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3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新型抗病毒药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包括如下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不论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均表现出优越的抗病毒性肺炎作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制备的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与临床一线药物相比活性更为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药物。

Application of a compound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pneumo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病毒性肺炎是经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后向下蔓延造成的肺部炎症。病毒性肺炎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任何时候,但于冬、春季节暴发且流行,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症状。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常与病毒毒力、感染途径、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等有关。该病高发于老年人和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呼吸道途径感染为主,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疾病。可造成肺炎的病毒较少,以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最为常见。病毒性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吸入性感染,经由飞沫途径进行人与人传染,主要是因为其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会向下蔓延,常伴气管-支气管炎,而且,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也会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播。器官移植的病例可由多次输血或供者器官导致病毒传播。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肺炎不会伴有气管-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水平的气体交换失常,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肺损伤,可造成患者的呼吸窘迫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已有研究表明,单核细胞浸润和肺泡水肿都可导致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及肺水肿,进而病毒感染诱发肺损伤,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因此,针对日益增多的病毒疫情,探寻新型抗病毒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新型抗病毒药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包括如下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按照重量比为1∶1的比例联用。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5N1、H7N9、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冠状病毒包括HcoV-OC43、HcoV-229E、HcoV-HKU1、HcoV-NL6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和药学上接受的载体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和药学上接受的载体。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为: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和/或氨水反应后生成的盐;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为: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和/或氨水反应后生成的盐。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在药学上接受的载体为靶向纳米载体。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将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制备成医用喷雾剂外用剂以及制备成口服制剂、喷雾制剂、含片制剂、注射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包括具有治疗病毒性感染肺炎及其并发症功效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不论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均表现出优越的抗病毒性肺炎作用;与单给药相比,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的组合物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抗炎活性。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制备的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与临床一线药物相比活性更为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药物。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经济,具有成本低,且便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据现有报道,从1982年至2002年,全球被批准上市的药物中,大于50%是源于天然产物。本申请报道了一种可以防治病毒性肺炎的药物组合,已通过病毒性实验筛选实验证实其有效性。下面结合实施例1~4对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组合药物对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实验方法:C57BL/6小鼠(20~25g),通过体重不同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A组,空白对照组;B组,HcoV-OC43病毒模型组;C组,HcoV-OC43病毒化合物1组;D组,HcoV-OC43病毒化合物2组;E组,HcoV-OC43病毒化合物1和2组合组(低剂量);F组,HcoV-OC43病毒化合物1和2组合组(高剂量);G组,阳性药利巴韦林组;H组,阳性药奥司他韦组。所有组动物均采用丙泊酚尾静脉麻醉,除了空白对照组外,都通过滴鼻感染HcoV-OC43病毒液(30μL)。随后处理如下:A组小鼠:灌胃给予药物干预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B组小鼠:灌胃给予药物干预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C组小鼠:灌胃给予100mg/kg/d的化合物1;D组小鼠:灌胃给予100mg/kg/d的化合物2;E组小鼠:灌胃给予50mg/kg/d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低剂量组);F组小鼠:灌胃给予100mg/kg/d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高剂量组);G组小鼠:灌胃给予100mg/kg/d的利巴韦林;H组小鼠:灌胃给予100mg/kg/d的奥司他韦。各组小鼠连续给药四天。冠状病毒处理96h后,称重,眼球取血,测血清IL-1β、IL-6、NF-κB和TNF-α水平,分离左右肺组织于-80℃保存,用于测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NF-κB和TNF-α水平、血凝滴度、肺炎性因子等指标。A~G组小鼠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A~G组小鼠的指标检测结果从表1的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1和2的组合,均显著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的IL-1β、IL-6、NF-κB和TNF-α水平,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2以及化合物1和2的组合均可显著改善冠状病毒性肺炎。从表1的结果还可得知,化合物1和2的组合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化合物1和单独使用化合物2干预,并且组合药物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本实施例所说的化合物1是指具有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化合物2是指具有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组合药物对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实验方法:C57BL/6小鼠(20~25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A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如下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如下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和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按照重量比为1∶1的比例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5N1、H7N9、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状病毒包括HcoV-OC43、HcoV-229E、HcoV-HKU1、HcoV-NL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式1结构的嘌呤化合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和药学上接受的载体和/或式2结构的蒽醌衍生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和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张伯礼李幼平张俊华钮海辛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