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玉米专用肥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4146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菌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中的应用,所述合菌菌液,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45‑5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剂15‑20份、褐球固氮菌菌剂20‑25份、淡紫色拟青霉菌剂5‑8份、泾阳链霉菌菌剂5‑10份、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10‑15份;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弃的杏鲍菇加工废料进行再利用,制成能够活化土壤中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的复合菌菌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变废为宝,具有环保的优点。

Compound bacterial solu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orn speci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菌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玉米专用肥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菌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岐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因此,在我国被广泛种植并对其进行各种加工,如进行多糖的提取以及相应食品的制作,在杏鲍菇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如菇脚以及碎菇,这些废料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然而,目前缺少对这些废料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所以,这些废料常被直接丢弃,丢弃的废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势必污染环境,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技术,对这些废料进行加工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玉米是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它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广,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分为几大玉米区,但无论玉米种植如何分区,都不分程度的受到土壤肥力下降及病虫害的困扰,加之大量使用化肥,严重导致了玉米的有害物质增加,品质差,营养不全的现象,其次大量化肥的使用使土壤容易板结,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也随着变差,这样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经济效益差。另外,玉米的病害有30多种,主要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和茎腐病等,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粱条螟和粘虫等,这些病害与虫害也会大大影响玉米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菌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中的应用。该复合菌菌液能够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的抗病与抗虫害能力,同时有利于玉米增产高效生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菌菌液,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45-5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剂15-20份、褐球固氮菌菌剂20-25份、淡紫色拟青霉菌剂5-8份、泾阳链霉菌菌剂5-10份、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10-15份;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一种所述的复合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2)活化各菌种;(3)制备胶质芽孢杆菌种子悬液、褐球固氮菌种子悬液、淡紫色拟青霉种子悬液、泾阳链霉菌种子悬液、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种子悬液;(4)制备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5)制备菌液;其中,步骤(4)制备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方法为:取部分步骤(1)所得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并将其的pH调节至7.2-7.4,再经121-122℃,湿热灭菌10-20min,得培养液;取5个250mL的三角瓶,将所得的培养液置于三角瓶中且每个三角瓶中培养液的体积为80-90mL;接着,将步骤(3)所得的胶质芽孢杆菌种子悬液、褐球固氮菌种子悬液、淡紫色拟青霉种子悬液、泾阳链霉菌种子悬液、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种子悬液分别接种于对应的三角瓶中,且每个三角瓶中的接种量均为4%-6%;接种之后,在28-30℃,转速为100-250rpm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其中,胶质芽孢杆菌与褐球固氮菌培养48-72h,淡紫色拟青霉、泾阳链霉菌以及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培养7-9天,使各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即分别得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步骤(5)制备菌液的方法为:取部分步骤(1)所得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并将其经121-122℃,湿热灭菌10-20min;将灭菌后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按照重量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复合菌菌液。所述的复合菌菌液在制备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中的应用。一种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所述的复合菌菌液30-40份、麸皮15-20份、凹凸棒土15-20份、泥炭30-40份、膨润土20-25份、豆饼15-25份。一种所述的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Ⅰ.制备所述的复合菌菌液;Ⅱ.将麸皮、凹凸棒土、膨润土以及豆饼粉碎后,与泥炭以及制备的复合菌菌液搅拌混合,之后在25-30℃下干燥,使其含水量在5-8%,得所述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将废弃的杏鲍菇加工废料进行再利用,制成能够活化土壤中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的复合菌菌液,本专利技术变废为宝,具有环保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菌液以及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充分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矿物质等,促进玉米植株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减少化肥的使用,提升玉米的品质。3.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菌液以及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达到修复土壤,防止土壤板结的效果,使土壤环境处于松弛营养状态。4.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菌液以及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还能保护玉米的根系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入,提升玉米的抗病与抗虫害能力,如提升玉米抗大小斑、青枯病、茎腐病的能力。5.本专利技术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它与各种菌联合作用,具备协同促进效果,可以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另外,因为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本身具有大量的营养成分,所以制备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时,无需额外添加磷肥、钾肥等化肥。6.本专利技术的玉米专用复合生物菌肥还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性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复合菌菌液,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45-5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剂15-20份、褐球固氮菌菌剂20-25份、淡紫色拟青霉菌剂5-8份、泾阳链霉菌菌剂5-10份、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10-15份;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一种所述的复合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2)活化各菌种;(3)制备胶质芽孢杆菌种子悬液、褐球固氮菌种子悬液、淡紫色拟青霉种子悬液、泾阳链霉菌种子悬液、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种子悬液;(4)制备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5)制备菌液;其中,步骤(1)制备杏鲍菇加工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菌菌液,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45-5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剂15-20份、褐球固氮菌菌剂20-25份、淡紫色拟青霉菌剂5-8份、泾阳链霉菌菌剂5-10份、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10-15份;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菌菌液,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45-55份、胶质芽孢杆菌菌剂15-20份、褐球固氮菌菌剂20-25份、淡紫色拟青霉菌剂5-8份、泾阳链霉菌菌剂5-10份、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10-15份;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2)活化各菌种;(3)制备胶质芽孢杆菌种子悬液、褐球固氮菌种子悬液、淡紫色拟青霉种子悬液、泾阳链霉菌种子悬液、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种子悬液;(4)制备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5)制备菌液;
其中,步骤(4)制备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的方法为:
取部分步骤(1)所得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并将其的pH调节至7.2-7.4,再经121-122℃,湿热灭菌10-20min,得培养液;
取5个250mL的三角瓶,将所得的培养液置于三角瓶中且每个三角瓶中培养液的体积为80-90mL;接着,将步骤(3)所得的胶质芽孢杆菌种子悬液、褐球固氮菌种子悬液、淡紫色拟青霉种子悬液、泾阳链霉菌种子悬液、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种子悬液分别接种于对应的三角瓶中,且每个三角瓶中的接种量均为4%-6%;接种之后,在28-30℃,转速为100-250rpm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其中,胶质芽孢杆菌与褐球固氮菌培养48-72h,淡紫色拟青霉、泾阳链霉菌以及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培养7-9天,使各菌剂的活菌数均为2~3亿个/mL,即分别得所述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
步骤(5)制备菌液的方法为:取部分步骤(1)所得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并将其经121-122℃,湿热灭菌10-20min;将灭菌后的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胶质芽孢杆菌菌剂、褐球固氮菌菌剂、淡紫色拟青霉菌剂、泾阳链霉菌菌剂、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菌剂按照重量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复合菌菌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制备杏鲍菇加工废料提取液的方法为:
将杏鲍菇加工过程产生的菇脚以及碎菇洗净之后粉碎至40-50目,按杏鲍菇与水的重量比为2:3的比例加入水,加热至90-98℃,在此温度下熬煮2-3h,之后冷却、过滤,收集滤液;将收集的滤液在1500-2500r/min转速下离心10-15min,取上清液;将所得的上清液利用降膜蒸发器降膜蒸发浓缩,浓缩至溶液折光率达到35-45%,得浓缩液;之后,在浓缩液中添加80~90%的乙醇,对浓缩液进行变性,其中,所加入的乙醇与浓缩液的体积比为3:2;对变性后的浓缩液进行过滤除去经变性后所产生的沉淀,收集滤液;将滤液进行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福潘裕添吴启赐林志超张国广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