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71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包括推辊本体,所述推辊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部均为圆台型。在实际应用中,推辊本体采用金属材质,表面镀铁氟龙;在工作中,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的连接部均为圆台型,可以有效避免推辊本体经过后裸电芯极片翻折、铝膜表面划伤、凹陷等外观问题出现,且简单易懂,安装调节方便,符合人性化设计,实用性强。

A roller pushing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folding of bare core electrode after encap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生产过程中,在使用推辊式铝膜翻折的顶侧封一体机,以保证顶封封装时减少错位,传统的单坑电芯推辊都是平面圆柱型,由于调试顶封错位的稳定性,会把推辊与受台之间的间隙调试的很小,但这样推辊前进时,容易把裸电芯尾部的极片翻折起来,且这种翻折又不容易被发现,很容易产生批量性极片翻折异常;采用普通材质和结构的凹槽推辊时,若推辊间隙偏小,则凹槽推辊边缘台阶与铝膜接触的位置容易产生划痕、凹陷等外观不良,若间隙偏大时,则铝膜不能推到位,产生顶封错位。此问题是推辊式铝膜翻折的顶侧封一体机生产单坑电芯的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几点不足:(1)平面圆柱推辊容易产生裸电芯极片翻折;(2)普通的凹槽推辊容易产生顶封错位,铝膜划伤及凹陷等品质异常。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能够实现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辊本体(1),所述推辊本体(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所述第三部分(1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部分(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直径,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连接部均为圆台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辊本体(1),所述推辊本体(1)包括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二部分(12)、所述第三部分(1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部分(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直径,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所述第三部分(13)的连接部均为圆台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为沉头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13)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改善封装后裸电芯极片翻折的推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3')为沉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封装后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涂国焕贾兴郑明清杨山李载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