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包括顶部悬挑梁、主体吊架、分支吊架、外圈侧壁支撑、内圈侧壁支撑、走道板、悬吊钢索、斜拉钢索、吊环挂钩及提升装置;顶部悬挑梁的内端设配重,外端与悬吊钢索的上端相连,悬吊钢索的下端连接提升装置;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内侧通过内圈侧壁支撑连接,外侧通过外圈侧壁支撑连接,在圆形筒仓外侧共同组成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走道板;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中部分别设吊环挂钩用于悬挂钢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传统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既能够节约施工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又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A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 of circular sil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结构加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在工业领域,贮存原料或成品的圆形筒仓是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尤其在煤炭、钢铁和粮食等材料贮存方面应用更加普遍。由于设计能力不足、施工缺陷以及使用超过年限等原因,圆形筒仓结构出现承载力不足或裂缝宽度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达到结构安全以及耐久使用的要求,在不影响生产运行的条件下,对出现以上情况的圆形筒仓一般采用体外混凝土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施工方法就是在筒仓外部采用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方式,从地面开始,一直搭设到筒仓顶部,然后在脚手架搭设范围内进行加固施工。对于大型的混凝土筒仓,脚手架的搭设高度需要达到50米以上,施工投资较大;尤其是对具有同等规模,加固条件相同的大批量筒仓进行连续加固的施工项目,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方式组织施工,其施工投资明显增加;而且由于脚手架及模板拆装周期较长,工作强度大,影响了施工效率。根据圆形筒仓的结构特点,如果开发一种能够升降并可以重复使用的施工平台,就可以大幅减少施工投资,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代替传统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既能够节约施工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又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包括顶部悬挑梁、主体吊架、分支吊架、外圈侧壁支撑、内圈侧壁支撑、走道板、悬吊钢索、斜拉钢索、吊环挂钩及提升装置;所述顶部悬挑梁沿圆形筒仓的周向设置多个,每根顶部悬挑梁均沿圆形筒仓的径向设置,顶部悬挑梁的内端设配重,外端与悬吊钢索的上端相连,悬吊钢索的下端连接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安装在主体吊架的上部;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均为框架结构,分支吊架设于相邻2个主体吊架之间,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内侧通过内圈侧壁支撑连接,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外侧通过外圈侧壁支撑连接,在圆形筒仓外侧共同组成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走道板;环形框架内侧及外侧的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之间分别设斜拉钢索;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中部分别设吊环挂钩用于悬挂钢模板;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上部设上部滚轮,下部设下部滚轮。所述主体吊架为“目”字形框架结构,提升装置设于最上层空间内,内圈侧壁支撑、外圈侧壁支撑分别对应下部两层空间的内侧、外侧设置,走道板自下至上分别对应设于底层横梁、第二层横梁及第三层横梁上。所述分支吊架为“日”字形框架结构,内圈侧壁支撑、外圈侧壁支撑分别设于分支吊架的内侧、外侧,走道板分别设于三层横梁上。所述走道板带有型钢边框,且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所述外圈侧壁支撑由型钢边框、水平栏杆及交叉钢斜撑组成,型钢边框中沿高向设多道水平栏杆,型钢边框沿2条对角线方向设交叉钢斜撑;所述内圈侧壁支撑由型钢边框及交叉钢斜撑组成,型钢边框沿2条对角线方向设交叉钢斜撑;内圈侧壁支撑、外圈侧壁支撑及钢模板中各构件分别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所述斜拉钢索为带有花篮螺栓的斜拉钢索。所述吊环挂钩为带有花篮螺栓的吊环挂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常规的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需要从下至上全程搭设,即便只是对筒仓上部进行局部加固也需要从地面开始往上架设脚手架,对脚手架材料的使用量很大;而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升降式施工平台仅设两层钢结构框架,大幅节省了材料使用量;2)常规的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施工模板需要反复进行人工拆卸、搬运及安装,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升降式施工平台由于钢模板直接吊挂在可升降平台上,无需人工搬运,拆卸、安装时只需要松开或拧紧钢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即可,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顶部悬挑梁及悬吊支撑点的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升降施工平台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升降施工平台的外立面展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升降施工平台的内立面展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框架在主体吊架处的横向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框架在分支吊架处的横向剖面图。