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074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包括中枢锁扣以及两组固定卡爪;中枢锁扣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钛棒A,中枢锁扣中设置有驱动组件;两组固定卡爪分别位于中枢锁扣的两个相对侧,固定卡爪的短边的端部设置有钛棒B,固定卡爪的长边滑动设置在中枢锁扣中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该脊柱脱位复位装置中的两组固定卡爪上的钛棒B能够固定在骨折处放置的椎弓根螺钉上,并将固定杆上的钛棒A固定在两组固定卡爪之间椎体上放置的椎弓根螺钉上,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固定卡爪同步动作,便可以轻松的牵引骨折处进行复位,从而使骨折锥体的复位更加的简单,并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脊柱骨折(脱位)作为常见创伤性疾病,以胸腰椎骨折最为常见,除了少数稳定性好的轻微骨折外,大多数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达到脊髓神经减压、恢复脊柱正常序列以及稳定脊柱的目的,以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2、一般对于移位不明显或易复位的骨折,往往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手术方式便能够快速达到手术目的;但是,对于严重骨折脱位的脊柱骨折,目前常规治疗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3、1、骨折脱位严重,骨折端移位明显,有时甚至伴有骨折端卡压,常规器械复位不方便施力,无法施加较大牵引力来矫正脊柱,骨折端复位困难,难以达到功能复位;

4、2、脊柱骨折严重时,往往伴有脊髓神经压迫损伤,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脊髓神经,以免二次损伤,而术中常规器械在复位过程中无法控制复位力度,脊髓神经由于复位力量的变化较大,容易产生震荡损伤,加重脊髓损伤的风险;

5、3、严重骨折脱位复位困难,延长了手术时间,可能造成患者失血增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施加较大牵引力的脊柱骨折脱位复位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器械在复位时不方便施力,无法施加较大牵引力来矫正脊柱,导致骨折端复位困难,难以达到功能复位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3、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包括中枢锁扣以及两组固定卡爪;

4、所述中枢锁扣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中枢锁扣的一端设置有钛棒a,所述中枢锁扣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操作端延伸至所述中枢锁扣的外部;

5、所述固定卡爪为“l”字形结构,两组所述固定卡爪分别位于所述中枢锁扣的两个相对侧,所述固定卡爪的短边的端部设置有钛棒b,所述固定卡爪的长边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枢锁扣中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两组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中枢锁扣连接形成“m”字形结构;通过操作所述驱动组件能够控制两组所述固定卡爪的短边同步的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杆的方向移动。

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卡爪包括爪体和滑动杆;

7、所述爪体的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所述爪体的固定端与所述滑动杆的固定端连接形成“l”字形结构。

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滑动杆的固定端设置有穿孔和两组限位块a;

9、两组所述限位块a位于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面,两组所述限位块a的间隙与所述爪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穿孔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a之间,所述穿孔背离所述限位块a的一面转动设置有旋转螺母a;

10、所述爪体的固定端设置有螺杆a,所述爪体滑动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块a之间,所述螺杆a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旋转螺母a螺纹连接。

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穿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穿孔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穿孔的圆周方向设置;

12、所述旋转螺母a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环绕所述旋转螺母a的周向设置,所述旋转螺母a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转动设置在所述穿孔处。

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中枢锁扣的下端面设置有通孔和两组限位块b;

14、两组所述限位块b的间隙与所述固定杆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通孔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b之间,所述通孔贯穿至所述中枢锁扣的顶部,所述中枢锁扣的外侧顶部设置有旋转螺母b;

15、所述固定杆的固定端设置有螺杆b,所述固定杆滑动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块b之间,所述螺杆b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旋转螺母b螺纹连接。

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

17、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中枢锁扣内,且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固定卡爪的短边平行;

18、所述固定卡爪的长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匹配的卡齿a,两组所述固定卡爪的长边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两侧。

1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母;

20、所述驱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延伸至所述中枢锁扣的外侧顶部,所述调节螺母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部匹配的卡槽,所述调节螺母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转动部的配合套设在所述驱动齿轮上。

2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转动部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转动部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母的外侧壁为正六边形。

2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固定卡爪的长边背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面设置有卡齿b,所述中枢锁扣对应所述卡齿b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能够限制所固定卡爪的短边向靠近所述固定杆的方向移动。

2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限位卡扣的中部铰接在所述中枢锁扣上,所述限位卡扣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所述限位卡扣以及所述中枢锁扣上,使得所述限位卡扣的抵接端始终卡设在所述卡齿b中;

24、所述卡齿b远离所述固定卡爪的短边的一面为垂直面,所述固定卡爪的长边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垂直面;所述卡齿b靠近所述固定卡爪的短边的一面为斜面。

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6、该脊柱脱位复位装置中的两组固定卡爪上的钛棒b能够固定在骨折处椎体上放置的椎弓根螺钉上,并将固定杆上的钛棒a固定在两组固定卡爪之间椎体上放置的椎弓根螺钉上,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固定卡爪同步动作,便可以轻松的牵引骨折处进行复位,从而使骨折椎体的复位更加的简单,并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枢锁扣(1)以及两组固定卡爪(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爪(2)包括爪体(21)和滑动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2)的固定端设置有穿孔(222)和两组限位块A(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22)为圆形通孔,所述穿孔(222)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2221),所述限位槽(2221)环绕所述穿孔(222)的圆周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锁扣(1)的下端面设置有通孔(14)和两组限位块B(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驱动齿轮(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还包括调节螺母(1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1211)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卡槽(12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转动部(121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母(122)的外侧壁为正六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爪(2)的长边背离所述驱动齿轮(121)的一面设置有卡齿B(225),所述中枢锁扣(1)对应所述卡齿B(225)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卡扣(13),所述限位卡扣(13)能够限制所固定卡爪(2)的短边向靠近所述固定杆(11)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13)的中部铰接在所述中枢锁扣(1)上,所述限位卡扣(13)的铰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所述限位卡扣(13)以及所述中枢锁扣(1)上,使得所述限位卡扣(13)的抵接端始终卡设在所述卡齿B(225)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枢锁扣(1)以及两组固定卡爪(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爪(2)包括爪体(21)和滑动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2)的固定端设置有穿孔(222)和两组限位块a(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22)为圆形通孔,所述穿孔(222)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槽(2221),所述限位槽(2221)环绕所述穿孔(222)的圆周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锁扣(1)的下端面设置有通孔(14)和两组限位块b(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驱动齿轮(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脱位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王哲赵一泽吴锐邦丰干钧刘立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