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39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包括海床基框架、水下声学释放器、回收线包和配重模块;海床基框架上设有能够转动的释放钩;水下声学释放器包括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通过线缆连接传输脱钩信号;信号接收部分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执行脱钩部分的主体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其还通过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执行脱钩部分在接收到脱钩信号时连接部与释放钩脱离;回收线包包括线圈框架和回收线;配重模块包括配重块和吊架,吊架被配置为在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时吊挂在释放钩上、在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放钩脱离时自动脱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海床基方便回收,结构通用性强。

Convenient recovery of seabed base for underwater stereo observ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
本技术属于海洋装备
,涉及一种用于水下立体观测系统使用的海床基,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海床基。
技术介绍
现有水下立体观测以传统式浮标为主,传统浮标观测系统搭载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在浮标本体,无需往海面及以下供电。目前设计的海床基主要应用于海底缆式观测,立体观测自主回收海床基还没有成熟产品。因此,传统立体观测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对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水下锚系立体观测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浮标的功能,还能够对海洋剖面、海底等进行全面立体观测。该观测系统监测仪器分布海床基上,这需要一根电缆将浮标本体的电量传输给海面以下的仪器。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而言,海床基的自主回收显得格外重要且方便。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观测只停留在水体表面,不能同时监测海底环境。传统海床基无自主回收功能,仪器和设备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通用性强、方便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水下立体观测系统海床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n海床基框架,其被配置为在水下没有配重的情况下能够自动上浮;所述海床基框架上能够转动的安装有释放钩;/n水下声学释放器,其包括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所述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通过线缆连接传输脱钩信号;所述信号接收部分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所述执行脱钩部分的主体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其还通过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所述执行脱钩部分在接收到所述脱钩信号时所述连接部与释放钩脱离;/n回收线包,其包括线圈框架和圈绕在线圈框架上的回收线;/n以及配重模块,其包括配重块和吊架,所述吊架固定在配重块上;所述吊架被配置为在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床基框架,其被配置为在水下没有配重的情况下能够自动上浮;所述海床基框架上能够转动的安装有释放钩;
水下声学释放器,其包括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所述信号接收部分和执行脱钩部分通过线缆连接传输脱钩信号;所述信号接收部分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所述执行脱钩部分的主体固定在海床基框架上、其还通过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所述执行脱钩部分在接收到所述脱钩信号时所述连接部与释放钩脱离;
回收线包,其包括线圈框架和圈绕在线圈框架上的回收线;
以及配重模块,其包括配重块和吊架,所述吊架固定在配重块上;所述吊架被配置为在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时吊挂在释放钩上、在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放钩脱离时自动脱钩;
所述线圈框架固定在吊架上,所述回收线的一端连接吊架,其另一端连接所述海床基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钩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海床基框架上,在所述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与释放钩连接的状态下,所述释放钩竖直延伸,所述执行脱钩部分的连接部连接释放钩的上部、所述吊架吊挂在释放钩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脱钩部分横卧式安装在海床基框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方便回收海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床基框架包括底管、支撑板和中心框架,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底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洋张帅魏铃铃王明孙贵林吴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