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座舱系统检测到碰撞危险后,为了出于保护乘员的目的,座舱系统发出启动座椅主动安全位置调节指令,座椅各个调节部件向安全设定位置运动调整,以获得预计碰撞发生后,乘员获得相对于调整前的座椅位置而言最少伤害的座椅位置。但是,当座椅的主动安全保护调整功能启动后,碰撞实际却没有发生。一定时间后,座舱系统会发出危险信号解除的指令,座椅如果停留在上一阶段的预防碰撞模式位置,则会给座椅上乘员带来舒适性的问题,对于处于驾驶位座椅上的驾驶员除了带来舒适性问题还存在驾驶安全性问题,如:方向盘控制位置、驾驶员视野受限(如后视镜)等。因此,具有主动安全调节功能的车辆座椅,如何针对预碰撞的主动安全处理方式进行后续处理,以减少车辆座椅在主动安全位置启动调节后,对座椅上乘员尤其是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碰撞复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判断是否有接收到预碰撞解除信号,若是则执行预碰撞复位;/n所述预碰撞复位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n发出座椅复位提醒;/n延时预设时间后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碰撞复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有接收到预碰撞解除信号,若是则执行预碰撞复位;
所述预碰撞复位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发出座椅复位提醒;
延时预设时间后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机构和靠背旋转机构;
所述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滑轨机构复位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在收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滑轨机构所处的位置;
将所述靠背旋转机构复位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靠背旋转机构所处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后提升机构和侧翼机构;
所述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后提升机构复位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后提升机构所处的位置;
将所述侧翼机构复位至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侧翼机构所处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延时预设时间后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的过程中,判断是否有再次收到预碰撞信号,若是则停止执行所述预碰撞复位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前提升机构;
当所述预碰撞的方向为正面碰撞时,所述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前提升机构复位至第五位置,所述第五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前提升机构所处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机构、靠背旋转机构、后提升机构、前提升机构和侧翼机构;
所述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收到所述预碰撞解除信号和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的时间差,判断所述时间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若否,则所述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滑轨机构复位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滑轨机构所处的位置;
将所述靠背旋转机构复位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靠背旋转机构所处的位置;
将所述后提升机构复位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后提升机构所处的位置;
将所述侧翼机构复位至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侧翼机构所处的位置;
当所述预碰撞的方向为正面碰撞时,还将所述前提升机构复位至第五位置,所述第五位置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时所述前提升机构所处的位置;
若是,则所述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侧翼机构复位至所述第四位置;
当所述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表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后对所述侧翼机构进行了位置调节;当所述时间差大于预设的所述时间阈值时,表示在收到所述预碰撞信号后对所述滑轨机构、所述靠背旋转机构、所述后提升机构和所述侧翼机构均进行了位置调节。
7.一种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碰撞复位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预碰撞复位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是否有接收到预碰撞解除信号,若是则调用预碰撞复位模块;
所述预碰撞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提醒单元和延时复位单元;
所述复位提醒单元用于发出座椅复位提醒;
所述延时复位单元用于延时预设时间后对所述车辆座椅进行复位调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的预碰撞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机构和靠背旋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天旸,席堃,汪冉,赵梦奇,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