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145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 Bacillus 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CCTCC M 2019734,该菌株分离于中国甘肃省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的校园土样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豇豆枯萎病菌、菜豆枯萎病菌等以及一些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灰霉病菌、禾谷镰刀病菌等也具有抑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挖掘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A strain of Bacillus Belize 229-15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且现今全球越有近一半人口以水稻作为主食,因此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全球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由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oryzae)种下两个致病变种所引起的病害: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leafblight,BLB)和水稻条斑病(bacterialleafstreak,BLS)是水稻上两种十分重要的细菌病害,严重制约我国水稻粮食的生产安全。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以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发生较重,同时也是全球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全世界各稻区内都有发生,水稻感病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Ou,S,H.,Ricediseases.CommonwealthAgriculturalBureau,KewSurrey[J].1985)。目前水稻条斑病的发展也日益加重,主要发生地在热带和亚热带,是我国南方稻区发生的局部检疫性病害。水稻条斑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水稻感病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能超过40%(SwingJ.,etc.Reclassificationofthecasualagentsofbacterialblight(Xanthomonascampestrispathovaroryzae)andbacterialleafstreak(Xanthomonascampestrispathovaroryzicola)ofriceaspathovarsofXanthomonasoryzae(exlshiyama1922)sp.nov.,nom.rev[J].Int.J.Syst.Bacteriol.,1990,40:309-311.)。目前在农业生产上,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措施是将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和抗性品种相结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主要包括噻菌铜、链霉素等。朱翠萍等使用20%噻菌铜SC进行药效试验及示范,其防治效果可达到91.3%(朱翠萍,许新华.20%龙克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72–472.);迄今为止共发现和鉴定了42个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LiangL.Q.,WangC.Y.,ZengL.X.,etal.ThericecultivarBaixiangzhanharboursarecessivegenexa42(t)determiningresistanceagainst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J].PlantBreeding,2017,136(5):603-609.),其中报道较多的有Xa13(SuhJP,JeungJU,NohTH,etal.Developmentofbreedinglineswiththreepyramidedresistancegenesthatconferbroad-spectrumbacterialblightresistanceandtheirmolecularanalysisinrice[J].Rice,2013,6(1):5.)、Xa21(徐福荣,汤翠风,余腾琼,叶昌荣,戴陆园.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J].分子植物育种,2005,3(3):307–313.)和Xa23(ChunlianWang,YinglunFan,ChongkeZheng,TengfeiQin,XiaopingZhang,KaijunZhao.High-resolutiongeneticmappingofricebacterialblightresistancegeneXa23[J].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2014,289(5).),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来选育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品种,取得显著成果。对于控制细条病危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与白叶枯病大体上相同,可使用化学品包括叶枯唑、叶枯酞、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等(曾建敏,林文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3(02):257-263.);培育含有主效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控制条斑病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水稻连作和病原物的不断进化,含有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也正面临着抗性丧失的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两种病害的防治依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缺乏优良稳定的抗病品种之外,长期使用化学试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找到能够平衡生态环境和病害防治的方法迫在眉睫。我国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想要防治以上两种病害,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防菌资源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防治方法,不仅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友好,符合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高杜娟,唐善军,陈友德,周斌.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6):140-147.)。从生态环境当中筛选出能够与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相拮抗的微生物,并将其研制成微生物菌剂逐渐成为水稻病害防治研究的重点,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或Bacillus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73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于中国甘肃省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的校园土样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为:从中国甘肃省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的校园土样筛选到一株能够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生长的菌株,将该菌株在NA平板上进行划线纯化;利用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的扩增,PCR产物送测后获得的基因序列在NCBI中进行比对分析,并使用MEGA(6.0)软件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本专利技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菌落为乳白色,边缘不光滑,不规则,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革兰氏染色结果呈现的结果为阳性。本专利技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测定方法为:固体平板上培养,该菌株的菌落为乳白色,边缘不光滑,不规则,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菌株的细胞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生理生化测试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丙酮酸盐和Kohn明胶具有酶活性;但其不能够氧化葡萄糖、甘露醇、肌醇、山梨醇、鼠李糖、蔗糖、蜜二糖、苦杏仁苷和阿拉伯糖。能够利用甘油、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肌醇、山梨醇、熊果甙、七叶灵、柳醇、纤维二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海藻糖和棉子糖。本专利技术还对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拮抗性能进行测试。通过牛津杯法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贝莱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或Bacillus 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CCTCC M 20197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或Bacillus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No:CCTCCM20197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和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Xoc)均具有拮抗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白叶枯病菌包括:PXO99A、XZ35、YC11、JC1、LYG46、YNB04-1、AH1、XC18、JL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条斑病菌包括:RS105、JSB1-39、HNB07-3、HNB3-17、HANB12-26、AHB3-7、YNB01-3、RS85、ZJB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和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拮抗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黄单胞菌包括: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X.campestrispv.musacearum)、豇豆枯萎病菌(X.axonopodispv.vignicola)、菜豆枯萎病菌(X.campestrispv.phaseoli)、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X.campestrispv.juglandis)、辣椒斑点病菌(X.campestrispv.vesicatoria)、大豆疮痂病菌(X.axonopodispv.glycines)、棉花细菌性角斑病(X.campestrispv.malvacearum)、甘蔗流胶病菌(X.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丽芳黄梦桑李生樟杨瑞环陈路生屈伊凝陈功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