之转动,转向力通过拉杆传递至后桥的第二转向盘,并驱动第二车轮组转动,从而保证第一车轮组及第二车轮组同步转动,这避免了设置电动机构,从而节约了成本。2.前桥还包括类似三角形的固定结构,从而保证牵引杆带动前桥转动时前桥能够保证稳固,不发生结构破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牵引杆;21.第一固定柱;22.第二固定柱;23.第三固定柱;3.第一转向盘;4.拉杆;5.第二转向盘;6.第二轮轴;71.第一车轮;72.第二车轮;73.第三车轮;74.第四车轮;8.第一轮轴;100.前桥;200.后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观光列车,包括:车头(图中未示出)及车厢(车厢除底盘以外的部分同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车头通过牵引杆1带动车厢运动;所述车厢具有底盘,底盘的前端设有前桥100,底盘的后端设有后桥200,牵引杆1与前桥100连接且适于带动前桥100转动;前桥100包括第一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一车轮组连接的第一转向盘3,第一转向盘3适于随前桥100转动;后桥200包括第二车轮组及与第二车轮组连接的第二转向盘5,第二转向盘5适于驱动第二车轮组转动;第一转向盘3与第二转向盘5之间通过拉杆4相连,拉杆4的一端(图1所示的前端)与第一转向盘3铰接,拉杆4的另一端(图1所示的后端)与第二转向盘5铰接,拉杆4适于传递转向力以驱动第二车轮组朝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此,通过设置在前桥设置第一转向盘并在后桥设置第二转向盘,将第一转向盘与第二转向盘通过能够传递转向力的拉杆进行连接,从而在牵引杆带动前桥转动时,第一转向盘随之转动,转向力通过拉杆传递至后桥的第二转向盘,并驱动第二车轮组转动,从而保证第一车轮组及第二车轮组同步转动,这避免了设置电动机构,从而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桥100还包括第一轮轴8,第一车轮组包括设于底盘前端上下两侧的第一车轮71及第二车轮72,第一车轮71及第二车轮72之间通过第一轮轴8相连,第一转向盘3与第一轮轴8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转向盘3固定连接于第一轮轴8的中部附近。如此,可以使得前桥转动时第一转向盘可以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失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桥100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形成为包括第一固定柱21、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第一固定柱21的前端与牵引杆1连接,第一固定柱21的后端与第一转向盘3连接,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的前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柱22的上下两侧,第二固定柱22、第三固定柱23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轮轴8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使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头及车厢,所述车头通过牵引杆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厢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前桥,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后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前桥连接且适于带动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前桥包括第一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一车轮组连接的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适于随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后桥包括第二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二车轮组连接的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二转向盘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二转向盘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适于传递转向力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朝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反的方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头及车厢,所述车头通过牵引杆带动所述车厢运动;所述车厢具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前桥,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后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前桥连接且适于带动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前桥包括第一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一车轮组连接的第一转向盘,所述第一转向盘适于随所述前桥转动;所述后桥包括第二车轮组及与所述第二车轮组连接的第二转向盘,所述第二转向盘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二转向盘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盘铰接,所述拉杆适于传递转向力以驱动所述第二车轮组朝向与所述第一车轮组相反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还包括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车轮组包括设于所述底盘前端上下两侧的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及所述第二车轮之间通过第一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转向盘与所述第一轮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轮轴的中部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光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恺吉玉敏沈重明杨志勇李长伟徐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多灵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