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及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二从动轮固定于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前端的第一辊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宽度方向划分为两个区间范围T1和T2,其中,靠近第一从动轮的位置的T1范围为8YU齿形,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位置的T2范围为光面轮。
A multi axis driving unit of embo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卫生巾、纸尿裤、拉拉裤、卫生裤等领域,具体为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一次性卫生用品制造设备中的凸凹压花装置,一般会采用多辊设计:压花辊、凸辊和至少一个光辊。由于凸辊的凸起要插入至压花辊的凹孔部中,因此压花辊和凸辊之间是带有相位要求的,其驱动单元通常会采用齿轮结构,来提升其传动的精准性。但是光辊和压花辊只需要相互抵接而没有相位要求,因此他们之间的传动要求精度不是很高,如果整个凸凹压花装置全部采用齿轮驱动的方式会使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不合理且又不易调节。因此,对于多轴的驱动方式需要寻求结构简单、易于调节、又能满足多辊各自特性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及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二从动轮固定于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前端的第一辊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宽度方向划分为两个区间范围T1和T2,其中,靠近第一从动轮的位置的T1范围为8YU齿形,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位置的T2范围为光面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为与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齿形轮相配的齿形带。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的圆周方向具有均匀布设的多个凹孔部,所述第一辊内部具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圆周方向的多个凹孔部贯通,并通过配气盘将吸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引入至第一辊的内部,将经过第一辊上的第一片材吸附至凹孔部中进行立体赋形。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的圆周方向具有均匀布设的多个凸起花型,所述凸起花型用于形成热封粘合图案。优选的,与所述第一辊相配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辊,所述第二辊通过第二连轴器与后方的第二驱动轴相连,第二辊圆周方向具有多个凸起,该凸起对应插入至第一辊的凹孔部内部,用于强制将第一片材引入至第一辊的凹孔部内部进行立体赋形。优选的,与所述第一辊(1)与第二辊(2)相啮合的下流侧设置与所述第一辊(1)的凸起花型(1g)抵接的第三辊(3)和第四辊(4),所述凸起花型(1g)用于与第三辊(3)和第四辊(4)形成所述第一片材W1与第二片材W2进行复合的热封粘合图案。优选的,所述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及第五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固定于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三从动轮为8YU齿形,其与第二从动轮的8YU齿形部分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为与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的齿形轮相配的8YU的双面齿形带。优选的,所述第四从动轮固定于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前端的第三辊连接,所述第四从动轮为光面轮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五从动轮固定于第四驱动轴,所述第四驱动轴通过第四联轴器与前端的第四辊连接,所述第五从动轮为光面轮结构。优选的,所述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光面轮位置相一一对应,第三皮带环绕于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光面轮上,所述第三皮带为平皮带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第一辊和第二辊驱动采用专有精密的8YU齿形带,传动效率高、精度好、同时实现相位的精确调整。两侧的第三辊和第四辊采用平皮带驱动,其传动平稳,能缓和第一辊赋形压花时的冲击和振动,实现第一辊和第三辊/第四辊线速度的自动调整,实现对第一辊花型的保护,减少维护成本。该驱动装置结构紧凑、简单、集成度高、又易于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凸凹压花装置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侧面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凸凹压花装置的正面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凸凹压花装置的第一辊和第三辊/第四辊侧面驱动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辊、第一从动轮1a、第二从动轮1b、第一驱动轴1c、第一联轴器1d、配气盘1e、凹孔部1f、凸起花型1g、第二辊2、第三从动轮2a、第二驱动轴2b、第二联轴器2c、凸起2d、第三辊3、第四从动轮3a、第三驱动轴3b、第三联轴器3c、第四辊4、第五从动轮4a、第四驱动轴4b、第四联轴器4c、主动轮5、框架6、第一张紧轮7、第二张紧轮8、第一皮带P1、第二皮带P2、第三皮带P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本技术相关术语和符号说明: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从动轮1a,第二从动轮1b,第三从动轮2a,第四从动轮3a,第五从动轮4a以及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与电机相连,并通过第一皮带P1环绕于所述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1a的外周,将动力传送至第一从动轮1a上。所述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1a为齿形轮,第一皮带P1为与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1a的齿形轮相配的齿形带。如图2所示,第一从动轮1a与第二从动轮1b并排设置并固定于第二从动轮1b上,第二从动轮1b通过胀紧套固定于第一驱动轴1c。所述第二从动轮1b宽度方向可划分为两个区间范围T1和T2,其中,靠近第一从动轮1a位置的T1范围为8YU齿形,而远离第一从动轮1a位置的T2范围为光面轮,其作用后方阐述。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轴1c通过第一联轴器1d与前端的第一辊1连接。如图3-4所示,第一辊1为圆周方向具有均匀布设的多个凹孔部1f和多个凸起花型1g,第一辊1内部具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圆周方向的多个凹孔部1f贯通(图中未示),通过配气盘1e将吸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引入至第一辊1的内部,将经过第一辊1上的第一片材W1吸附至凹孔部1f中进行立体赋形。第一辊1圆周方向的多个凸起花型1g用于形成热封粘合图案(与后方的第三辊3一同描述)。与所述第一辊1相配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辊2,第二辊2圆周方向具有多个凸起2d,该凸起2d对应插入至第一辊1的凹孔部1f内部,用于强制将第一片材W1引入至第一辊1的凹孔部1f内部进行立体赋形。同第一辊1相同地,所述第二辊2通过第二连轴器2c与后方的第二驱动轴2b相连,上述第三从动轮2a固定于第二驱动轴2b。由于第二辊2的凸起2d要插入第一辊1的凹孔部1f,也就是第一辊1和第二辊2之间具有相位关系,因此关于第一辊1和第二辊2的驱动要非常精密,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从动轮(1a),第二从动轮(1b)及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P1)与第一从动轮(1a)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a)与第二从动轮(1b)同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二从动轮(1b)固定于第一驱动轴(1c),第一驱动轴(1c)通过第一联轴器(1d)与前端的第一辊(1)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b)宽度方向划分为两个区间范围T1和T2,其中,靠近第一从动轮(1a)的位置的T1范围为8YU齿形,远离第一从动轮(1a)的位置的T2范围为光面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从动轮(1a),第二从动轮(1b)及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P1)与第一从动轮(1a)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a)与第二从动轮(1b)同轴设置并相互固定,第二从动轮(1b)固定于第一驱动轴(1c),第一驱动轴(1c)通过第一联轴器(1d)与前端的第一辊(1)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b)宽度方向划分为两个区间范围T1和T2,其中,靠近第一从动轮(1a)的位置的T1范围为8YU齿形,远离第一从动轮(1a)的位置的T2范围为光面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P1)为与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1a)的齿形轮相配的齿形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1)的圆周方向具有均匀布设的多个凹孔部(1f),所述第一辊(1)内部具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圆周方向的多个凹孔部(1f)贯通,并通过配气盘(1e)将吸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引入至第一辊(1)的内部,将经过第一辊(1)上的第一片材(W1)吸附至凹孔部(1f)中进行立体赋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1)的圆周方向具有均匀布设的多个凸起花型(1g),所述凸起花型(1g)用于形成热封粘合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凹压花装置的多轴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辊(1)相配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辊(2),所述第二辊(2)通过第二连轴器(2c)与后方的第二驱动轴(2b)相连,第二辊(2)圆周方向具有多个凸起(2d),该凸起(2d)对应插入至第一辊(1)的凹孔部(1f)内部,用于强制将第一片材(W1)引入至第一辊(1)的凹孔部(1f)内部进行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
申请(专利权)人: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