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颈椎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颈椎康复训练类产品,通常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大型牵引式,带有固定床或固定椅,需要整个上半身及上肢穿带以实现固定,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不可能移动或携带,对于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还需要其他专业人员辅助操作;第二种是便携式产品,其结构较为简单,但不设置有源驱动装置,依靠被动拉伸原理,对患处姿态进行调节固定,以此实现康复效果。然而颈椎处的关节、神经和肌肉分布多且复杂,不具备颈椎康复专业知识的人员,对患处姿态进行调节固定时,如果方法不科学将直接造成病患加剧,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颈椎康复机器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包括:胸背固定托组件;胸背托连接支撑架,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胸背固定托组件的顶侧;减速电机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胸背固定托组件;/n胸背托连接支撑架,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胸背固定托组件的顶侧;/n减速电机组件,所述减速电机组件安装在胸背托连接支撑架的一侧;/n颈部调节固定架,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安装在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之间;/n下巴支撑托架,所述下巴支撑托架安装在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的一侧底部;/n后脑支撑托架,所述后脑支撑托架安装在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的顶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胸背固定托组件;
胸背托连接支撑架,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胸背固定托组件的顶侧;
减速电机组件,所述减速电机组件安装在胸背托连接支撑架的一侧;
颈部调节固定架,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安装在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之间;
下巴支撑托架,所述下巴支撑托架安装在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的一侧底部;
后脑支撑托架,所述后脑支撑托架安装在所述颈部调节固定架的顶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背固定托组件包括胸背固定托垫,所述胸背固定托垫的顶侧四角设有胸背托连接支撑架连接柱,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连接柱的顶侧开设有连接柱滑轨,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柱锁紧螺丝滑槽,所述连接柱锁紧螺丝滑槽与连接柱滑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背固定托垫底层为橡胶材料,所述胸背固定托垫上层为合金材料,所述胸背固定托垫上遍布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颈部调节固定架轴柱和圆形转轴孔,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后侧设有动力控制室,所述胸背托连接支撑架的底侧四角设有连接滑柱,所述连接滑柱与连接柱滑轨相适配,连接滑柱上安装有连接柱锁紧螺丝,连接柱锁紧螺丝与连接柱锁紧螺丝滑槽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动力控制室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减速盒,所述减速盒的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近端为圆形区域,所述传动轴上的圆形区域与圆形转轴孔相适配,所述传动轴远端为D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盒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梁,李辕,吕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平康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