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145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 Bacillus 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CCTCC M 2019734,该菌株分离于中国甘肃省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的校园土样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豇豆枯萎病菌、菜豆枯萎病菌等以及一些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灰霉病菌、禾谷镰刀病菌等也具有抑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挖掘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A strain of Bacillus Belize 229-15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且现今全球越有近一半人口以水稻作为主食,因此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全球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由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oryzae)种下两个致病变种所引起的病害: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leafblight,BLB)和水稻条斑病(bacterialleafstreak,BLS)是水稻上两种十分重要的细菌病害,严重制约我国水稻粮食的生产安全。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以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发生较重,同时也是全球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全世界各稻区内都有发生,水稻感病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Ou,S,H.,Ricediseases.CommonwealthAgriculturalBureau,KewSurrey[J].1985)。目前水稻条斑病的发展也日益加重,主要发生地在热带和亚热带,是我国南方稻区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或Bacillus 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CCTCC M 20197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或Bacillus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No:CCTCCM20197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和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Xoc)均具有拮抗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白叶枯病菌包括:PXO99A、XZ35、YC11、JC1、LYG46、YNB04-1、AH1、XC18、JL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条斑病菌包括:RS105、JSB1-39、HNB07-3、HNB3-17、HANB12-26、AHB3-7、YNB01-3、RS85、ZJB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和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拮抗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包括: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X.campestrispv.musacearum)、豇豆枯萎病菌(X.axonopodispv.vignicola)、菜豆枯萎病菌(X.campestrispv.phaseoli)、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X.campestrispv.juglandis)、辣椒斑点病菌(X.campestrispv.vesicatoria)、大豆疮痂病菌(X.axonopodispv.glycines)、棉花细菌性角斑病(X.campestrispv.malvacearum)、甘蔗流胶病菌(X.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丽芳黄梦桑李生樟杨瑞环陈路生屈伊凝陈功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