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80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薄膜为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膜,氧化石墨烯占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5~10%,薄膜的一面为光面,薄膜的另一面刻蚀有微轨道结构,微轨道结构为若干平行排列的沿欲卷曲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或三棱柱槽队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均匀,除气加热固化;采用激光刻蚀制备微轨道结构;将制备好的薄膜切割成需要的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可对油脂刺激做出三维的复杂变形响应,解决了多层结构寿命问题,便于生产加工。

A kind of oil sensitive film with controllable precision deform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变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智能材料可以在化学或物理的外界刺激下做出响应,因此由智能材料制备的薄膜在生物医学,传感器,微流体和机器人学等各个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目前智能薄膜的发展应用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制备薄膜所采用的智能软体材料需要较为复杂的合成方式,导致薄膜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薄膜针对外界刺激的响应速度较慢,响应动作滞后;目前的智能薄膜只能针对温度、湿度、光、电场、磁场、pH等的变化做出响应,难以针对油脂刺激做出响应;薄膜的变形精度不高,只能做出折叠、弯曲响应,难以实现三维的复杂变形响应;为了实现薄膜的形变响应,通常采用双层或多层材料设计,因此层间的结合力较弱,多次变形后,层间容易开裂分离,导致其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满足对油脂刺激做出三维的复杂变形响应需求,解决变形响应稳定性及寿命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膜,所述氧化石墨烯占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5~10%,所述薄膜的一面为光面,所述薄膜的另一面刻蚀有微轨道结构,所述微轨道结构为若干平行排列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纵截面为矩形,所述条形凹槽沿欲卷曲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膜,所述氧化石墨烯占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5~10%,所述薄膜的一面为光面,所述薄膜的另一面刻蚀有微轨道结构,所述微轨道结构为若干平行排列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纵截面为矩形,所述条形凹槽沿欲卷曲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的宽度为0.1~1毫米,深度为0.1~1毫米,相邻的所述条形凹槽间距为0.1~1毫米。


3.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掺杂氧化石墨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膜,所述氧化石墨烯占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0.5~10%,所述薄膜的一面为光面,所述薄膜的另一面刻蚀有微轨道结构,所述微轨道结构为若干行平行排列的三棱柱槽队列,每行所述三棱柱槽队列由若干三棱柱槽组成,相邻的所述三棱柱槽的截面三角的底边所在侧面呈连续且沿预卷曲方向延伸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槽的深度为0.1~1毫米,截面三角的底边长为0.1~1毫米,相邻的所述三棱柱槽队列中所述三棱柱槽的截面三角的底边所在侧面的间距为0.1~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占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3~5%。


6.一种油敏可控精密变形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搅拌:将氧化石墨烯与聚二甲基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照鹏董利明宋云云李佳倩王星南付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