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872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申请涉及城市雨水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沉降池,沉降池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沉降池位于地表之下;生物介质层,设置在沉降池中,用于沉降沉降池内的雨水;雨水管,雨水管设置有输送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进水管连接于第一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连接于第一出水管;污水管,穿设于沉降池。当降雨时,雨水可流入生物介质层中,经生物介质过滤、吸附后,有效去除雨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污染物、磷和重金属等物质,保证排出外界的雨水洁净,有效地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提高对水源的保护性。污水管穿设于处理池,保证污水单独排放,避免污水排入处理池,影响生物介质的处理能力。理能力。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城市雨水净化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上不透水面积显著增加,城市的污染物也增多,含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物在地面上逐渐累积,待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会将污染物冲入雨水径流系统形成雨水径流污染。污染物进入到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并随着水体流动造成扩散性污染,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水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0007]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
[0008]处理池,所述处理池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处理池位于地表之下;
[0009]生物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处理池中,用于处理所述处理池内的雨水;
[0010]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设置有输送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
[0011]污水管,穿设于所述处理池。
[00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池为化粪池。
[00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0014]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将所述处理池分隔出处理区和排水区,所述生物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处理区内;
[0015]排水管,穿设于所述隔板,部分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处理区,另一部分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区,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处理区的部分开设有多个进水口。
[001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介质层为落叶堆肥、浮石、泥炭土、珍珠岩、沸石、陶粒、生物活性炭或沙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0018]植物,部分所述植物设置在所述生物介质层中,另一部分所述植物露出地表。
[00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0020]多孔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位于所述生物介质层底部,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多孔介质层内。
[002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介质层由砾石和/或碎石构成。
[00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0023]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管;
[0024]截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输送管的连接处。
[002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0026]污水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污水管的进水管上和/或所述污水管的出水管上;
[0027]雨水检查井,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和/或所述第二出水管上。
[002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组件包括:
[0029]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处的雨水检查井内,用于检测所述雨水检查井内雨水的液面高度;
[0030]柔性截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输送管的连接处;
[0031]控制器,分别连接于所述液位计和所述柔性截流装置;
[0032]其中,在所述液位计检测到所述雨水检查井内雨水的液面高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柔性截流装置关闭;在所述液位计检测到所述雨水检查井内雨水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柔性截流装置开启。
[003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处理系统设置有处理池、生物介质层、雨水管和污水管,具体地,处理池位于地表之下,合理利用地下空间,避免占用地表空间,且便于雨水流入处理池,处理池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雨水管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其中,第一进水管连通于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通于第二出水管,生物介质层设置在处理池内,当降雨时,雨水可沿第二进水管和第一进水管流入处理池的生物介质层中,经生物介质过滤、吸附等方式处理后,可有效地去除雨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污染物、磷和重金属等能够影响自然水体的物质,经处理后的雨水可沿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排出,保证排出外界的雨水洁净,有效地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提高对水源的保护性。利用生物介质处理雨水,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污水管穿设于处理池,保证污水单独排放,避免污水排入处理池,影响生物介质的处理能力。
[0034]本技术的雨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一个方向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另一个方向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8]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9]110处理池,111第一进水管,112第一出水管,113处理区,114排水区,120雨水管,121第二进水管,122第二出水管,123雨水检查井,130污水管,131污水检查井,140隔板,150排水管,151进水口,160生物介质层,161植物,170多孔介质层,180输送管,190柔性截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110,上述处理池110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11和第一出水管112,上述处理池110位于地表之下;生物介质层160,设置在上述处理池110中,用于处理上述处理池110内的雨水;雨水管120,上述雨水管120设置有输送管180、第二进水管121和第二出水管122,上述第二进水管121连接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处理池位于地表之下;生物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处理池中,用于处理所述处理池内的雨水;雨水管,所述雨水管设置有输送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管;污水管,穿设于所述处理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为化粪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将所述处理池分隔出处理区和排水区,所述生物介质层设置在所述处理区内;排水管,穿设于所述隔板,部分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处理区,另一部分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区,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处理区的部分开设有多个进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介质层为落叶堆肥、浮石、泥炭土、珍珠岩、沸石、陶粒、生物活性炭或沙子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物,部分所述植物设置在所述生物介质层中,另一部分所述植物露出地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介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