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与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7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控制模块、降压模块、输出保护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快充控制模块。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以及降压处理后获得第一直流电压。降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第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输出保护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第一阈值范围内。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充电电路的充电装置。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路与充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充电电路与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音箱等)的普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信息沟通带来了便捷。电子设备都配有专属充电设备,且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存在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充电。在用户对电子设备充电时,经常会发生电子设备发热严重甚至出现电池爆炸现象。若充电时充电设备发生故障或电子设备输入端故障导致充电设备输出电压过大,不仅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寿命,而且降低充电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充电电路与充电装置。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充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以及降压处理后获得第一直流电压;降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第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输出保护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并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第一阈值范围内。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保护控制模块包括:维持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降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发生突变时,在预设时间段内维持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维持单元,用于将发生突变后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与经所述维持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比较,判断第二直流电压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范围,当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超过所述第一阈值范围时,输出反馈降压信号到所述降压控制电路;所述降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用于依据反馈降压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电压值并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内。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降压控制支路,所述降压控制支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输出模组中的一个输出接口。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控制支路包括:降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并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用于降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控制开关单元通过分压节点电性连接所述降压单元与所述输出接口的负接地端,且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还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用于当接收所述反馈降压信号时,提供导电支路至降压单元,并且提供所述负接地端的接地参考电压至所述分压节点,所述降压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开关单元提供的导电支路调整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处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内。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压单元包括并联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与分压节点之间的分压电阻和次级分压电阻;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控制连接端,所述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分压节点,所述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接地端,所述控制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以接收所述反馈降压信号。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包括降压模组;所述降压模组电性连接维持单元与所述分压节点,用于比较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突变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与经所述维持单元维持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大小,且当比较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超过所述第一阈值范围,输出所述反馈降压信号到所述降压控制电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维持单元包括维持电感与维持电容;所述维持电感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控制模块与维持输出节点之间,所述维持电容电性连接所述维持输出节点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维持电感与所述维持电容用于在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突变时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维持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四个输出接口;所述降压控制电路包括四个降压支路,每一个降压支路对应电性连接一个输出接口;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包括两个降压模组,每个降压模组输入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四个降压支路中其中两个降压支路的分压节点,每个降压模组输出分别连接所述四个降压支路中其中两个控制连接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快充控制模块,所述快充控制模块包括第二降压控制单元、快充控制单元与第五输出接口;所述第五输出接口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单元与所述快充控制单元,并用于电性连接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或者第四直流电压至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转化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所述快充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参数来调节第二直流电压电压值并获得所述第三直流电压或所述第四直流电压,所述第四直流电压大于第三直流电压,所述第三直流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充电电路的充电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的充电电路对电子设备充电之后,通过设置电性连接于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保护控制模块,其能够准确调节第二直流电压的电压值,使得第一输出模块输出电压维持在安全稳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避免充电电压过高而损坏待充电的电子设备,提高充电电路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充电电路的充电电路的电路框图;图3为图2所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降压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第一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输出保护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快充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充电装置10包括充电电路100与多个充电接口。请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100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充电电路100包括:开关电源控制模块101、降压控制模块102、第一输出模块103、输出保护控制模块104以及快充控制模块105。本实施例充电电路100应用于对手机、平板电脑、MP3、智能手环、智能音箱等电子设备充电时保持充电电压的稳定。开关电源控制模块101输入为交流电源V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以及降压处理后获得第一直流电压;/n降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n第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n输出保护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第一阈值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以及降压处理后获得第一直流电压;
降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
第一输出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压;
输出保护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第一阈值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保护控制模块包括:
维持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降压控制电路以及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发生突变时,在预设时间段内维持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
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维持单元,用于将发生突变后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与经所述维持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比较,判断第二直流电压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范围,当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超过所述第一阈值范围时,输出反馈降压信号到所述降压控制电路;
所述降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用于依据反馈降压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电压值并控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位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降压控制支路,所述降压控制支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输出模组中的一个输出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控制支路包括:
降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控制模块并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用于降低所述第二直流电压;
控制开关单元通过分压节点电性连接所述降压单元与所述输出接口的负接地端,且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还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用于当接收所述反馈降压信号时,提供导电支路至降压单元,并且提供所述负接地端的接地参考电压至所述分压节点,所述降压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开关单元提供的导电支路调整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处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单元包括并联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与分压节点之间的分压电阻和次级分压电阻;
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俞建悦孙慧慧顾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