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机翼,机翼端部设置有扇叶,机身内腔设置有电路板、接收器、单片机、气体发生器和电源,接收器用于接收远程遥控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用于接收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机身外底部设置有由围板和挡板构成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气囊,气体发生器连接导管,机身底壁上开有供导管通过的通孔,导管通向气囊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可以在无人机坠落时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减轻无人机接触地面时的碰撞冲击力,减少无人机的碰撞损失,减少维护修理成本。
A fall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按应用领域来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无人机。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四轴飞行器是无人机中的一种,又称四旋翼飞行器、四旋翼直升机,简称四轴和四旋翼,四轴飞行器是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四轴飞行器的四个螺旋桨都是电机直连的简单机构,十字形的布局允许飞行器通过改变电机转速获得旋转机身的力,从而调整自身姿态,稳定的四轴飞行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四轴飞行器可以自由地实现悬停和空间中的自由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外,因为它结构简单,机械稳定性好,所以成本低廉、性价比很高。但是无人机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由于误操作或机器本身的故障导致坠机,现有的无人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和设备,一旦发生碰撞便会损毁机器,影响后续工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解决了无人机坠落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减轻无人机接触地面时的碰撞冲击力,减少无人机的碰撞损失,减少维护修理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机翼,所述机翼端部设置有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腔设置有电路板、接收器、单片机、气体发生器和电源,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远程遥控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所述机身外底部设置有由围板和挡板构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导管,所述机身底壁上开有供导管通过的通孔,所述导管通向气囊内部。所述机身外底部的容置腔周围对称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机翼内部设置有电子调速器和驱动电机,所述单片机连接电子调速器,单片机用于接收指令并向电子调速器发送转速指令,所述电子调速器根据转速指令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扇叶旋转。所述机身正面设置有螺纹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路板、接收器、单片机和气体发生器设置于机身内腔底壁上,所述电源设置于机身内腔顶壁上。所述机身为圆形体。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本技术的无人机机身内腔设置有电路板、接收器、单片机和气体发生器,接收器可以接收远程遥控指令,并将遥控指令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经过导管进入气囊对其进行充气,随着气囊膨胀,将挡板和围板由内至外撑开,气囊弹出覆盖无人机底部,使无人机接触地面时得到缓冲,减少无人机在坠落时受到的碰撞冲击力,降低无人机受到的撞击损伤。另外,机翼内部设有电子调速器和驱动电机,单片机还用于连接电子调速器,将接收到的远程遥控指令转换为转速指令发送给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根据转速指令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从而带动扇叶旋转,使无人机得到上升或下降的飞行动力。由此可见,单片机和接收机可同时执行控制无人机上升、下降飞行,以及在坠落前引发气囊充气弹出,为无人机提供落地保护等两项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控制部件,减少控制部件数量,降低无人机成本。同时,人为操控引爆气囊充气较为精确有效,确保气囊能够及时充气弹出,为无人机提供及时落地保护,避免因充气延迟造成保护失效,致使无人机受到碰撞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机身正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0,机身10为圆形体,机身10外周等距离设置有机翼20,机翼20端部设置有扇叶21,机身10内腔底壁上设置有电路板11、接收器12、单片机13和气体发生器14,机身10内腔顶壁上设置有电源15,为接收器12、单片机13等电子器件提代能源供给,电源15为蓄电池或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可以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节能环保。机身10正面设置有螺纹连接的顶盖16,可以旋转顶盖16将无人机机身10打开,以便对机身10内部的电子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为了便于拿放无人机,顶盖16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凹槽161。机身10外底部设置有由围板31和挡板32构成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气囊33,气体发生器14连接导管16,机身10底壁上开有供导管16通过的通孔,导管16通向气囊33内部。为了给无人机落地时提供站立支撑力,机身10外底部的容置腔周围对称设置有支撑腿34。机翼20内部设置有电子调速器22和驱动电机23,单片机13连接电子调速器22。日常飞行过程中,接收器12可以接收远程遥控器发出的遥控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单片机13,单片机13接收指令并向电子调速器22发送转速指令,电子调速器22根据转速指令控制驱动电机23工作,带动扇叶21旋转,控制无人飞行器上升或下降飞行,执行相应的飞行任务。当操作员感受到无人机发生故障、无法操控飞行方向时,或无人机飞行时碰撞到其它建筑物、即将坠落时,可以利用遥控器向接收器12发送指令,单片机13接收到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14,气体发生器14产生气体,经过导管16进入到气囊33,对气囊33进行充气,气囊33充气膨胀后,将挡板32由内至外撑破,或将挡板32和围板31同时撑破,气囊33弹出覆盖在无人机底部,在无人机撞击地面时起到缓冲作用,减轻无人机接触地面时的碰撞冲击力,减少无人机的碰撞损伤。本技术的单片机和接收机可同时执行控制无人机上升、下降飞行,以及在坠落前引发气囊充气弹出,为无人机提供落地保护等两项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控制部件,减少控制部件数量,降低无人机成本。同时,人为操控引爆气囊充气较为精确有效,确保气囊能够及时充气弹出,为无人机提供及时落地保护,避免因充气延迟造成保护失效,致使无人机受到碰撞损伤。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机翼(20),所述机翼(20)端部设置有扇叶(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内腔设置有电路板(11)、接收器(12)、单片机(13)、气体发生器(14)和电源(15),所述接收器(12)用于接收远程遥控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单片机(13),所述单片机(13)用于接收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14),所述机身(10)外底部设置有由围板(31)和挡板(32)构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气囊(33),所述气体发生器(14)连接导管(16),所述机身(10)底壁上开有供导管(16)通过的通孔,所述导管(16)通向气囊(33)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机翼(20),所述机翼(20)端部设置有扇叶(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内腔设置有电路板(11)、接收器(12)、单片机(13)、气体发生器(14)和电源(15),所述接收器(12)用于接收远程遥控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单片机(13),所述单片机(13)用于接收指令并启动气体发生器(14),所述机身(10)外底部设置有由围板(31)和挡板(32)构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气囊(33),所述气体发生器(14)连接导管(16),所述机身(10)底壁上开有供导管(16)通过的通孔,所述导管(16)通向气囊(3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外底部的容置腔周围对称设置有支撑腿(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邢振林,张立,艾剑良,王之豪,高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