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794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属于粘结力检测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和顶座,底座和顶座之间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杆,顶座上且位于顶座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气缸的驱动端朝向底座设置,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传力杆和压头,顶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测试粘结力的测试组件,一侧支杆上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横杆远离支杆的端部设置有马达,马达的驱动端竖直朝上,马达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清理板,清理板远离马达的面上设置有刷毛,压头处于初始位置时,横杆经转动带动清理板移动至压头下方,且刷毛与压头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清理压头的效果。

A kind of adhesion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结力试验仪
本技术涉及粘结力检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粘结力试验仪。
技术介绍
粘结力试验仪是用于测定乳液与骨料的粘结程度,确定稀浆封层施工后开放交通时间的专用仪器,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中的关键设备。如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杆3,两个支杆3垂直于底座1朝上延伸,两个支杆3远离底座1的端部上设置有顶座2,顶座2上于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4,气缸4的驱动端朝向底座1设置,气缸4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传力杆41和压头42,顶座2上转动连接有与气缸4固定连接的转动杆43,转动杆43上设置有扳手(图中未示出),扳手上设置有扭矩表,所述顶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缸4压力的控制装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粘结力的实验时,首先底座上压头的正下方铺设一层油毛毡,然后在油毛毡上利用试模制作试样,在试样成型后,利用控制装置调节好气压,启动气缸使传力杆带动压头移动并抵接至试样上,持续一段时间后,转动转动杆使气缸带动压头在试样上转动,此时扭矩表的指针会变化,从而测出试样的粘结力,随后再启动气缸使压头脱离试样表面,重复多次以上步骤,直至最大扭矩不再变化即可。但是,在每次重复试验时,都需要对压头进行清理,而人工清理时,由于压头的位置较低,因此清理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压头的粘结力试验仪。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包括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之间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杆,所述顶座上且位于顶座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朝向底座设置,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传力杆和压头,所述顶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测试粘结力的测试组件,一侧所述支杆上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支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杆远离支杆的端部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驱动端竖直朝上,所述马达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远离马达的面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压头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横杆经转动带动清理板移动至压头下方,且所述刷毛与压头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粘结力试验仪测试试样时,将试样置于压头下方,然后启动气缸使压头抵接至试样上后一段时间,在测定粘结力后,再次启动气缸使压头回到初始位置,此时需要对压头进行清理,检测人员只需转动横杆,使横杆带动清理板转动至压头的下方,并使刷毛与压头抵接,随后启动马达带动清理板转动,清理板再带动刷毛转动,如此便可以对压头进行清理,无需人工去清理压头,从而使得粘结力试验仪的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位于支杆的端部上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支杆上,所述支杆上且位于套环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凸缘,所述固定凸缘垂直于支杆的侧壁朝向远离支杆轴线位置的方向延伸,所述套环位于两侧固定凸缘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套环实现了横杆在支杆上的转动,而固定凸缘可以固定套环的位置,从而使得横杆转动后,清理板可以位于压头下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上且位于套环与固定凸缘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跳豆弹簧,所述固定凸缘上开设有供跳豆弹簧卡接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所述跳豆弹簧卡接于第一卡接孔内时,所述横杆朝向另一侧支杆所在的方向,所述跳豆弹簧卡接于第二卡接孔内时,所述横杆朝向远离另一侧支杆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环则可以带动横杆转动,同时也会带动跳豆弹簧在固定凸缘上移动,在跳豆弹簧卡接于第一卡接孔内时,横杆朝向另一侧支杆所在的位置,即清理板位于压头下方,而跳豆弹簧卡接于第二卡接孔内时,横杆朝向远离另一侧支杆的方向,即清理板位于远离压头的位置,通过跳豆弹簧、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使得横杆和清理板可以固定于不同的位置,方便检测人员转动清理板到合适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远离支杆的端部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马达位于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马达的抵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