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商务车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商务车辆具有多功能性,可满足车在办公、商务接待、休闲旅行等功能,一般为三排座椅,7-8座;商务车辆对车内空间以及舒适度要求较高,要求兼顾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内部功能多样化以及安全性。现有技术中的商务车辆,主要通过座椅的放倒或折叠从而增大车内空间利用率,提升车内功能,存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安全性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辆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一光学传感器、位于车辆副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二光学传感器、位于中排乘客席两侧门槛处的第三光学传感器以及第四光学传感器,车门开启时,相应位置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光学信号,与所述四个光学传感器电连接的自主控制模块,与所述自主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驾驶席座椅控制器、副驾驶席座椅控制器、第一中排乘客席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辆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一光学传感器(1)、位于车辆副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二光学传感器(2)、位于中排乘客席两侧门槛处的第三光学传感器(3)以及第四光学传感器(4),车门开启时,相应位置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光学信号,与所述四个光学传感器电连接的自主控制模块,与所述自主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驾驶席座椅控制器(5)、副驾驶席座椅控制器(6)、第一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7)、第二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8)、中控台控制器(9),安装于驾驶席座椅、副驾驶席座椅以及第一、二中排座椅上且与所述自主控制模块电连接的乘员检测模块,所述自主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两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辆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一光学传感器(1)、位于车辆副驾驶席侧门槛处的第二光学传感器(2)、位于中排乘客席两侧门槛处的第三光学传感器(3)以及第四光学传感器(4),车门开启时,相应位置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光学信号,与所述四个光学传感器电连接的自主控制模块,与所述自主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驾驶席座椅控制器(5)、副驾驶席座椅控制器(6)、第一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7)、第二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8)、中控台控制器(9),安装于驾驶席座椅、副驾驶席座椅以及第一、二中排座椅上且与所述自主控制模块电连接的乘员检测模块,所述自主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两种控制模式:
第一控制模式为当车速为零时,第一至第四光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接收光学信号,触发自主控制模块,使自主控制模块进入预备状态,在预备状态下,当任意一个乘员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乘员入座信号时,开启自主控制模块,自主控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下,所述驾驶席座椅控制器(5)、副驾驶席座椅控制器(6)、第一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7)、第二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8)、中控台控制器(9)可以受乘员控制,对座椅以及中控台执行控制动作;
第二控制模式为当车速不为零,第一光学传感器(1)接收过光学信号且第二至第四光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接收过光学信号时,触发自主控制模块,使自主控制模块进入预备状态,在预备状态下,当驾驶席乘员检测模块以及其它任意一个乘员检测模块检测到有乘员入座信号时,开启自主控制模块,自主控制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下,驾驶席座椅控制器(5)、副驾驶席座椅控制器(6)、中控台控制器(9)锁定,第一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7)、第二中排乘客席座椅控制器(8)可以受乘员控制,对座椅执行控制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座椅执行控制动作为对座椅进行旋转调整,对中控台执行控制动作为对中控台进行前后移动调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方向盘可被收起,驾驶席座椅控制器(5)、副驾驶席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