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分离自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乡村采集的酸奶粉样中。该菌株已于2019年10月2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28。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1701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黏附性,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脏器比和体脂比,并能减少瘦素水平,降低血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保健品或健康食品。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灭活后也具有减肥功能,因此该菌株的产品形式更加丰富,其应用范围更广,产品稳定性和保质期更长。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ith slimming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肥胖主要是由于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发生紊乱,导致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引起体内脂肪过多积累,所产生的代谢类疾病。肥胖不仅受遗传、环境、代谢、生理等多因素影响,同时还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紧密相关。目前,肥胖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不仅影响个体的外表体征,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着严重的危害。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肠道微生物菌群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益生菌能够通过其良好的耐受性和黏附性,定植于肠道,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发挥出相应的益生功能。肥胖会引起体内脂肪堆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升高,而甘油三脂、胆固醇水平偏高,会增加肥胖相关疾病高血脂、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脂质代谢,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体重,减少肥胖相关疾病患病风险。已有商业化益生菌菌株能够减少脂肪堆积或降低体重。森永乳业的短双歧杆菌B-3有助于降低亚肥胖成年人的体脂水平。杜邦丹尼斯克的动物双歧杆菌B420能够控制体重,增加AKK(Akkermansiamuciniphila)菌的定植。雪印乳业的加氏乳杆菌SP株具有减少内脏脂肪积累,减脂、控制体重功效。可尔必思的噬淀粉乳杆菌CP1563能够通过减少胆固醇含量,改善脂质代谢,达到降低体脂的功效。然而,这些不同益生菌的作用是具有菌株特异性的,并且个体肠道菌群及生理状态差异明显,同一种益生菌不一定能够对所有个体都适用。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有更多具有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的其它益生菌新菌株来填补现有菌株的空白(虽然多数新菌株自身也具有特异性,但是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现有菌株对某个体无效而新菌株却刚好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1701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黏附性,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脏器比和体脂比,并能减少瘦素水平,降低血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的药品、保健品或健康食品。此外,本专利技术菌株灭活后也具有减肥功能,因此该菌株的产品形式更加丰富,其应用范围更广,产品稳定性和保质期更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命名为1701,已在2019年10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18728,微生物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上述菌株是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乡村采集的酸奶粉样中分离得到的。上述菌株的生物学性质如实施例1所示。上述菌株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黏附性,能顺利到达肠道,与肠道上皮细胞发生黏附,发挥益生功效。上述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7CFU/d-1×109CFU/d、灭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9CFU/d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从而促进脂解和脂肪细胞凋亡,抑制脂肪合成,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减轻体重。上述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7CFU/d-1×109CFU/d、灭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9CFU/d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血脂。上述菌株及其组合物能够有效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服用剂量在1×107CFU/d-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体重降低水平达5.50-8.69%,脂肪重量降低10.53-14.86%,体脂比降低4.79-10.06%。上述菌株灭活后的菌株及其组合物能够有效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服用剂量在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体重降低水平达5.92%,脂肪重量降低12.22%,体脂比降低7.24%。上述菌株及其组合物能够有效降低肝脏重量。服用剂量在1×107CFU/d-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降低水平达12.34-14.63%,脏器比降低4.52-9.04%。上述菌株灭活后的菌株及其组合物能够有效降低肝脏重量。服用剂量在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降低水平达11.68%,脏器比降低6.3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为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驯化、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体。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或含有所述突变体的菌体培养物。进一步地,所述菌体培养物为菌液或菌剂。第四方面,所述植物乳杆菌或所述突变体或所述菌体培养物在食品、药品或保健品制备中的应用。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和/或所述突变体和/或所述菌体培养物,以及含有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稀释剂。进一步地,所述赋形剂和/或稀释剂为食品、药品或保健品。进一步地,所述食品为发酵乳、乳酪、含乳饮料、乳粉或发酵果蔬。进一步地,所述药品和保健品为胶囊、粉剂或片剂。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为口服形式并用于减肥或控制体重。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7CFU/d-1×109CFU/d、灭活菌株服用浓度在1×109CFU/d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能够抑制脂肪合成,降低血脂。(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经大鼠体内试验表明可有效降低大鼠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服用活菌株剂量在1×107-1×109CFU/d范围内都具有显著效果,体重降低5.50-8.69%,脂肪重量降低10.53-14.86%;服用灭活菌株剂量在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体重降低5.92%,脂肪重量降低12.2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经大鼠体内试验表明可有效降低肝脏重量。服用活菌株剂量在1×107-1×109CFU/d范围内都具有显著效果,肝脏重降低12.34-14.63%;服用灭活菌株剂量在1×109CFU/d具有显著效果,肝脏重降低11.68%。(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具备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在pH2.5环境下,孵育4h存活率为98.72%,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8h存活率为81.68%。(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具备良好的黏附特性,在HT-29细胞模型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黏附能力,单细胞黏附菌数达4.90±0.65,是对照商业菌株的1.9倍以上。(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1701菌株灭活菌株也具有减肥功能,因此该菌株的产品形式更加丰富,其应用范围更广,产品稳定性和保质期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菌株的菌落特征(左图)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特征(右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菌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命名为1701,已在2019年10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18728,微生物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命名为1701,已在2019年10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18728,微生物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2.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植物乳杆菌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对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诱变、驯化、基因重组或者经自然突变而获得的突变体。
3.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乳杆菌或含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突变体的菌体培养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体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培养物为菌液或菌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乳杆菌或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盛,陈苏,陈丽娥,俞赟霞,李言郡,陈彩玲,郑志瑶,陈作国,任学良,朱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