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40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其中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包括具有裂缝的墙体,所述裂缝所经过的灰缝处形成有从内墙面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一插槽及从外墙面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处分别插接有垫板,所述内墙面被内砂浆层覆盖,所述第二插槽通过砂浆填充封堵。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采用了垫板插接在灰缝的插槽中,同时使内墙面和外墙面同时插设垫板,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垫板自身的刚度和硬度,提供足够且持续的支撑力,另外,也可以避免只对外墙或内墙裂缝区域进行修补导致的两侧墙体的承载能力差异造成墙体两侧的抗压能力不均问题,有效的恢复并改善了墙体的承载性能。

Recovery structure and building of bearing capacity of cracked brick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
技术介绍
墙体裂缝是建筑结构的墙体部分产生的开裂现象,按照材料自身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凝土墙体裂缝、砖砌体墙体裂缝、新型隔墙板裂缝和不同材质墙体产生的裂缝。墙体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裂缝,都将严重影响墙体的性能,尤其是降低了墙体的承载力,常规的裂缝修补方法,通过石膏块或水泥砂浆等填补缝隙后再进行表面处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遮盖裂缝,同时短期内改善墙体的承载力,但是由于石膏块或水泥砂浆的刚度、强度相对较低,耐候性较差,在受压及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等条件下,很容易出现再次开裂的情况,无法保证墙体长期的承载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及建筑。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包括具有裂缝的墙体,所述裂缝所经过的灰缝处形成有从内墙面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一插槽及从外墙面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包括具有裂缝(1)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1)所经过的灰缝(3)处形成有从内墙面(11)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一插槽(4)及从外墙面(12)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二插槽(5),所述第一插槽(4)和第二插槽(5)处分别插接有垫板(6),所述内墙面(11)被内砂浆层(7)覆盖,所述第二插槽(5)通过砂浆(8)填充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包括具有裂缝(1)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1)所经过的灰缝(3)处形成有从内墙面(11)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一插槽(4)及从外墙面(12)向墙内延伸一定深度的第二插槽(5),所述第一插槽(4)和第二插槽(5)处分别插接有垫板(6),所述内墙面(11)被内砂浆层(7)覆盖,所述第二插槽(5)通过砂浆(8)填充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面(11)上设置有钢筋网片(9),所述钢筋网片(9)与部分垫板(6)焊接且所述钢筋网片(9)包覆于所述内砂浆层(7)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砂浆层(7)的外表面设置有纳米橡塑隔声保温板(10),所述纳米橡塑隔声保温板(10)覆盖于内装饰层(20)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裂砖墙承载力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9)上具有穿过所述内砂浆层(7)及纳米橡塑隔声保温板(10)的连接筋(91)。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