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
本技术属于缺陷混凝土加固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
技术介绍
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等高层建筑中,由于其优秀的承载特性,是建筑物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主要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由于浇筑质量缺陷、过程管控失误等问题造成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目前业内对缺陷混凝土加固的方式比较多,如:粘钢板加固、碳纤维法加固、增大截面法加固等。但是对于商业建筑,改变其结构外观的同时往往会影响其使用功能或造成不良的社会反映,导致住宅销售困难。因此,如何在不破坏和改变建筑物结构外观的前提下进行原位混凝土结构置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可以在不破坏和改变建筑物结构外观的前提下进行原位混凝土结构置换,解决缺陷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在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的组合支撑架以及将相邻两个组合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安装在上层楼板(95)和下层楼板(96)之间的组合支撑架以及将相邻两个组合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件;/n组合支撑架包括支托立柱(1)、顶部横梁(21)、底部横梁(22)和托梁支架(5);/n顶部横梁(21)贯穿通过置换层顶板剪力墙(91)且位于置换层混凝土顶板(81)上方,底部横梁(22)贯穿通过置换层底板剪力墙(92)且支撑在置换层混凝土底板(82)下表面,托梁支架(5)支撑在底部横梁(22)下;支托立柱(1)对称分布在待置换剪力墙(94)的两侧,支托立柱(1)的上端穿过置换层混凝土顶板(81)且支撑固接在顶部横梁(21)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安装在上层楼板(95)和下层楼板(96)之间的组合支撑架以及将相邻两个组合支撑架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件;
组合支撑架包括支托立柱(1)、顶部横梁(21)、底部横梁(22)和托梁支架(5);
顶部横梁(21)贯穿通过置换层顶板剪力墙(91)且位于置换层混凝土顶板(81)上方,底部横梁(22)贯穿通过置换层底板剪力墙(92)且支撑在置换层混凝土底板(82)下表面,托梁支架(5)支撑在底部横梁(22)下;支托立柱(1)对称分布在待置换剪力墙(94)的两侧,支托立柱(1)的上端穿过置换层混凝土顶板(81)且支撑固接在顶部横梁(21)下表面,支托立柱(1)的下端抵接在置换层混凝土底板(82)的上表面,且支托立柱(1)的下端和底部横梁(22)通过穿越置换层混凝土底板(82)的连接构件间接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托立柱(1)的下端固接在地脚连接板(61)上,底部横梁(22)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飞,许武,管基海,雷学玲,代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