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可玲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1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铝型材边框、压条件、左限位件、右限位件,其中铝型材边框上设有安装槽、后胶条卡槽、穿置槽、前限位槽、后限位槽、左让位槽、右让位槽;压条件上设有左限位孔、右限位孔、前胶条卡槽;左限位件滑动设置在压条件上,右限位件也滑动设置在压条件上,压条件设置在安装槽中,并使左限位件可拆卸地卡置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还使右限位件也可拆卸地卡置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在压条件的后表面与安装槽的后槽壁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拆卸方便等优点。

A frame structure applied to aluminum alloy window s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的窗扇采用铝型材边框。为了方便玻璃的安装,在铝型材边框上一般会安装上玻璃压条型材。为了实现玻璃压条型材的安装,是通过在铝型材边框上开设出供玻璃压条型材卡装的卡装槽来实现的。其中玻璃压条型材是紧密地卡装在卡装槽中的。当玻璃出现损坏时,是通过挤压玻璃压条型材的外壁,来使玻璃压条型材发生弹性形变,这才能使玻璃压条型材从卡装槽上脱离下来。由于现有的玻璃压条型材壁厚较薄,在挤压玻璃压条型材的过程中,其易出现难以恢复的变形或出现断裂的情况,这样人们不得不购买新的玻璃压条型材,这易导致人们的使用成本增大。由于玻璃压条型材为长条形的结构,挤压起来不是很方便,因此玻璃压条型材拆卸的便利性也较差,这易导致玻璃的更换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该边框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拆卸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铝型材边框、压条件、左限位件、右限位件,其中铝型材边框的顶面前边缘上开设有安装槽,并使安装槽延伸至铝型材边框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的后槽壁上开设有后胶条卡槽,并使后胶条卡槽延伸至铝型材边框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的下槽壁上开设有穿置槽,并使穿置槽延伸至铝型材边框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前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前限位槽,并使前限位槽延伸至铝型材边框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后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后限位槽,并使后限位槽延伸至铝型材边框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的下槽壁上还开设有左让位槽、右让位槽,并使左让位槽、右让位槽沿着铝型材边框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还使左让位槽贯穿至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以及使右让位槽贯穿至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所述压条件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左限位孔、右限位孔,并使左限位孔、右限位孔均贯穿至压条件的底面上,所述左限位孔、右限位孔的径向截面均呈长条形,并使左限位孔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的长度方向同向,还使右限位孔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压条件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前胶条卡槽,并使前胶条卡槽延伸至压条件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左限位件包括左拨动部、左连接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所述左连接部活动穿置在左限位孔中,并使左连接部的下端穿置于压条件的下方,所述左拨动部布置在压条件的上方,并使左拨动部的底面中部与左连接部的顶面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左连接部的前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顶面上设有第一顶压平面,所述第一顶压平面的左边缘上设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左连接部的后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面上设有第二顶压平面,所述第二顶压平面的左边缘上设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右限位件包括右拨动部、右连接部、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所述右连接部活动穿置在右限位孔中,并使右连接部的下端穿置于压条件的下方,所述右拨动部布置在压条件的上方,并使右拨动部的底面中部与右连接部的顶面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右连接部的前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三限位部的顶面上设有第三顶压平面,所述第三顶压平面的右边缘上设有第三引导斜面,所述第四限位部设置右连接部的后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四限位部的顶面上设有第四顶压平面,所述第四顶压平面的右边缘上设有第四引导斜面;所述压条件设置在安装槽中,在压条件的后表面与安装槽的后槽壁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经过左让位槽分别穿置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并使第一顶压平面紧压在前限位槽的上槽壁上,还使第二顶压平面紧压在后限位槽的上槽壁上,所述第三限位部、第四限位部经过右让位槽分别穿置至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并使第三顶压平面紧压在前限位槽的上槽壁上,还使第四顶压平面紧压在后限位槽的上槽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左限位件是活动穿置在左限位孔中的、右限位件是活动穿置在右限位孔中的,这样左限位件与右限位件都是活动的;由于左限位件上具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是经过左让位槽后分别穿置于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的,还有第一顶压平面、第二顶压平面是分别紧压在前限位槽、后限位槽的上槽壁上的;这样可以通过拨动左限位件上的左拨动部来使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实现定位或脱离;由于右限位件与左限位件的结构类似,同理,可以通过拨动右限位件上的右拨动部来使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实现定位或脱离;这样就可以通过左限位件、右限位件对压条件起到很多的定位作用,因此,压条件的安装定位十分方便,且压条件的拆卸也十分方便,这能有效地提高玻璃板跟换的便利性,且拆卸过程不易出现损坏构件的情况。而且上述的铝型材边框与压条件的结构十分简单、可靠,该边框结构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由于左限位件上设有第一引导斜面、第二引导斜面,这样能提高左限位件移动的准确性与便利性。由于右限位件上设有第三引导斜面、第四引导斜面,这样能提高右限位件移动的准确性与便利性。