图中:1.圆形筒仓2.混凝土加固层3.顶部悬挑梁4.主体吊架5.分支吊架6.外圈侧壁支撑7.内圈侧壁支撑8.钢模板9.走道板10.悬吊钢索11.提升装置12.斜拉钢索13.下部滚轮14.上部滚轮15.吊环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包括顶部悬挑梁3、主体吊架4、分支吊架5、外圈侧壁支撑6、内圈侧壁支撑7、走道板9、悬吊钢索10、斜拉钢索12、吊环挂钩15及提升装置11;所述顶部悬挑梁3沿圆形筒仓1的周向设置多个,每根顶部悬挑梁3均沿圆形筒仓1的径向设置,顶部悬挑梁3的内端设配重,外端与悬吊钢索10的上端相连,悬吊钢索10的下端连接提升装置11,提升装置11安装在主体吊架4的上部;主体吊架4与分支吊架5均为框架结构,分支吊架5设于相邻2个主体吊架4之间,主体吊架4与分支吊架5的内侧通过内圈侧壁支撑7连接,主体吊架4与分支吊架5的外侧通过外圈侧壁支撑6连接,在圆形筒仓1外侧共同组成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走道板9;环形框架内侧及外侧的主体吊架4与分支吊架5之间分别设斜拉钢索12;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4及分支吊架5中部分别设吊环挂钩15用于悬挂钢模板8;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4及分支吊架5上部设上部滚轮14,下部设下部滚轮13。所述主体吊架4为“目”字形框架结构,提升装置11设于最上层空间内,内圈侧壁支撑7、外圈侧壁支撑6分别对应下部两层空间的内侧、外侧设置,走道板9自下至上分别对应设于底层横梁、第二层横梁及第三层横梁上。所述分支吊架5为“日”字形框架结构,内圈侧壁支撑7、外圈侧壁支撑6分别设于分支吊架5的内侧、外侧,走道板9分别设于三层横梁上。所述走道板9带有型钢边框,且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所述外圈侧壁支撑6由型钢边框、水平栏杆及交叉钢斜撑组成,型钢边框中沿高向设多道水平栏杆,型钢边框沿2条对角线方向设交叉钢斜撑;所述内圈侧壁支撑7由型钢边框及交叉钢斜撑组成,型钢边框沿2条对角线方向设交叉钢斜撑;内圈侧壁支撑7、外圈侧壁支撑6及钢模板8中各构件分别具有统一的尺寸规格。所述斜拉钢索12为带有花篮螺栓的斜拉钢索。所述吊环挂钩15为带有花篮螺栓的吊环挂钩。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升降式施工平台,其全部重量均由设置在圆形筒仓1上的多根顶部悬挑梁3悬吊支撑;可升降施工平台由提升装置11通过悬吊钢索10连接主体吊架4进行整体提升;可升降施工平台主要有两层工作面,下层工作面负责钢模板8的安装,上层工作面负责钢筋绑扎和施工面清理等工作,2层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悬挑梁、主体吊架、分支吊架、外圈侧壁支撑、内圈侧壁支撑、走道板、悬吊钢索、斜拉钢索、吊环挂钩及提升装置;所述顶部悬挑梁沿圆形筒仓的周向设置多个,每根顶部悬挑梁均沿圆形筒仓的径向设置,顶部悬挑梁的内端设配重,外端与悬吊钢索的上端相连,悬吊钢索的下端连接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安装在主体吊架的上部;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均为框架结构,分支吊架设于相邻2个主体吊架之间,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内侧通过内圈侧壁支撑连接,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外侧通过外圈侧壁支撑连接,在圆形筒仓外侧共同组成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走道板;环形框架内侧及外侧的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之间分别设斜拉钢索;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中部分别设吊环挂钩用于悬挂钢模板;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上部设上部滚轮,下部设下部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悬挑梁、主体吊架、分支吊架、外圈侧壁支撑、内圈侧壁支撑、走道板、悬吊钢索、斜拉钢索、吊环挂钩及提升装置;所述顶部悬挑梁沿圆形筒仓的周向设置多个,每根顶部悬挑梁均沿圆形筒仓的径向设置,顶部悬挑梁的内端设配重,外端与悬吊钢索的上端相连,悬吊钢索的下端连接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安装在主体吊架的上部;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均为框架结构,分支吊架设于相邻2个主体吊架之间,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内侧通过内圈侧壁支撑连接,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的外侧通过外圈侧壁支撑连接,在圆形筒仓外侧共同组成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走道板;环形框架内侧及外侧的主体吊架与分支吊架之间分别设斜拉钢索;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中部分别设吊环挂钩用于悬挂钢模板;环形框架内侧的主体吊架及分支吊架上部设上部滚轮,下部设下部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圆形筒仓进行体外加固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吊架为“目”字形框架结构,提升装置设于最上层空间内,内圈侧壁支撑、外圈侧壁支撑分别对应下部两层空间的内侧、外侧设置,走道板自下至上分别对应设于底层横梁、第二层横梁及第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健伟杨贵宝王顺根林光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