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4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其包括机箱和卡接臂,在卡接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呈C形的卡接爪,卡接爪能与铣刀相互卡接,还包括能带动卡接臂升降的升降部。升降部包括固设于机箱内的升降气缸和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安装座位于升降气缸的下方,在安装座上固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旋转管与卡接臂连接并带动卡接臂在与水平面方向的平面上旋转,旋转管的下端穿过机箱的底部并呈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卡接臂呈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可轻松而快速的实现对铣刀的更换。

Quick change of milling cutt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更换铣刀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利用铣床进行机械零件加工时,由于不同的零件加工使用的铣刀刀具各不相同,因而,在需要加工不同零件时需要对铣刀进行更换;随着铣刀使用时间的延长,刀头磨损严重,也需要对铣刀进行更换。在更换铣刀时,不得不停机处理,因而,不利于实现持续自动化的铣切工序,而且,有些铣床的铣头大多位于铣床内部,更换铣刀非常不方便,而且将铣刀从铣头上装卸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其能够自动将铣头上的铣刀拆下并将其旋转至铣床的边缘位置,便于进行铣刀的更换,且铣刀更换过程迅速。本技术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包括机箱,还包括可旋转的卡接臂,在所述卡接臂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呈C形的卡接爪,所述卡接爪能与铣刀相互卡接,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卡接臂升降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包括固设于所述机箱内的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卡接臂连接并带动其旋转。因而,通过卡接爪与铣刀卡接后利用升降气缸驱动卡接臂可实现自动将位于铣床中部的铣刀取下,并在卡接臂旋转至靠近铣床的边缘处时,将待更换的铣刀取下并替换新的铣刀即可实现对铣刀的快速而方便的更换。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卡接臂连接的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机箱外部并与所述卡接臂固定连接。因而,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旋转管转动,并进一步带动与旋转管连接的卡接臂的旋转,从而将铣刀移进或移出。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管连接于所述卡接臂的中心,在所述卡接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爪,且两个所述的卡接爪的开口方向相反。因而,两个卡接爪能够分别与铣头上待更换的铣刀和新的铣刀卡接,并在卡接臂旋转后,将新的铣刀和待更换的铣刀交换位置,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铣刀更换的效率。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插接铣刀的铣刀固定管,铣刀能够插接入所述铣刀固定管的下端部的卡接腔体内,所述铣刀固定管在呈与所述卡接臂呈垂直方向设置时,插接于其内的铣刀能与所述卡接爪相互卡接。通过预先将新的铣刀插接在铣刀固定管上,能够在卡接臂的两个卡接爪分别位于铣刀固定管正下方和铣头的正下方时,卡接爪能够同步实现对新的铣刀和待更换的铣刀的卡接。更进一步的,在所述铣刀固定管在呈与所述卡接臂呈垂直方向设置时,所述铣刀固定管下端部固定的铣刀与铣头上固定的铣刀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卡接臂的两端。更进一步的,所述铣刀固定管能被旋转并收纳至所述机箱内。因而,在不需要更换铣刀时,可将铣刀固定管收纳至机箱内,因而不会阻碍铣床的正常工作,也减少了对连接于铣刀固定管上的新的铣刀的损坏。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铣刀固定管旋转的转动杆和带动所述转动杆旋转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铣刀固定管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上并能在所述转动杆的转动下旋转。因而,在第二伺服电机旋转时,带动转动杆旋转,并进一步带动铣刀固定管旋转,从而实现将其收纳至机箱内或是在需要使用时将其从机箱内转出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一的卡接爪旋转至铣头下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一的卡接臂在位于远离铣头上的铣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二的卡接臂上的卡接爪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二的卡接臂的两个卡接爪分别与铣刀固定管上的铣刀和铣头上的铣刀相卡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二的铣刀固定管、转动杆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机箱、11-开口、2-卡接臂、3-卡接爪、4-铣刀、5-升降部、51-升降气缸、52-安装座、6-第一伺服电机、7-旋转管、8-铣刀固定管、9-转动杆、10-第二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包括机箱1和卡接臂2,在卡接臂2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呈C形的卡接爪3,卡接爪3能与铣刀4相互卡接,还包括能带动卡接臂2升降的升降部5。升降部5包括固设于机箱1内的升降气缸51和与升降气缸51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52,安装座52位于升降气缸51的下方,在安装座52上固设有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旋转管7与卡接臂2连接并带动卡接臂2在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旋转,旋转管7的下端穿过机箱1的底部并呈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卡接臂2呈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因而,卡接臂2能够在第一伺服电机6的带动下旋转,并能在升降气缸51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在正常情况下,卡接臂2的卡接爪3位于远离铣头上的铣刀4的位置(参见图2所示),在需要对铣刀4进行更换时,升降气缸51带动卡接臂2至卡接爪3与铣头上的铣刀4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卡接臂2逆时针旋转,随后铣刀4被卡入卡接爪3,第一伺服电机6停转,升降气缸51带动旋转管7下移,将待更换的铣刀4从铣头上取下,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继续旋转,将待更换的铣刀4移出,取下后,在卡接爪3上卡上新的铣头4,第一伺服电机6继续旋转,待新的铣刀4被运送至铣头下方时,升降气缸51带动旋转管7上移,将新的铣刀4插入即完成一次铣刀4的更换,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反向旋转,卡接爪3从铣头4上脱落,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卡接臂2重新回到初始的位于远离铣头上的铣刀4(参见图2所示)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结构较简单,不需要直接接触到铣头即可快速完成对铣头的更换。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旋转管7连接于卡接臂2的中心,在卡接臂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爪3,且两个卡接爪3的开口方向相反(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更换铣刀4机构还包括用于插接铣刀4的铣刀固定管8,在铣刀固定管8的下端部设置有卡接腔体,铣刀4的上端部的卡接凸缘能够插接入铣刀固定管8,铣刀固定管8在呈与卡接臂2呈垂直方向设置时,插接于其内的铣刀4能与卡接爪3相互卡接。在正常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的卡接臂2位于铣头和铣刀固定管8中间,且卡接爪3与铣刀固定管8上的铣刀4和铣头上的铣刀4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卡接臂2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在卡接臂2的两个端部的卡接爪3刚好与铣刀固定管8上的铣刀4和铣头上的铣刀4相卡合(参见图4所示),随后,升降气缸51带动卡接臂2下移,将铣刀4分别从铣刀固定管8上和铣头上拔下,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继续带动卡接臂2逆时针旋转90度,并将卡接臂2两个端部的卡接爪3上的铣刀分别对准在铣刀固定管8上和铣头上的铣刀的安装位置的下方,升降气缸51带动卡接臂2上移,将换下来的铣刀4插入铣刀固定管8,并将新的铣刀4插入铣头,随后,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卡接臂2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卡接臂,在所述卡接臂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呈C形的卡接爪,所述卡接爪能与铣刀相互卡接,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卡接臂升降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包括固设于所述机箱内的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卡接臂连接并带动其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卡接臂,在所述卡接臂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呈C形的卡接爪,所述卡接爪能与铣刀相互卡接,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卡接臂升降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包括固设于所述机箱内的升降气缸和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卡接臂连接并带动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卡接臂连接的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机箱外部并与所述卡接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更换铣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连接于所述卡接臂的中心,在所述卡接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接爪,且两个所述的卡接爪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更换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美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