由于该边框结构上具有夹持槽,这样在安装玻璃板时,可使玻璃板的侧边置于夹持槽中,这就可以对玻璃板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通过前胶条卡槽、后胶条卡槽开设,可方便胶条的安装定位;通过使前胶条卡槽、后胶条卡槽分别位于夹持槽的前后两侧,这样前胶条卡槽与后胶条卡槽中的胶条,就可以对夹持槽中的玻璃板起到柔性的夹紧定位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窗扇的安全性与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中铝型材边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压条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左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右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顶面、底面、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包括铝型材边框1、压条件2、左限位件3、右限位件4,其中,如图2、图4与图5所示,所述铝型材边框1的顶面前边缘上开设有安装槽11,并使安装槽11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后槽壁上开设有后胶条卡槽12,并使后胶条卡槽12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下槽壁上开设有穿置槽13,并使穿置槽13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前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前限位槽14,并使前限位槽14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后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后限位槽15,并使后限位槽15延伸至铝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型材边框(1)、压条件(2)、左限位件(3)、右限位件(4),其中铝型材边框(1)的顶面前边缘上开设有安装槽(11),并使安装槽(11)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后槽壁上开设有后胶条卡槽(12),并使后胶条卡槽(12)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下槽壁上开设有穿置槽(13),并使穿置槽(13)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前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前限位槽(14),并使前限位槽(14)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后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后限位槽(15),并使后限位槽(15)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下槽壁上还开设有左让位槽(16)、右让位槽(17),并使左让位槽(16)、右让位槽(17)沿着铝型材边框(1)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还使左让位槽(16)贯穿至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以及使右让位槽(17)贯穿至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所述压条件(2)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并使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均贯穿至压条件(2)的底面上,所述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的径向截面均呈长条形,并使左限位孔(21)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2)的长度方向同向,还使右限位孔(22)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2)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压条件(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前胶条卡槽(23),并使前胶条卡槽(23)延伸至压条件(2)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左限位件(3)包括左拨动部(31)、左连接部(32)、第一限位部(33)、第二限位部(34),所述左连接部(32)活动穿置在左限位孔(21)中,并使左连接部(32)的下端穿置于压条件(2)的下方,所述左拨动部(31)布置在压条件(2)的上方,并使左拨动部(31)的底面中部与左连接部(32)的顶面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33)设置左连接部(32)的前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一限位部(33)的顶面上设有第一顶压平面(331),所述第一顶压平面(331)的左边缘上设有第一引导斜面(332),所述第二限位部(34)设置左连接部(32)的后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二限位部(34)的顶面上设有第二顶压平面(341),所述第二顶压平面(341)的左边缘上设有第二引导斜面(342);所述右限位件(4)包括右拨动部(41)、右连接部(42)、第三限位部(43)、第四限位部(44),所述右连接部(42)活动穿置在右限位孔(22)中,并使右连接部(42)的下端穿置于压条件(2)的下方,所述右拨动部(41)布置在压条件(2)的上方,并使右拨动部(41)的底面中部与右连接部(42)的顶面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43)设置右连接部(42)的前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三限位部(43)的顶面上设有第三顶压平面(431),所述第三顶压平面(431)的右边缘上设有第三引导斜面(432),/n所述第四限位部(44)设置右连接部(42)的后表面的下边缘上,所述第四限位部(44)的顶面上设有第四顶压平面(441),所述第四顶压平面(441)的右边缘上设有第四引导斜面(442);所述压条件(2)设置在安装槽(11)中,在压条件(2)的后表面与安装槽(11)的后槽壁之间形成有夹持槽(10),所述第一限位部(33)、第二限位部(34)经过左让位槽(16)分别穿置于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并使第一顶压平面(331)紧压在前限位槽(14)的上槽壁上,还使第二顶压平面(341)紧压在后限位槽(15)的上槽壁上,所述第三限位部(43)、第四限位部(44)经过右让位槽(17)分别穿置至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并使第三顶压平面(431)紧压在前限位槽(14)的上槽壁上,还使第四顶压平面(441)紧压在后限位槽(15)的上槽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铝合金窗扇上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型材边框(1)、压条件(2)、左限位件(3)、右限位件(4),其中铝型材边框(1)的顶面前边缘上开设有安装槽(11),并使安装槽(11)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后槽壁上开设有后胶条卡槽(12),并使后胶条卡槽(12)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下槽壁上开设有穿置槽(13),并使穿置槽(13)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前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前限位槽(14),并使前限位槽(14)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穿置槽(13)后槽壁的下边缘上开设有后限位槽(15),并使后限位槽(15)延伸至铝型材边框(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安装槽(11)的下槽壁上还开设有左让位槽(16)、右让位槽(17),并使左让位槽(16)、右让位槽(17)沿着铝型材边框(1)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还使左让位槽(16)贯穿至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以及使右让位槽(17)贯穿至前限位槽(14)、后限位槽(15)中;所述压条件(2)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并使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均贯穿至压条件(2)的底面上,所述左限位孔(21)、右限位孔(22)的径向截面均呈长条形,并使左限位孔(21)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2)的长度方向同向,还使右限位孔(22)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压条件(2)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压条件(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前胶条卡槽(23),并使前胶条卡槽(23)延伸至压条件(2)的两端端面上;所述左限位件(3)包括左拨动部(31)、左连接部(32)、第一限位部(33)、第二限位部(34),所述左连接部(32)活动穿置在左限位孔(21)中,并使左连接部(32)的下端穿置于压条件(2)的下方,所述左拨动部(31)布置在压条件(2)的上方,并使左拨动部(31)的底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可玲
申请(专利权)人:潘可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