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冒区支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23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冒区支护技术领域,提供高冒区支护方法及系统。高冒区支护方法包括: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在高冒区安装护表构件,进而护表构件的防护网可以对高冒区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并且,由于在高冒区安装柔模袋,且往柔模袋填充支撑介质,进而可以保证高冒区的稳定性,永久控制高冒区的冒落,避免使用发泡材料导致的放热量大以及强度低的问题。

Support method and system in High Cav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冒区支护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冒区支护
,尤其涉及高冒区支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高冒区是指顶板垮落超过正常的巷道设计高度的区域,一般也称为冒顶区。高冒区的存在不仅容易引起顶板垮落伤人,而且还易形成瓦斯积聚和遗煤自燃,存在安全隐患。对于高冒区目前的处理方法有:(1)木垛构顶方法,这种方法支护阻力小,在超前支撑压力下因过度压缩导致顶板下沉且稳定性差,极易受侧向力而倾倒失效,并且巷道在造型上还是保留垮落后的形状,如果巷道再次冒落,其危害依然很大,即不能永久控制其冒落;这种方法优点是可节约充填材料,施工简单快捷。(2)发泡材料构顶法,这种方法虽可以恢复巷道形状,但大量使用发泡材料时放热量大,近年来由此引发了多起安全事故,而且发泡材料强度低,对于强度有要求的巷道,比如沿空留巷时,并不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冒区支护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差、不能永久控制冒落、大量使用发泡材料时放热量大且强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冒区支护方法,包括: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将所述防护网安装至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的外露端;在所述外露端依次设置钢带、托盘和锁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的步骤中,采用拉线找平的方法,使得所有所述外露端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的步骤中,沿着巷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多排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在相邻排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所述围岩以及所述防护网之间形成填充区;所述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的步骤中,将所述柔模袋安装至所述填充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的步骤之前,包括:在所述高冒区的下方安装脚手架平台,调整所述脚手架平台至设定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的步骤中,采用铁丝将所述柔模袋绑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围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的步骤之后,以及所述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防护网下方设置临时支护;所述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填充所述支撑介质之后经过设定时长,拆除所述临时支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的步骤中,所述支撑介质为高水材料。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冒区支护系统,包括:护表构件,所述护表构件包括铺设于高冒区的防护网;柔模袋,安装于所述防护网以上的所述高冒区内,所述柔模袋与所述护表构件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表构件包括:钢带;托盘;锁具;锚杆和/或锚索;所述防护网、钢带、托盘和锁具沿着所述锚杆和/或锚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在高冒区安装护表构件,进而护表构件的防护网可以对高冒区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并且,由于在高冒区安装柔模袋,且往柔模袋填充支撑介质,进而可以保证高冒区的稳定性,永久控制高冒区的冒落,避免使用发泡材料导致的放热量大以及强度低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护表构件的高冒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护表构件的高冒区的纵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柔模袋的高冒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柔模袋的高冒区的纵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单体支柱的高冒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单体支柱的高冒区的纵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柔模袋注浆之后的高冒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柔模袋注浆之后的高冒区的纵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锚索的高冒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锚索的高冒区的纵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冒区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护表构件(不包括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护表构件(包括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杆;2:锚索;3:钢带;4:防护网;5:螺母;6:高冒区;7:柔模袋;8:单体支柱;9:铁丝;10:巷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冒区支护方法,请参见图1至图11,包括:S1、在高冒区6固定包括防护网4在内的护表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n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n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
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并将所述柔模袋固定至所述防护网和所述高冒区对应的围岩;
向所述柔模袋当中填充支撑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
将所述防护网安装至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的外露端;
在所述外露端依次设置钢带、托盘和锁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的步骤中,采用拉线找平的方法,使得所有所述外露端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冒区悬吊锚杆和/或锚索的步骤中,沿着巷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多排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在相邻排所述锚杆和/或所述锚索、所述围岩以及所述防护网之间形成填充区;
所述将柔模袋安装至所述防护网以上的高冒区内的步骤中,将所述柔模袋安装至所述填充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冒区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高冒区固定包括防护网在内的护表构件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高冒区的下方安装脚手架平台,调整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华文王东攀张文斌刘俊民刘超儒牛玲袁伟茗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