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9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侧板,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搜救组件,所述底座位于搜救组件的底部的外部,且搜救组件后端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所述衔接块底部的外部连接有阻隔框。该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通过清理装置、安装板、限位套板、活动轴和液压杆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机器人外部的异物进行清理,避免在进行水下视频采集时存在较多的盲点,可保持机器人在水下工作的视野,增加搜救便捷程度,且可根据需要对清理装置进行角度的调整,可在水下作业时随时对外部异物进行清理移动。

A multifunctional underwater search and rescu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例如一种水下搜救机器人。市场上的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水下进行搜救作业,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进行水下搜救作业时不能够对机器人进行良好的保护,以及不便对一些遮挡摄像机的物品进行清理移动,为此,我们在现有的机器人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水下进行搜救作业,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进行水下搜救作业时不能够对机器人进行良好的保护,以及不便对一些遮挡摄像机的物品进行清理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侧板,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搜救组件,所述底座位于搜救组件的底部的外部,且搜救组件后端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所述衔接块底部的外部连接有阻隔框,且阻隔框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阻隔框的外部设置有清理板,且清理板的外部安装有清理装置。优选的,所述阻隔框外部的一端与衔接块为固定连接,且衔接块内部的中部与转动转轴为活动连接,并且阻隔框通过衔接块与转动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阻隔框为中空结构,且阻隔框内部的一端与防护板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限位套板、活动轴和液压杆,且清理装置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板,所述限位套板内部的中部穿设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末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优选的,所述限位套板内部的中部有活动轴为活动连接,且活动轴外部的一端与活动轴为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外部的一端与清理装置为紧密贴合,且清理装置通过安装板、限位套板与活动轴构成旋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可在旋转过程中对整个主体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在水下作业时有外部异物、水草等进入主体的内部,导致主体内部异物较多,增加重量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阻隔框进行操作,便于使用者的使用;2、该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通过清理装置、安装板、限位套板、活动轴和液压杆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机器人外部的异物进行清理,避免在进行水下视频采集时存在较多的盲点,可保持机器人在水下工作的视野,增加搜救便捷程度,且可根据需要对清理装置进行角度的调整,可在水下作业时随时对外部异物进行清理移动;3、该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整个体积小巧,适应于更多复杂的水下环境,在需对其进行运输移动时,也较为方便,机器人重量轻便,使用灵活,能够在水下恶劣危险环境下代替潜水员开展安全高效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清理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防护侧板;3、搜救组件;4、底座;5、衔接块;6、转动转轴;7、阻隔框;8、防护板;9、清理板;10、清理装置;1001、安装板;1002、限位套板;1003、活动轴;1004、液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主体1、防护侧板2、搜救组件3、底座4、衔接块5、转动转轴6、阻隔框7、防护板8、清理板9、清理装置10、安装板1001、限位套板1002、活动轴1003和液压杆1004,主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侧板2,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搜救组件3,底座4位于搜救组件3的底部的外部,且搜救组件3后端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5,衔接块5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6,衔接块5底部的外部连接有阻隔框7,且阻隔框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8,阻隔框7外部的一端与衔接块5为固定连接,且衔接块5内部的中部与转动转轴6为活动连接,并且阻隔框7通过衔接块5与转动转轴6构成旋转结构;阻隔框7为中空结构,且阻隔框7内部的一端与防护板8为固定连接,在水下进行搜救作业时阻隔框7能够利用衔接块5与转动转轴6的相互作用进行旋转,可在旋转过程中对整个主体1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在水下作业时有外部异物、水草等进入主体1的内部,导致主体1内部异物较多,增加重量的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阻隔框7进行操作,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阻隔框7的外部设置有清理板9,且清理板9的外部安装有清理装置10,清理装置10包括安装板1001、限位套板1002、活动轴1003和液压杆1004,且清理装置1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套板1002,限位套板1002内部的中部穿设有活动轴1003,且活动轴1003的末端安装有安装板1001,安装板1001底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1004,限位套板1002内部的中部有活动轴1003为活动连接,且活动轴1003外部的一端与活动轴1003为焊接连接,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机器人外部的异物进行清理,避免在进行水下视频采集时存在较多的盲点,可保持机器人在水下工作的视野,增加搜救便捷程度,且可根据需要对清理装置10进行角度的调整,可在水下作业时随时对外部异物进行清理移动,液压杆1004外部的一端与清理装置10为紧密贴合,且清理装置10通过安装板1001、限位套板1002与活动轴1003构成旋转结构,整个体积小巧,适应于更多复杂的水下环境,在需对其进行运输移动时,也较为方便,机器人重量轻便,使用灵活,能够在水下恶劣危险环境下代替潜水员开展安全高效的工作。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使用时,JHW-ROV300水下探测搜救机器人可用于执行水下不同的任务,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救援、海上救助、军队、海警、海事、海关、核电、水电、海洋石油、渔业部门”的教援、探测和科学研究。核心部件有水下推进器、水下摄像系统、机械手、显示控制器。系统尺寸小,重量轻便,使用灵活,能够在水下恶劣危险环境下代替潜水员开展安全高效的工作,且在水下进行搜救作业时阻隔框7能够利用衔接块5与转动转轴6的相互作用进行旋转,可在旋转过程中对整个主体1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在水下作业时有外部异物、水草等进入主体1的内部,导致主体1内部异物较多,增加重量的问题,阻隔框7是一种具有一定网孔口径的透明塑料材质,并且在进行水下搜救作业时液压杆1004能够带动活动轴1003外部的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侧板(2),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搜救组件(3),所述底座(4)位于搜救组件(3)的底部的外部,且搜救组件(3)后端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5),所述衔接块(5)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6),所述衔接块(5)底部的外部连接有阻隔框(7),且阻隔框(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8),所述阻隔框(7)的外部设置有清理板(9),且清理板(9)的外部安装有清理装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侧板(2),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搜救组件(3),所述底座(4)位于搜救组件(3)的底部的外部,且搜救组件(3)后端外部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5),所述衔接块(5)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6),所述衔接块(5)底部的外部连接有阻隔框(7),且阻隔框(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8),所述阻隔框(7)的外部设置有清理板(9),且清理板(9)的外部安装有清理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框(7)外部的一端与衔接块(5)为固定连接,且衔接块(5)内部的中部与转动转轴(6)为活动连接,并且阻隔框(7)通过衔接块(5)与转动转轴(6)构成旋转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框(7)为中空结构,且阻隔框(7)内部的一端与防护板(8)为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画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