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292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铝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包括均为工字形且形状对应相同的正极板、负极板、输出板以及绝缘隔离板,输出板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且通过绝缘隔离板隔离,输出板的板面下端突出部分设置有向正极板所在侧折弯倾斜成接线板,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输出板上均设有接线孔,正极板、负极板和输出板上位于板面中部对应位置有用于安装IGBT、滤波电容等元件的安装孔,通过较大面积的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输出板连接元器件和控制柜电气部件,将导线和铜排等整合,不仅方便后期维修,还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

Heat dissipation i-connection copper plate for induction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
本技术涉及金属铝熔炼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
技术介绍
金属铝的熔炼一般需要使用感应加热设备,由于感应加热设备功率大并且经常与其他多个设备连用,因此一般会配套使用控制柜;现有的感应加热设备用控制柜中,功率器件的安装连接普遍采用导线和统配,由于功率器件的数量多,控制柜内线路繁杂且多层积压,使控制柜内部整体散热效果极差,引起过热损坏的概率很高,制约了功率部件的工作效果,而且由于线缆错综复杂,在检修整理时也会带来极大麻烦,因此需要一种用在金属铝熔炼设备的控制柜中的快速散热连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连接板,包括均为工字形且形状对应相同的正极板、负极板、输出板以及绝缘隔离板,输出板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且通过绝缘隔离板隔离,输出板的板面下端突出部分设置有向正极板所在侧折弯倾斜成接线板,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输出板上均设有接线孔,正极板、负极板和输出板上位于板面中部对应位置有用于安装IGBT、滤波电容等元件的安装孔,通过较大面积的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输出板连接元器件和控制柜电气部件,将导线和铜排等整合,不仅方便后期维修,还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包括正极板、负极板、输出板以及绝缘隔离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和输出板互相平行且均为板面形状对应的工字形铜板,输出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输出板的两面分别通过绝缘隔离板与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所述输出板的一端和负极板的一端突出于正极板,输出板突出于正极板部分的板边固接有接线板且接线板向正极板所在侧倾斜折弯,负极板突出于正极板的板面、正极板以及接线板上均开设有接线孔。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隔离板为工字形绝缘板,绝缘隔离板的板面尺寸大于正极板且与正极板形状对应。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隔离板为胶木板。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隔离板的厚度不小于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输出板的厚度。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一侧边以及输出板的对应另一侧边均固接有安装板。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以及接线板上的接线孔均为多个且沿平行于接线板长边的方向等间隔设置。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极板、负极板、输出板以及接线板均为2mm厚的铜板。作为本技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极板、输出板以及负极板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多组用于安装元件的安装孔。有益效果正极板、负极板和输出板均为2mm厚的铜板,正极板、负极板和与输出板固接的接线板上分别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孔的位置使得多个板与导的连接不互相干扰;控制柜整机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功率器件的连接整合到一起,结构紧凑,正极板、负极板和输出板均为工字形板,两侧板边的缺口为适应控制柜内部安装的尺寸,同时便于部分导线的排布,通过较大面积的板面,实现高效散热,使柜内温升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输出功率的有效发挥,避免出现过热和损坏器件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连接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正极板,2、负极板,3、输出板,4、绝缘隔离板,5、接线板,6、接线孔,7、安装板,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包括正极板1、负极板2、输出板3和绝缘隔离板4,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均为厚度至少为2mm并且优选为2mm的铜板,绝缘隔离板4为绝缘性层板并且其厚度不少于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中最薄层板的厚度,绝缘隔离板4优选为胶木板;所述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均为矩形板且两侧板边处均开设有缺口,以使整体板面为工字形,输出板3位于正极板1和负极板2之间,输出板3的两个板面分别通过一个绝缘隔离板4与正极板1和负极板3隔离,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互相平行并且上下层之间的缺口对应,负极板2和输出板3开设有缺口的一边均长于正极板1的对应边,输出板3突出与正极板1的板边处固接有接线板5,接线板5与正极板1为一体式结构板且向正极板1所在侧倾斜弯折,接线板5的长边方向与输出板3未开设缺口的侧边平行并且板面上沿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开设有多个接线孔6,接线板5上接线孔6的数量优选为三个;所述负极板2突出于正极板1的部分板面以及正极板1上也开设有多个接线孔6,正极板1和负极板2上的接线孔6均沿平行于接线板5长度的方向等间隔设置且负极板2上的接线孔6数量与接线板5上的接线孔6数量相同,当接线板5上接线孔6数量为三个时,接线板5上的接线孔6数量为四个,所述正极板1上的接线孔6用于与控制柜的电源正极连接,负极板2上的接线孔6用于与控制柜的电源负极连接,输出板3上的接线孔6用于连接功率元件;所述正极板1和负极板2的同一侧缺口内分别固接有安装板7,输出板3的一侧缺口内也固接有安装板7并且输出板3上的安装板7与正极板1上的安装板7处于不同侧,安装板7用于本技术散热连接板整体的安装固定,位于中间层的输出板3与其两侧的正极板1、负极板2的安装板7安装板7处于不同侧,以防止安装时产生影响。优选地,正极板1和输出板3之间以及输出板3与负极板2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绝缘隔离板4胶合连接,实现正极板1与输出板3以及负极板2与输出板3的隔离,绝缘隔离板4为尺寸比例大于正极板1的工字形板,以保证隔离效果。所述正极板1、输出板3以及负极板2的板面上中部对应设置有四组用于安装IGBT、滤波电容等元件的安装孔9,使用时散热连接板整体通过两侧的多个安装板7安装在控制柜内,控制柜的电器部件或电器元件接线端分别与本技术装置的对应板连接,以有效地将多个功率模块以及多个功率模块的连接导线整合,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修等操作时方便将功能模块和与其控制的设备进行对应,方便检修,而且相对于导线和一般的铜排来说,大面积的铜板连接件可增加散热效果和使柜体内结构紧凑,有效控制柜内温度,促进功率部件的有效发挥,经使用验证达到了设计要求且未出现过热和损坏器件的现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板(1)、负极板(2)、输出板(3)以及绝缘隔离板(4),所述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互相平行且均为板面形状对应的工字形铜板,输出板(3)设置在正极板(1)和负极板(2)之间,输出板(3)的两面分别通过绝缘隔离板(4)与正极板(1)和负极板(2)隔离,所述输出板(3)的一端和负极板(2)的一端突出于正极板(1),输出板(3)突出于正极板(1)部分的板边固接有接线板(5)且接线板(5)向正极板(1)所在侧倾斜折弯,负极板(2)突出于正极板(1)的板面、正极板(1)以及接线板(5)上均开设有接线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板(1)、负极板(2)、输出板(3)以及绝缘隔离板(4),所述正极板(1)、负极板(2)和输出板(3)互相平行且均为板面形状对应的工字形铜板,输出板(3)设置在正极板(1)和负极板(2)之间,输出板(3)的两面分别通过绝缘隔离板(4)与正极板(1)和负极板(2)隔离,所述输出板(3)的一端和负极板(2)的一端突出于正极板(1),输出板(3)突出于正极板(1)部分的板边固接有接线板(5)且接线板(5)向正极板(1)所在侧倾斜折弯,负极板(2)突出于正极板(1)的板面、正极板(1)以及接线板(5)上均开设有接线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板(4)为工字形绝缘板,绝缘隔离板(4)的板面尺寸大于正极板(1)且与正极板(1)形状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设备用的散热工字连接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板(4)为胶木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振东马兴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泰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