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应用在建筑屋顶防渗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基架和两排对称连接在基架上的彩钢板,所述基架长度大于屋顶长度,各个所述彩钢板均倾斜向下延伸出屋顶外,每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彩钢板相互拼接,所述彩钢板底面通过支杆连接有若干V形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与相邻两个彩钢板间的间隙对应,基架两端对应的所述彩钢板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板,两排所述彩钢板上通过立杆架设有的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延伸至与彩钢板抵触,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两端均延伸出彩钢板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屋顶渗漏可能性的效果。
Impervious steel structur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钢结构屋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屋顶防渗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
技术介绍
屋顶是指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撑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其用于抵抗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目前房屋建筑的屋顶防水普遍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在板体上方用膨胀珍珠岩作为保温层,再铺防水卷材配和沥青做成三油两粘防水材料,也有使用软性材料如塑料油膏、改性沥青及其它一些堵漏剂做防水材料。公开号为CN1091840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顶部的防水施工方法,其包括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屋面基础上铺设由防水剂、水泥、保温轻集料构成保温层;S2:在保温层上铺设由防水剂、水泥砂浆构成的找平层;S3:对穿过房屋顶部的管道焊接止水片处理;S4:铺设反应粘防水卷材;S5:封边处理;S6:在反应粘防水卷材上铺设由防水剂、水泥砂浆构成的保护层;S7:在保护层上铺设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所述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的光反射比大于等于0.8,厚度为0.8mm。这种结构造价低、施工简单,但是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之类的材料容易受到日晒雨淋、热胀冷缩、老化、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开裂,从而导致屋顶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具有降低屋顶渗漏可能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基架和两排对称连接在基架上的彩钢板,所述基架长度大于屋顶长度,各个所述彩钢板均倾斜向下延伸出屋顶外,每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彩钢板相互拼接,所述彩钢板底面通过支杆连接有若干V形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与相邻两个彩钢板间的间隙对应,基架两端对应的所述彩钢板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板,两排所述彩钢板上通过立杆架设有的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延伸至与彩钢板抵触,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两端均延伸出彩钢板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彩钢板将屋顶上的大部分雨水挡住,渗入相邻两个彩钢板缝隙间的雨水由导水板直接收集并导出,两排彩钢板对接处则被第二挡水板所遮挡,屋顶长度两端通过第一挡水板遮挡,无需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依靠结构进行防水、导水,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屋顶渗漏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架包括两个固定在屋顶上的型钢和若干垂直设置在两个型钢上的第一承重杆,两个所述型钢在相背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横杆,各个所述横杆上均垂直设有第二承重杆,所述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的上端均与彩钢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架组成结构简单、紧凑,在实际施工时可分段运输、组装,利于缩短施工周期。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一一对应,且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间通过剪刀撑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刀撑增加了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的承载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型钢通过若干方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型钢通过方管连成整体,使得单个型钢受到的作用力可分散,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屋顶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屋顶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与彩钢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托住彩钢板,保证了其与基架连接处的强度,稳定了彩钢板的固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承重杆通过钢缆与支撑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缆对支撑杆的牵引力增加了支撑杆的承载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型钢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挡水板的斜撑杆,所述第二挡水板内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延伸至彩钢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杆对第二挡水板进行支撑,加固了第二挡水板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屋顶外设有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安装框,地面上预埋有若干沿安装框排列方向分布的钢筋,所述钢筋向上穿过安装框,且穿过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框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杆连接,第三个所述安装框通过紧固螺栓与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框固定;各个所述安装框内均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若干沿窗框长度方向排列的玻璃板和竖杆,所述竖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插接有截面为T形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相邻两个玻璃板之间,所述竖杆上设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一端穿进卡槽内并与压板螺纹连接;所述窗框的两端均限位块,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槽底分别设腰型槽和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腰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幕墙增加了室内的采光面积;安装时,操作者可先在地面将玻璃板安装到窗框上,再统一将窗框装配到安装框上,减少了操作者空中作业的时间,既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又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设置的腰型槽给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提供了一定允许误差,方便了操作者固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玻璃板上设有防晒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晒膜具有隔热、阻挡紫外线等功能,利于降低室内能耗。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板侧壁上设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起到了对玻璃板的保护作用,减小了玻璃板被划伤、压碎的可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结构的配合来实现对雨水的阻挡和疏导,减小了传统依靠防水卷材等材料实现挡水的缺陷,提高了屋顶防渗的效果;2.通过玻璃幕墙增加了室内的采光面积,同时玻璃幕墙采用装配式结构,安装方便且安全系数高,利于缩短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承重杆和第二承重杆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钢筋和紧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安装框和窗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D处放大图。图10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玻璃板和防晒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11、彩钢板;12、支杆;13、导水板;14、第一挡水板;15、第二挡水板;151、立杆;21、第一承重杆;22、第二承重杆;221、钢缆;23、型钢;231、横杆;24、剪刀撑;25、方管;26、支撑杆;261、紧固螺钉;27、斜撑杆;28、盖板;3、玻璃幕墙;31、安装框;32、钢筋;321、紧固螺母;33、固定螺栓;34、紧固螺栓;35、窗框;36、玻璃板;361、防晒膜;37、竖杆;371、卡槽;38、压板;381、弹性垫;39、限位螺钉;41、限位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基架(1)和两排对称连接在基架(1)上的彩钢板(11),所述基架(1)长度大于屋顶长度,各个所述彩钢板(11)均倾斜向下延伸出屋顶外,每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彩钢板(11)相互拼接,所述彩钢板(11)底面通过支杆(12)连接有若干V形的导水板(13),所述导水板(13)与相邻两个彩钢板(11)间的间隙对应,基架(1)两端对应的所述彩钢板(11)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板(14),两排所述彩钢板(11)上通过立杆(151)架设有的第二挡水板(15),所述第二挡水板(15)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延伸至与彩钢板(11)抵触,所述第二挡水板(15)的两端均延伸出彩钢板(1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基架(1)和两排对称连接在基架(1)上的彩钢板(11),所述基架(1)长度大于屋顶长度,各个所述彩钢板(11)均倾斜向下延伸出屋顶外,每排的相邻两个所述彩钢板(11)相互拼接,所述彩钢板(11)底面通过支杆(12)连接有若干V形的导水板(13),所述导水板(13)与相邻两个彩钢板(11)间的间隙对应,基架(1)两端对应的所述彩钢板(11)侧壁上连接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板(14),两排所述彩钢板(11)上通过立杆(151)架设有的第二挡水板(15),所述第二挡水板(15)的两侧均倾斜向下延伸至与彩钢板(11)抵触,所述第二挡水板(15)的两端均延伸出彩钢板(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包括两个固定在屋顶上的型钢(23)和若干垂直设置在两个型钢(23)上的第一承重杆(21),两个所述型钢(23)在相背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横杆(231),各个所述横杆(231)上均垂直设有第二承重杆(22),所述第一承重杆(21)和第二承重杆(22)的上端均与彩钢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杆(21)和第二承重杆(22)一一对应,且第一承重杆(21)和第二承重杆(22)间通过剪刀撑(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型钢(23)通过若干方管(2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屋顶相背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远离屋顶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261)与彩钢板(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渗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杆(22)通过钢缆(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家豪,施海兵,黄健,施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