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685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截流装置,该装置包括:进出口、外壳体和橡胶套筒,所述外壳体设置于所述橡胶套筒外,与所述橡胶套筒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橡胶套筒之间形成充压腔,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充压腔连通,所述橡胶套筒内置有贯穿的流通通道;所述橡胶套筒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橡胶套筒的关闭位置处;所述第一密封件内壁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橡胶套筒关闭位置最高凸点的第一密封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较低压力(如2bar以下的气压)作用下,流通通道完全截止零泄漏,柔性截流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的速度快,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A flexible clos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截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截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截流装置一般结构包括橡胶套筒和外壳体,橡胶套筒具有供供水流流过的流通通道,橡胶套筒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充压腔,向充压腔中充入有压气体后,橡胶套筒的上下或者左右两部分相对变形闭合流通通道截止,或者橡胶套筒的上下左右四部分相对变形闭合流通通道截止。此种结构下,要实现橡胶套筒完全闭合且滴水不漏,要充入4bar以上的气体压力,气体压力过高,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柔性截流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包括:进出口;外壳体和橡胶套筒,所述外壳体设置于所述橡胶套筒外,与所述橡胶套筒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橡胶套筒之间形成充压腔,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充压腔连通,所述橡胶套筒内置有贯穿的流通通道;所述橡胶套筒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橡胶套筒的关闭位置处;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橡胶套筒关闭位置最高凸点的第二密封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粘贴于所述橡胶套筒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硬度不大于所述橡胶套筒的硬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粘粘于所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硬度不高于所述橡胶套筒的硬度。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硬度不高于所述橡胶套筒的硬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凸圈,所述密封凸圈的形状与所述橡胶套筒的内壁形状适配。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筒的端部与所述外壳体的端部通过法兰盘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外边沿,所述外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法兰连接部,所述外边沿夹设于所述法兰盘和所述法兰连接部之间。优选的,设置两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内表面上。优选的,设置四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内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筒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硫化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硫化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通过进出孔向充压腔内充入有压力的气体、液体或油气混合物,橡胶套筒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在橡胶套筒变形到最大变形处时,第一密封件可以填充于橡胶套筒的接触面之间,第二密封件填充于橡胶套筒最大变形位置处的间隙内,能够实现在较低压力(如2bar以下的气压)作用下,流通通道完全截止零泄漏,且在低气压作用下,柔性截流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的速度较快,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柔性截流装置轴向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柔性截流装置设置2第二密封件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柔性截流装置设置4第二密封件的A-A剖视图.图4位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外壳体,10-充压腔,11-法兰连接部,12-法兰盘,2-橡胶套筒,20-流通通道,21-第一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23-外边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体1和橡胶套筒2,橡胶套筒2的内设置有贯穿的流通通道20,流通通道20用于流通水流,在外壳体1上设置有进出口,外壳体1设置于橡胶套筒2外,且与橡胶套筒2密封连接,外壳体1的内壁与橡胶套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充压腔10,进出口与充压腔10连通,通过进出口向充压腔10内充入有压力的气体后,橡胶套筒2在压力作用下变形,橡胶套筒2变形至内壁贴合时,流通通道20截止,通过进出口放掉冲压强10内的有压气体后,橡胶套筒2恢复变形,流通通道20导通;在橡胶套筒2的内壁设置有一圈第一密封件21,如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21至少部分位于橡胶套筒2的关闭位置处,本实施例中橡胶套筒2的关闭位置是指流通通道20截止时,橡胶套筒2内壁贴合位置,第一密封件21的截面宽度至少部分与橡胶套筒2关闭时贴合位置的截面宽度重合。如需实现柔性截流装置低压密封,在充压腔10充入的低压,截流通道20截止时,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变形呈弧形,两弧形面或四弧形面之间会留有间隙漏水,现有技术中如要避免或减少该间隙需要向充压腔10内充入足够大的压力,而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密封件21填充于橡胶套筒2的内壁间隙中,可以实现低压作用下橡胶套筒2的密封,成本低,密封效果好;还在第一密封件21内壁上设置第二密封件22,如图4所示,第二密封件22位于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最高凸点的第一密封件21上,本实施例中的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最高凸点是指橡胶套筒2完全关闭时橡胶套筒2与外壳体1之间距离最大的点,如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延沿轴向位于橡胶套筒2的中部,则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下橡胶套筒2中部发生弧形变形,弧形与外壳体1之间距离最大的点即为最高凸点,两弧形面或四弧形面的最高凸点所在的橡胶套筒1之间有间隙,且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处的最高位置的橡胶变形更困难,即使向充压腔10内充入足够大的压力,也不能解决漏水问题,而本申请在橡胶套筒关闭位置的最高凸点位置处设置第二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22填充最大变形点处的间隙,无需高压也可实现橡胶套筒2的完全密封,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在第一密封件21和第二密封件22的配合下能够实现橡胶套筒2关闭时零泄漏密封,且所需要的的压力较小,是的柔性截流装置的安装使用安全,密封效果好,适用范围更广。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柔性截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密封件21为密封凸圈,其截面形状与同一截面内的橡胶套筒1的形状适配,具体地,橡胶套筒1为圆形,对应地第一密封件21也为圆形,第一密封件21可以粘贴于橡胶套筒1的内表面,也可以通过硫化的方式与橡胶套筒2硫化呈一体结构,在柔性截流装置的橡胶套筒2与外壳体1组合前,通过粘贴或硫化的方式将第一密封件21与橡胶套筒1组合呈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作为变形地,以橡胶套筒2上下两侧变形关闭为例,可在下半部分或上半部分的橡胶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出口;/n外壳体(1)和橡胶套筒(2),所述外壳体(1)设置于所述橡胶套筒(2)外,与所述橡胶套筒(2)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橡胶套筒(2)之间形成充压腔(10),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充压腔(10)连通,所述橡胶套筒(2)内置有贯穿的流通通道(20);/n所述橡胶套筒(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所述第一密封件(21)位于所述橡胶套筒(2)的关闭位置处;所述第一密封件(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且所述第二密封件(22)位于所述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最高凸点的第二密封件(2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出口;
外壳体(1)和橡胶套筒(2),所述外壳体(1)设置于所述橡胶套筒(2)外,与所述橡胶套筒(2)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橡胶套筒(2)之间形成充压腔(10),所述进出口与所述充压腔(10)连通,所述橡胶套筒(2)内置有贯穿的流通通道(20);
所述橡胶套筒(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所述第一密封件(21)位于所述橡胶套筒(2)的关闭位置处;所述第一密封件(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且所述第二密封件(22)位于所述橡胶套筒(2)关闭位置最高凸点的第二密封件(2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1)粘贴于所述橡胶套筒(2)的内表面;
和/或,所述第一密封件(21)的材质为橡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21)的硬度不大于所述橡胶套筒(2)的硬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2)粘粘于所述所述第一密封件(21)的内表面;
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22)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密封件(22)的硬度不高于所述橡胶套筒(2)的硬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