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70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后模和旋转机构;所述后模包括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板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所述后模包括左滑块机构、右滑块机构和底座,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可在底座上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加工质量高等优点。

A two-color die with two guide pill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在旋转双色注塑机中,成型时,后模会在1次侧开模后(第一前模处)180度旋转到2次侧(第二前模处),如果有后模滑块的情况下,有以下几个要求的约束:第一,要确保一次侧开模时,滑块不能有一点移动,否则会压伤产品;第二,要确保二次侧合模时滑块不能有一点移动,二次侧开模时又能顺利把滑块拉开;第三,一次侧和二次侧后模结构要完全一样;第四,在成型过程不能有额外的辅助机械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滑块回弹且加工质量高的双色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后模和旋转机构;所述后模包括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板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所述后模包括左滑块机构、右滑块机构和底座,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可在底座上滑动;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均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远离中心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在所述卡槽内垂直升降移动;所述卡槽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经弹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导柱为细长杆;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槽型段,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为半圆形柱,所述半圆形柱的矩形面可抵靠于所述销钉;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销钉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半圆形柱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直槽,所述直槽处设有加强筋板。进一步地,所述直槽处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销钉之间的自由间距。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相应于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导柱相应于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销钉上设有倾斜的坡口,所述坡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坡口的开设方向靠近所述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坡口设有耐磨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卡槽靠第一前模板处设有耐磨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柱的直径小于所述销钉之间的自由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柱和/或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度可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第一导柱设置成为细长杆,既能够实现在1次侧合模过程中将滑块压紧,又能够保证在1次侧开模时第一导柱不触碰销钉;细长杆采用耐磨等高强度材料制成,有效地避免合模过程中变形或磨损,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槽型段,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可以将左、右滑块机构滑块彼此分开,从而实现脱膜的功能;当在2次侧合模过程中,第二导柱不会触碰到销钉(所述第一导柱的倾斜角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度),避免滑块移动导致产品开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1次侧的动模处结构示意图(第一后模);图3为2次侧的动模处结构示意图(第二后模);图4为2次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2次侧的左/右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2次侧合模时结构示意图;图7为2次侧开模时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导杆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导杆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1为销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4、后模和旋转机构1;所述后模包括第一后模2和第二后模3,所述第一后模2和所述第二后模3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板和第一导柱6,所述第一导柱6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前模3包括第二前模板4和第二导柱5,所述第二导柱5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前模板4上;所述后模包括左滑块机构20、右滑块机构和底座(底座为旋转机构的旋转盘),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可在底座上滑动,左、右滑块机构之间设有待注塑腔10;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均包括滑块22,所述滑块远离中心端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导柱6和所述第二导柱5在所述卡槽7内垂直升降移动;所述卡槽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销钉21,所述销钉21经弹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销钉垂直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导柱为细长杆61;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50包括圆形段53和槽型段52/54,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其中,第二导柱的两种实施方式:(1)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为半圆形柱,所述半圆形柱的矩形面54可抵靠于所述销钉;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销钉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半圆形柱的直径。(2)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53和直槽52,所述直槽处设有加强筋板52,所述直槽处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销钉之间的自由间距。其中,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相应于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导柱相应于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即所述第一导柱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导柱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柱。为了提高2次侧开模的稳定性,所述销钉上设有倾斜的坡口211,所述坡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坡口的开设方向靠近所述滑块。当2次侧开模时,所述坡口与所述矩形面或直槽配合,有效地防止第二导向杆上升过程中发生振动。为了延长卡槽和坡口的使用寿命,所述坡口设有耐磨材料层,所述卡槽靠第一前模板处设有耐磨材料层。为了防止细长杆61触碰销钉,所述第一导柱的直径小于所述销钉之间的自由间距。所述第一导柱和/或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度可调,其中角度可调的方式不作特别限定。为了防止第二导柱在合模过程中触碰销钉,所述第二导柱的倾斜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柱的倾斜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第一导柱设置成为细长杆,既能够实现在1次侧合模过程中将滑块压紧,又能够保证在1次侧开模时第一导柱不触碰销钉;细长杆采用耐磨等高强度材料制成,有效地避免合模过程中变形或磨损,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槽型段,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后模和旋转机构;/n所述后模包括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结构相同;/n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板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n所述后模包括左滑块机构、右滑块机构和底座,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可在底座上滑动;/n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均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远离中心端设有卡槽;/n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在所述卡槽内垂直升降移动;/n所述卡槽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经弹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n所述第一导柱为细长杆;/n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槽型段,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n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后模和旋转机构;
所述后模包括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对称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前模包括第一前模板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前模板上,所述第二前模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前模板上;
所述后模包括左滑块机构、右滑块机构和底座,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可在底座上滑动;
所述左、右滑块机构均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远离中心端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在所述卡槽内垂直升降移动;
所述卡槽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经弹簧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第一导柱为细长杆;
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包括圆形段和槽型段,所述圆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槽型段且所述槽型段靠近所述第二前模板;
当所述第二前模处的动模开模时,所述销钉抵靠于所述槽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柱的抵靠段为半圆形柱,所述半圆形柱的矩形面可抵靠于所述销钉;
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销钉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半圆形柱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导柱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艾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