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18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转动架、第二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动架,连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拦截索;第一转动架包括第一转动管、与第一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一横管;第二转动架包括第二转动管、与第二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二横管;第一横管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横管固定连接,第二横管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滑块,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横管固定连接,拦截索的一端穿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拦截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本装置能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和降低撞击对车辆以及车上人员的伤害。

A flexible anti-collision device with intercepting cable to prevent the impact of super high vehicles on bridges and tunn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止超高车撞击的拦截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装置或者方法主要有龙门架法和预警系统法,传统的限高龙门架的功能主要为限制车辆的高度和驾驶员的道路指示,然而传统的限高龙门架一般是刚性的,在遭到一次撞击后会遇到更换难、更换成本较大的问题,而且,会对超高车辆造成较大的损伤,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预警系统法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声光等物理措施来提醒驾驶员,但是,不能使汽车及时停下,对于驾驶员酒驾药驾、刹车系统故障等车辆失控情况,则不能对桥隧设施起保护作用,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总的来说,现有的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装置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已有的预警系统龙门架一般是刚性的,在遭到一次撞击后会遇到更换难、更换成本较大的问题而且,刚性的装置会对超高车辆造成较大的损伤,甚至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第二,传统的预警系统龙门架不能结合预警与保护车上人员的功能;第三,传统限高龙门架缺少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提醒驾驶员车辆已经超高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转动架、第二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动架,连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拦截索;第一转动架包括第一转动管、与第一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一横管;第二转动架包括第二转动管、与第二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二横管;从上往下看,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均在水平平面内转动;第一横管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横管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横管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滑块,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横管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拦截索的一端穿过第一弹簧与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转动架、第二支架、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动架,连接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的拦截索;第一转动架包括第一转动管、与第一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一横管;第二转动架包括第二转动管、与第二转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二横管;从上往下看,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均在水平平面内转动;第一横管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横管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横管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滑块,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横管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拦截索的一端穿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拦截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圆柱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圆孔和圆台孔,圆孔和圆台孔连通,拦截索依次穿过圆孔和圆台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还包括第一悬挂索和第二悬挂索;第一悬挂索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管固定连接,第一悬挂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圈,第二悬挂索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管固定连接,第二悬挂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橡胶圈,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均套在拦截索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隧的拦截索式柔性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悬挂索和第二悬挂索上均设有失稳熔断组件,第一悬挂索和第二悬挂索均包括第一索段和第二索段;失稳熔断组件包括吊盒和位于吊盒内的弹性片;吊盒上设有孔口,孔口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弹性片的长度,弹性片卡在吊盒内的孔口处,弹性片的两端均与吊盒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聪张力文周危刘爱荣江祖慊章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