清理刷毛时,可以拧松抵紧螺栓,将马达从固定环内取出,使得检测人员可以更方便地清理刷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朝向支杆的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支杆侧壁抵接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可以减小套环与支杆之间的摩擦,使得套环可以更好地在支杆上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刷毛设置为软质刷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刷毛设置为软质刷毛可以减小对压头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压板的下方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油毛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毛毡置于固定槽内可以防止油毛毡随意移动,也使得试样可以更好地固定在油毛毡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一侧支杆上设置可转动的横杆,在横杆远离支杆的端部上设置马达,在马达的驱动端上设置清理板及刷毛,在试验后使压头回到初始位置,然后转动横杆使清理板移动至压头下方,同时启动马达驱动清理板转动,从而利用刷毛对压头进行清理,无需检测人员人工去清理,使得粘结力试验仪的使用更加方便;2.通过在横杆的端部设置套设于支杆上的套环,并在支杆上设置固定凸缘限定套环的位置,实现了横杆的转动,并使得横杆可以带动清理板转动至压头下方;3.通过在套环上设置跳豆弹簧,并在固定凸缘上开设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在套环带动跳豆弹簧转动并卡接于第一卡接孔或第二卡接孔内时,横杆以及清理板可以固定于不同的位置,进而使得检测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将横杆转动到相应的位置,提高粘结力试验仪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隐藏支杆并爆炸固定凸缘和套环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固定槽;2、顶座;3、支杆;31、固定凸缘;311、第一卡接孔;312、第二卡接孔;4、气缸;41、传力杆;42、压头;5、横杆;51、马达;52、清理板;53、刷毛;54、套环;541、跳豆弹簧;542、滚珠;55、固定环;551、抵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包括底座1和顶座2,底座1和顶座2之间设置有两个支杆3,两个支杆3并排设置,顶座2上位于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端朝下的气缸4,气缸4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有传力杆41和压头42,顶座2上还设置有测试组件。参照图1和图2,一侧支杆3上转动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长度方向与支杆3的长度方向垂直,横杆5远离支杆3的端部上设置有马达51,马达51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有清理板52,清理板52远离马达51的面上设置有刷毛53,压头42处于初始位置时,横杆5可以带动清理板52转动至压头42下方,并使刷毛53抵接至压头42上,为了减小对压头42的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包括底座(1)和顶座(2),所述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杆(3),所述顶座(2)上且位于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驱动端朝向底座(1)设置,所述气缸(4)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传力杆(41)和压头(42),所述顶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测试粘结力的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支杆(3)上转动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长度方向与支杆(3)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杆(5)远离支杆(3)的端部设置有马达(51),所述马达(51)的驱动端竖直朝上,所述马达(51)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清理板(52),所述清理板(52)远离马达(51)的面上设置有刷毛(53),所述压头(42)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横杆(5)经转动带动清理板(52)移动至压头(42)下方,且所述刷毛(53)与压头(42)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包括底座(1)和顶座(2),所述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杆(3),所述顶座(2)上且位于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驱动端朝向底座(1)设置,所述气缸(4)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传力杆(41)和压头(42),所述顶座(2)上还设置有用于测试粘结力的测试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支杆(3)上转动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长度方向与支杆(3)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杆(5)远离支杆(3)的端部设置有马达(51),所述马达(51)的驱动端竖直朝上,所述马达(51)的驱动端上设置有清理板(52),所述清理板(52)远离马达(51)的面上设置有刷毛(53),所述压头(42)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横杆(5)经转动带动清理板(52)移动至压头(42)下方,且所述刷毛(53)与压头(4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结力试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位于支杆(3)的端部上设置有套环(54),所述套环(54)套设于支杆(3)上,所述支杆(3)上且位于套环(5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凸缘(31),所述固定凸缘(31)垂直于支杆(3)的侧壁朝向远离支杆(3)轴线位置的方向延伸,所述套环(54)位于两侧固定凸缘(3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化军陈奇王若鹏屈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朝阳公路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