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945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线圈,以及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的抽风板,所述抽风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板背面还形成有独立的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时,所述抽风机同时也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所述强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并配置有散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加热系统的结构和散热方式,使得改进后的结构散热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化、安装更加简单方便。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功率电磁炉领域,具体涉及大功率电磁炉的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大功率电磁炉(别名又称:大功率电磁灶,大功率商用电磁炉,大功率商用电磁灶等)指的是功率在3KW~35KW之间的电磁炉(灶);它跟家用电磁炉区别在于功率大小不同以及应用范围不同,大功率电磁炉主要应该于商用厨房而非家用厨房,如餐饮行业的饭店、酒楼、工厂、院校、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火车、轮船等商用厨房。(参见百度百科词条大功率电磁炉)。现有的大功率电磁炉其加热系统由线圈和机芯组成,其中,机芯主要由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组成,强电单元由IGBT元件、电容元件、整流桥元件组成,弱电单元主要为主控集成电路板(参见CN103582195A一种商用电磁的机芯结构)。其散热方式通常采用如CN202350127U(电磁大炒灶)、CN204478185U(商用大炒炉)、CN206094209U(电磁大炒炉)、CN202350122U(电磁小炒灶)、CN204478184U(电磁商用小炒炉)、CN203949228U(电磁小炒炉)、CN105066194B(具有磁感应档位的电磁小炒炉)类似的散热方式。即:线圈的散热通常是在线圈的底部设置一个风机对线圈进行吹风;机芯的散热则是将机芯的强电单元设置在散热板上,然后在机芯上也设置一个或者两个风机对散热板进行吹风或者抽风;然后炉壁上再设置一个抽风机将炉体内的热空气抽出。现有的上述散热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线圈风机从线圈底部向线圈四周吹风,经过线圈之后的热风仍然处于炉体之内,影响线圈的散热。2、机芯与线圈为独立散热,各自均需要独立的风机,外加炉壁上至少需要一个风机,因此,整个加热系统散热至少需要三个风机。3、线圈和机芯为独立模块,需要进行独立安装。围绕着简化散热结构、减少风机数量、降低线圈和机芯散热的相互影响,提升散热效率,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散热方式:1、如CN201314603Y(一种大功率电磁炉的冷却排风结构)公开的散热方式:其通过对线圈和机芯配置独立的风道,从而将风机数量减少为两个,该结构相对常规的散热机构虽然减少了风机数量,但是,散热结构仍然比较复杂。2、如CN205227431U(三相大功率电磁炉散热装置)公开的散热方式:其通过将机芯和线圈的风道连通,然后在机芯和线圈之间的风道安装一个风机,冷风先经过机芯再经过线圈,该结构虽然减少了风机数量,但是会影响线圈的散热效率。3、如CN201335429Y(一体式大功率商用电磁炉)公开的散热方式:其与CN205227431U的散热方式类似,其通过在机芯和线圈之间设置风扇,冷风依次对机芯进行散热然后再吹向线圈对线圈进行散热,不同的是其通过将机芯吊装在线圈底部,使机芯和线圈形成一个整体,该结构不但散热效率不高,而且机芯比较笨重。另外,还有一些大功率电磁炉,如:CN204478196U(一种商用电磁炉散热结构)、CN202032633U(一种双散热通道嵌入式电磁炉)、CN201606924U(一体式电磁炉模块)、CN201721019054(一种烹饪器具的散热机构),其多数为台式或者嵌入式电磁炉,该类电磁炉相对于柜式的大炒炉或者小炒炉,功率相对较小,其散热方式与家用电磁炉的散热方式较类似,通过炉体上设置的风机对线圈和功率元件整体吹风或者抽风即可,与柜式的大炒炉或者小炒炉的散热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尤其适用于柜式大功率电磁炉,其通过改进加热系统的结构和散热方式,使得改进后的加热系统散热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化、安装更加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线圈,以及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用于对线圈进行抽风的抽风板,所述抽风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板背面还形成有独立的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时,所述抽风机同时也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以使所述抽风机能够同时对所述抽风板和所述抽风板背面的抽风通道进行抽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所述强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并配置有散热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弱电单元与所述强电单元分开设置在所述抽风板上的不同位置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弱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强电单元包括IGBT和整流桥,所述弱电单元包括电路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散热器为热管散热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风通道具有两个进风口,所述抽风通道的两个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抽风板的进风口的两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抽风通道的两个进风口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线圈安装架,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线圈安装架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风通道位于所述抽风板的中间位置处,并从所述抽风板进风口的一侧延伸至抽风板出风口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风板的进风口与所述抽风机在一个方向上,所述抽风通道的进风口朝向抽风板的下方垂直于所述抽风通道的方向。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采用抽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冷空气分别经过抽风板和抽风板背面的抽风通道后被抽风机排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底吹进行散热的方式,其散热效率大幅提高,同时降低了炉内温度。2、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通过一套抽风装置即可同时对线圈和加热系统的强电单元进行抽风,因此减少了抽风装置的数量,炉体上无须再设置额外的抽风装置,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加热系统的电磁炉,只需要一个风机即可。3、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机芯结构分拆成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然后将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分别安装在抽风板的不同位置,使得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安装时不需要在单独安装机芯。4、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器采用热管散热器,热管散热器相比于普通的散热器具有传热快,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因此采用热管散热器能够提升散热效率并且能够减轻散热器的重量,因此采用了热管散热器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能够将散热器吊装在抽风板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系统由线圈安装架1、线圈2和抽风板3,线圈2安装在线圈安装架1上,当然根据具体的情况,也可以不用线圈安装架,直接将线圈2安装在抽风板上也行,图中加热系统的为倒置的,正常安装时是线圈安装架的上方用于放置锅具,线圈安装2安装在线圈安装架1的背面,抽风板3安装在线圈的下方,并且抽风板3完全罩住线圈2。如图所示,抽风板3一侧开设有进风口31,另一侧开设出风口32,风机4架设在出风口处,抽风板3的背面通过立板33和盖板34,再借助抽风板的背面形成一个独立的抽风通道,风机4架设的位置同时也是该抽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线圈,以及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用于对线圈进行抽风的抽风板,所述抽风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板背面还形成有独立的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时,所述抽风机同时也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以使所述抽风机能够同时对所述抽风板和所述抽风板背面的抽风通道进行抽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所述强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并配置有散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线圈,以及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用于对线圈进行抽风的抽风板,所述抽风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板背面还形成有独立的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一侧为进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抽风板的出风口处时,所述抽风机同时也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以使所述抽风机能够同时对所述抽风板和所述抽风板背面的抽风通道进行抽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强电单元和弱电单元,所述强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并配置有散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单元与所述强电单元分开设置在所述抽风板上的不同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单元位于所述抽风通道的出风口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单元包括IGBT和整流桥,所述弱电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月连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机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