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7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0
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包括动模部分、与所述动模部分配合使用的定模部分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部分上的自动分离驱动装置;所述动模部分包括底板、B板、若干螺丝及若干位于所述B板内的第一托司;所述定模部分包括A板、水口板、面板、若干导柱、若干位于所述水口板内的直司及若干位于所述A板内的第二托司;所述自动分离驱动装置包括若干气缸、电磁阀及空气压缩过滤器,若干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平面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弥补注塑机的动力不足,降低模胚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保持开模时的稳定性,避免产品损坏;不含顶出部分,简化结构,符合现代设备运用。

An injection mold embryo with automatic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胚
,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
技术介绍
模胚是模具的基座,便于安装模具,起支撑,保护,连接模具的关键部件(模芯)的作用,因为模胚不参与成型,所以其形状不会随产品的改变而变化,只与产品的大小,结构有关,所以可以将模胚标准化,模胚的形式大致一样只有大小,厚薄的变化,标准化后加工起来非常方便,模胚厂可以先加工好各种大小不同规格的模胚零件,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一个个标准或者非标准模胚。但由于现在机械智能的飞速发展,一些平面类型的塑胶产品可以用机械手从模具型腔内取出,这就导致顶出部分的多余,另注塑生产过程影响生产品的周期及事故产生的隐患。并且用注塑机打开模胚时,需要的拉力需求大,而且全部的拉力源自于注塑机,对于注塑机性能要求高,有时会产生动力不足,在打开模胚过程中容易产生抖动,对产品造成影响。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旨在实现促进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相互分离,弥补注塑机的动力不足,降低模胚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保持开模时的稳定性,避免产品损坏,同时简化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包括动模部分、与所述动模部分配合使用的定模部分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部分上的自动分离驱动装置;所述动模部分包括底板、B板、若干螺丝及若干位于所述B板内的第一托司,所述B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底板与第一托司使得底板与B板相互固定;所述定模部分包括A板、水口板、面板、若干导柱、若干位于所述水口板内的直司及若干位于所述A板内的第二托司,所述A板位于所述B板的正上方,所述水口板与面板依次层叠在所述A板上,每个导柱依次穿过所述面板、直司、第二托司,使得所述A板、水口板、面板相互固定;所述自动分离驱动装置包括若干气缸、电磁阀及空气压缩过滤器,若干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平面推板,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每个气缸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过滤器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设有两个,每个气缸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阀及空气压缩过滤器安装在所述B板的侧壁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上设有防呆标记。通过所述防呆标记方便识别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动模部分上设置自动分离驱动装置,可促进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相互分离,弥补注塑机的动力不足,降低模胚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保持开模时的稳定性,避免产品损坏;不含顶出部分,简化结构,符合现代设备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定模部分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动模部分的爆炸图。图4为图1所示自动分离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10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100包括动模部分10、与所述动模部分10配合使用的定模部分20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部分20上的自动分离驱动装置30。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动模部分10包括底板11、B板12、若干螺丝13及若干位于所述B板12内的第一托司14,所述B板12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所述螺丝13穿过所述底板11与第一托司14使得底板11与B板12相互固定。请参阅图2,所述定模部分20包括A板21、水口板22、面板23、若干导柱24、若干位于所述水口板22内的直司25及若干位于所述A板21内的第二托司26,所述A板21位于所述B板12的正上方,所述水口板22与面板23依次层叠在所述A板21上,每个导柱24依次穿过所述面板23、直司25、第二托司26,使得所述A板21、水口板22、面板23相互固定。请参阅图4,所述自动分离驱动装置30包括若干气缸31、电磁阀32及空气压缩过滤器33,若干气缸31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气缸31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平面推板34,所述电磁阀32分别与每个气缸31通过第一气管35连接,所述空气压缩过滤器33通过第二气管36与所述电磁阀3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定模部分20用于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座工作台上,所述动模部分10用于固定在注塑机的后模座上,所述空气压缩过滤器33用于与空压机连接。注塑机执行开模动作后,后模座带动所述动模部分10退至设定位置后,注塑机执行合模动作,后模座动模部分10向定模部分20移动,通过若干导柱24的配合,完成注塑前动作,此时所述平面推板34与所述面板23的下表面接触;当注塑完成后,注塑机执行开模动作,同时所述电磁阀32启动,控制若干气缸31伸长,所述气缸31驱动所述平面推板34将所述面板23往上推动,促进所述动模部分10与定模部分20相互分离,弥补注塑机的动力不足,降低模胚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保持开模时的稳定性,避免产品损坏。同时该结构不含顶出部分,可直接用机械手取出,简化结构,符合现代设备运用。进一步地,所述气缸31设有两个,每个气缸31分别设于所述底板11相互远离的两侧。使得面板23受到的推力更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32及空气压缩过滤器33安装在所述B板12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1上设有防呆标记111。通过所述防呆标记111方便识别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动模部分上设置自动分离驱动装置,可促进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相互分离,弥补注塑机的动力不足,降低模胚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保持开模时的稳定性,避免产品损坏;不含顶出部分,简化结构,符合现代设备运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部分、与所述动模部分配合使用的定模部分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部分上的自动分离驱动装置;/n所述动模部分包括底板、B板、若干螺丝及若干位于所述B板内的第一托司,所述B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底板与第一托司使得底板与B板相互固定;/n所述定模部分包括A板、水口板、面板、若干导柱、若干位于所述水口板内的直司及若干位于所述A板内的第二托司,所述A板位于所述B板的正上方,所述水口板与面板依次层叠在所述A板上,每个导柱依次穿过所述面板、直司、第二托司,使得所述A板、水口板、面板相互固定;/n所述自动分离驱动装置包括若干气缸、电磁阀及空气压缩过滤器,若干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平面推板,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每个气缸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过滤器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离的注塑模胚,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部分、与所述动模部分配合使用的定模部分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部分上的自动分离驱动装置;
所述动模部分包括底板、B板、若干螺丝及若干位于所述B板内的第一托司,所述B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底板与第一托司使得底板与B板相互固定;
所述定模部分包括A板、水口板、面板、若干导柱、若干位于所述水口板内的直司及若干位于所述A板内的第二托司,所述A板位于所述B板的正上方,所述水口板与面板依次层叠在所述A板上,每个导柱依次穿过所述面板、直司、第二托司,使得所述A板、水口板、面板相互固定;
所述自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定山杨世峰张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观兰圣都模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