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座板、下模座板、导向组件、模芯固定板、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所述上模座板位于下模座板的上方,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模芯固定板,此模芯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模模芯,所述凹模模芯的型腔向下;所述下模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模芯固定板,该模芯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模芯,所述凸模模芯的凸起向上;所述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对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进行导向,通过模芯固定板对模芯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拆卸,便于修护。
A crimping die for connecting wire and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搭铁线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用电设备与车体之间有良好的连接,减少电路的电阻。这根导线极为重要,很多发动机故障都是由于它连接不好引起的。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上设备功能越来越多,搭铁线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好的搭铁线接线端子可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因此用于搭铁线的端子与导线连接的压紧模具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例如,中国专利CN202749540U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导电端子及制造该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模具,包括端子,所述端子的一端设有异形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的内侧壁设置有朝端子正面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电连接器导电端子还包括一柱形的焊料,所述焊料的上端冲压于所述异形孔内且紧密包覆所述异形孔周边的端子正反面,且焊料的上端反面外侧设有正对所述异形孔中间且在焊料冲压于所述端子上时一体成型而成的凹陷的分流槽;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从正面压焊料的正模具,其上设置有朝内凹陷的用于压焊料的凹陷部;用于从反面压焊料的反模具,其上设置有朝外突出且与所述正模具匹配使用时正对所述凹陷部中间的用于压所述焊料以使焊料在该突出处往两侧分流的分流部。现有技术方案存在很多缺点:该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和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座板、下模座板、导向组件、模芯固定板、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所述上模座板位于下模座板的上方,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模芯固定板,此模芯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模模芯,所述凹模模芯的型腔向下;所述下模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模芯固定板,该模芯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模芯,所述凸模模芯的凸起向上;所述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在此基础上,所述模芯固定板为C字型结构,模芯固定板与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凹模模芯为n型结构,上部开设有圆孔,下部为型腔,型腔的下部与底面连接处为圆弧状,型腔的上部为m型结构。在此基础上,所述凸模模芯为倒T型结构,下部开设有圆孔,上部为凸起,凸起顶部为圆弧状下凹结构。在此基础上,所述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均安装在模芯固定板上C字型结构的开口内部。在此基础上,所述导向组件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套和导柱,所述导套滑动套设在导柱外部,所述导套与上模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与下模座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对上模座板和下模座板进行导向,通过模芯固定板对模芯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拆卸,便于修护;本技术通过设置模芯固定板,并将模芯固定板设计为C字型结构,便于凹模模芯和凸模模芯固定,使模具连接更加稳定;本技术通过将凹模模芯设计为n型结构,将凸模模芯设计为倒T型结构,方便凹模模芯与凸模模芯相互配合完成压紧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简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芯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凹模模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凸模模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压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压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板,2、下模座板,3、导套,4、导柱,5、模芯固定板,6、凹模模芯,7、凸模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本技术披露了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座板1、下模座板2、导向组件、模芯固定板5、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所述上模座板1位于下模座板2的上方,上模座板1和下模座板2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模芯固定板5,此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模模芯6,所述凹模模芯6的型腔向下;所述下模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模芯固定板5,该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模芯7,所述凸模模芯7的凸起向上;所述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模芯固定板5为C字型结构,模芯固定板5与上模座板1和下模座板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凹模模芯6为n型结构,上部开设有圆孔,下部为型腔,型腔的下部与底面连接处为圆弧状,型腔的上部为m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凸模模具7为倒T型结构,下部开设有圆孔,上部为凸起,凸起顶部为圆弧状下凹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均安装在模芯固定板5上C字型结构的开口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挡块,挡块固定在模芯固定板5的C字型结构的开口处,挡块与模芯固定板5组合成“口”字形结构,便于对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套3和导柱4,所述导套3滑动套设在导柱4外部,所述导套3与上模座板1固定连接,所述导柱4与下模座板2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该压接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如图5所示,然后将导线放置在端子槽内,接着一起放置在凸模模芯7的顶部,接着压力机下行,如图6所示,将端子包裹压在导线外部,最终完成一次压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对上模座板1和下模座板2进行导向,通过模芯固定板5对模芯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拆卸,便于修护;本技术通过设置模芯固定板5,并将模芯固定板5设计为C字型结构,便于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固定,使模具连接更加稳定;本技术通过将凹模模芯6设计为n型结构,将凸模模芯7设计为倒T型结构,方便凹模模芯6与凸模模芯7相互配合完成压紧操作。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板(1)、下模座板(2)、导向组件、模芯固定板(5)、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所述上模座板(1)位于下模座板(2)的上方,上模座板(1)和下模座板(2)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模芯固定板(5),此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模模芯(6),所述凹模模芯(6)的型腔向下;所述下模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模芯固定板(5),该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模芯(7),所述凸模模芯(7)的凸起向上;所述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凹模模芯(6)为n型结构,上部开设有圆孔,下部为型腔,型腔的下部与底面连接处为圆弧状,型腔的上部为m型结构,所述凸模模芯(7)为倒T型结构,下部开设有圆孔,上部为凸起,凸起顶部为圆弧状下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导线与端子连接的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板(1)、下模座板(2)、导向组件、模芯固定板(5)、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所述上模座板(1)位于下模座板(2)的上方,上模座板(1)和下模座板(2)通过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模芯固定板(5),此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凹模模芯(6),所述凹模模芯(6)的型腔向下;所述下模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模芯固定板(5),该模芯固定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模芯(7),所述凸模模芯(7)的凸起向上;所述凹模模芯(6)和凸模模芯(7)位于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凹模模芯(6)为n型结构,上部开设有圆孔,下部为型腔,型腔的下部与底面连接处为圆弧状,型腔的上部为m型结构,所述凸模模芯(7)为倒T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发泉,王东,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林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