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48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固定轮,吸汗握柄和连接轴;所述固定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轮外侧的底部;所述活动杆外沿焊接连接在带有轴承的连接杆上,且活动杆通过带有轴承的连接杆连接到固定轮垂直的外侧侧面中心;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杆体的尾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有吸汗握柄;所述固定轮左右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轮之间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吸汗握柄和活动杆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手工使用的小半径的弯管装置不能在单一设备上实现同时操作弯折不同半径钢管的需求的问题。

A kind of bend device for small bend radius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管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
技术介绍
手动弯管装置是指适用于不锈钢管,铝塑管、铜管等管道使用,使管道弯曲工整、圆滑、快捷。对其管道不产生变型、不裂变的一种工具。如申请号:201620310575.8的一种手动弯管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装置,属于管道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弯管装置。包括:弯管模、压紧轮固定块、连接板,底板,其中:所述弯管模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弯管模的圆周上设置有圆弧形导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与弯管模和压紧轮固定块连接;所述压紧轮固定块上设置有压紧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管子夹持器。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转动+滚轮弯管结构,能有效实现冷弯弯管加工;用手工做动力,安全可靠。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手工使用的小半径的弯管装置多为单一结构,即在按压活动杆进行弯折作业时,一次只能对单一钢管进行单一固定直径的弯折作业,这种使用方式非常没有工作效率,不能在单一设备上实现同时操作弯折不同半径钢管的需求。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手工使用的小半径的弯管装置不能在单一设备上实现同时操作弯折不同半径钢管的需求的问题。本技术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固定轮,吸汗握柄和连接轴;所述固定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轮外侧的底部;所述活动杆外沿焊接连接在带有轴承的连接杆上,且活动杆通过带有轴承的连接杆连接到固定轮垂直的外侧侧面中心;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杆体的尾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有吸汗握柄;所述固定轮左右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轮之间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固定轮相对应的,左右共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均设有一个可调节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位于固定轮垂直切线的延长线位置均设有一个二级展开结构;所述二级展开结构为一个带锁滑槽结构,且二级展开结构两个锁点分别位于最内侧和最外侧,且锁点为螺丝孔结构,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被二级展开结构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可通过二级展开结构向外侧滑动5cm,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二段内侧设有凸起的螺丝孔结构,且螺丝孔与二级展开结构锁点的螺丝孔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相对应的,左右共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通过连接轴中心内嵌的轴承结构相互联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轮左侧端是右侧端直径的1.5倍;所述固定轮圆盘结构侧面设有圆弧凹槽,且圆弧凹槽内通过胶水固定并铺设有一层泡沫橡胶垫;所述泡沫橡胶垫整体为长条型的,表面为微弧凹陷,底端设有圆柱形凹孔的橡胶垫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吸汗握柄表面设有细微的镂空小孔,且吸汗握柄表面铺设有同样带孔的橡胶管套;所述吸汗握柄内部中空,且内部通过螺丝结构固定安装有一根顶部为金属螺丝结构连接的柱身为海绵结构的内嵌中心柱。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主体部分连接左右两个固定轮,所述连接轴内部设有同轴联动的轴承,且轴承活动范围为90°,且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杆的二级展开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固定杆根据需要向外进行位移,从而改变在弯管作业时,整体结构的受力关系,并且可以适当调整间距以适应操作者使用习惯,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对应固定轮而设计,两个不同量度的限位孔可以使用不同的钢管直径。通过活动杆的设计,利用转轴的联动结构,可以在一次按压活动杆时,使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同时作用,结合两个固定轮,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可以实现两根钢管同时弯折相同角度,且弯折半径不同的操作,提高了手工弯折作业的工作效率。通过固定轮凹槽内内嵌的泡沫橡胶垫结构,在钢管被弯折时,均匀承受应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泡沫橡胶垫反向使钢管底部被弯折部分受力更加均匀,不易出现断裂问题,安全性更为良好。通过吸汗握柄的设计,微孔结构提高与操作者手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握持力,并且微孔结构结合内嵌中心柱内部海绵结构可以对汗液进行引流和吸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表面干爽,提高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二级展开结构与固定杆结合关系集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泡沫橡胶垫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吸汗握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固定杆;2、活动杆;3、固定轮;4、吸汗握柄;5、连接轴;101、第一固定杆;102、第二固定杆;103、二级展开结构;201、第一活动杆;202、第二活动杆;301、泡沫橡胶垫;401、内嵌中心柱;501、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杆1,活动杆2,固定轮3,吸汗握柄4和连接轴5;所述固定杆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轮3外侧的底部;所述活动杆2外沿焊接连接在带有轴承的连接杆上,且活动杆2通过带有轴承的连接杆连接到固定轮3垂直的外侧侧面中心;所述固定杆1和活动杆2杆体的尾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有吸汗握柄4;所述固定轮3左右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轮3之间通过连接轴5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杆1与固定轮3相对应的,左右共设有两个,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杆(1),活动杆(2),固定轮(3),吸汗握柄(4)和连接轴(5);所述固定杆(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轮(3)外侧的底部;所述活动杆(2)外沿焊接连接在带有轴承的连接杆上,且活动杆(2)通过带有轴承的连接杆连接到固定轮(3)垂直的外侧侧面中心;所述固定杆(1)和活动杆(2)杆体的尾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有吸汗握柄(4);所述固定轮(3)左右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轮(3)之间通过连接轴(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包括固定杆(1),活动杆(2),固定轮(3),吸汗握柄(4)和连接轴(5);所述固定杆(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轮(3)外侧的底部;所述活动杆(2)外沿焊接连接在带有轴承的连接杆上,且活动杆(2)通过带有轴承的连接杆连接到固定轮(3)垂直的外侧侧面中心;所述固定杆(1)和活动杆(2)杆体的尾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有吸汗握柄(4);所述固定轮(3)左右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轮(3)之间通过连接轴(5)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不锈钢管小弯管半径的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与固定轮(3)相对应的,左右共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的顶端均设有一个可调节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位于固定轮(3)垂直切线的延长线位置均设有一个二级展开结构(103);所述二级展开结构(103)为一个带锁滑槽结构,且二级展开结构(103)两个锁点分别位于最内侧和最外侧,且锁点为螺丝孔结构,且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均被二级展开结构(103)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均可通过二级展开结构(103)向外侧滑动5cm,且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第二段内侧设有凸起的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太平陈青伟吴九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朗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