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调节开关、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调节触觉反馈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座椅调节开关、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调节触觉反馈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前门扶手到前排座椅H点(跨点)的Y向距离受到扶手使用舒适性的影响,不宜过大及过小,前门扶手到前门下方门板的Y向距离有侧面碰撞安全的要求,不得小于一定的值,所以,前门下方门板到前排座椅H点的Y向距离也就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常见的电动调节座椅,此距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座椅宽度、电调开关厚度、电调开关的手操空间。乘坐舒适性要求座椅应尽量宽,操作方便性要求电调开关的手操空间应尽量大,这就要求电调开关的厚度应尽量小,即电调开关需要尽量减薄。另外地,人机交互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汽车的操控方式由单纯的按钮操控向触摸、语音、手势等操控发展,如中控屏。而座椅调节开关也需要由传统的物理开关向虚拟按键转化,与此同时,也需注意到座椅调节开关的特殊性,即调节时需要进行盲操作,而中控屏采用触控方式,因为屏上按键较多,且按键与屏面平整,不宜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调节开关(2),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器(6)、压力传感器(7)、开关面板(9)、以及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所述开关面板(9)上设置有多个座椅调节按键(8),每个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底部设置一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开关面板(9)一侧设置所述执行器(6),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通信连接,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的输出端分别所述执行器(6)、以及汽车的座椅运动执行单元通信连接;/n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执行如下操作:/n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信号,确定被按压的座椅调节按键(8),获取被按压座椅调节按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调节开关(2),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器(6)、压力传感器(7)、开关面板(9)、以及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所述开关面板(9)上设置有多个座椅调节按键(8),每个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底部设置一所述压力传感器(7),所述开关面板(9)一侧设置所述执行器(6),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通信连接,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的输出端分别所述执行器(6)、以及汽车的座椅运动执行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信号,确定被按压的座椅调节按键(8),获取被按压座椅调节按键(8)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及对应的反馈信号;
控制所述执行器(6)形成所述反馈信号所指示的触觉激励反馈,所述触觉激励反馈为波形信号,所述波形信号的幅值、和/或频率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
如果所述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调节类型,则向所述座椅运动执行单元发送所述座椅调节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开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上设置有凹凸特征,每个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的凹凸特征区别于其他座椅调节按键(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开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包括:功能切换键(14)、向上调节键(15)、向下调节键(17)、向前调节键(18)、和/或向后调节键(16),其中:
所述功能切换键(14)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调节功能切换,所述功能切换键(14)的凹凸特征为键表面向里凹陷;
所述向上调节键(15)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上调节,所述向上调节键(15)的凹凸特征为键表面的第一区域向外凸出;
所述向下调节键(17)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下调节,所述向下调节键(17)的凹凸特征为键表面的第二区域向外凸出;
所述向前调节键(18)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前调节,所述向前调节键(18)的凹凸特征为键表面的第三区域向外凸出;
所述向后调节键(16)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后调节,所述向后调节键(16)的凹凸特征为键表面的第四区域向外凸出;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以及所述第四区域相互区别。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开关(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按键(8)为所述开关面板(9)上设置的虚拟按键。
5.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开关(2)、以及控制座椅(1)调节的座椅运动执行单元(5),所述座椅调节开关(2)的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与所述座椅运动执行单元(5)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触觉反馈控制单元(13)通信连接的中控屏(3)。
7.一种座椅调节触觉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座椅调节按键被按压事件,获取被按压座椅调节按键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及对应的反馈信号;
控制被按压座椅调节按键底部的执行器形成所述反馈信号所指示的触觉激励反馈,所述触觉激励反馈为波形信号,所述波形信号的幅值、和/或频率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
如果所述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调节类型,则向座椅运动执行单元发送所述座椅调节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调节触觉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按键包括功能切换键(14)、向上调节键(15)、向下调节键(17)、向前调节键(18)、和/或向后调节键(16),其中:
所述功能切换键(14)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调节功能切换,所述功能切换键(14)所对应的反馈信号所指示的触觉激励反馈具有第一频率;
所述向上调节键(15)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上调节,所述向上调节键(15)所对应的反馈信号所指示的触觉激励反馈具有第二频率;
所述向下调节键(17)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下调节,所述向下调节键(17)所对应的反馈信号所指示的触觉激励反馈具有第二频率;
所述向前调节键(18)所对应的座椅调节指令为座椅部件向前调节,所述向前调节键(18)所对应的反馈信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光,吴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